愛伊米

立秋養生有講究!做好這5點,蓄滿一身陽氣,整個冬天都健康!

長夏未盡,立秋已至。

小院裡瓜熟蒂落,手邊的清茶微溫,天空中瀰漫的涼爽開始湧動,永遠汗流浹背的身體幹了,久久的苦熬就要結束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在一陣低吟的歡喜中迎來了秋天。

立秋是個大日子

對中國人來說,立秋真的太重要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秋,七月節。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禾與火,合而為秋,意味著莊稼穀物逐漸開始成熟。

玉米、穀子、高粱;柿子、核桃、蘋果,包括秦淮一帶的水稻,都進入了豐收季。

立秋養生有講究!做好這5點,蓄滿一身陽氣,整個冬天都健康!

春種夏耕,我們辛苦大半年,等待的不正是這一刻的秋收嗎?

到了立秋這一天,陽氣漸收、陰氣漸長,

是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重要節點,

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鋒芒內收,開始孕育下一場輪迴。

01

忽而涼風至,驚覺秋已來

此時天地之間的變化是很微妙的,南宋詩人劉翰就細緻地捕捉到了那些小細節,他的《立秋》是這樣寫的:“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在暑季,睡午覺時,如果不開空調、不吹電風扇,那麼身子和床挨的那一側就是溼漉漉的;頭捱到枕頭上,一直流汗,枕頭也會溼掉。

可是到了立秋,我們照樣睡午覺,突然間覺得枕頭邊涼風習習,就好像有一個人拿著布絹做的扇子在給你扇清風,

尤其是早晚間,有著絲絲的涼意。

立秋養生有講究!做好這5點,蓄滿一身陽氣,整個冬天都健康!

但是當我們仔細觀察,秋天好像躲起來了,因為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

一般來說,處暑節氣後才算是真正的出暑,

況且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3日,所以此時仍然能感受到強烈的熱氣。

但是當我們走到窗外,能看到

月亮掛在了朗朗的星空之中,梧桐樹的葉子慢慢飄落了下來,

落在了臺階上,秋意若隱若現。

這首詩把立秋節氣自然界的天地之象,描述得淋漓盡致。

02

立秋養生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黃帝內經》

“春捂秋凍

,秋天應該少穿一點嗎?

立秋之後有一個末伏,

老百姓常講:“秋後一伏,曬死牛。”

還有人把末伏比喻成了“秋老虎”,早晚會稍涼,中午依然很熱。

立秋養生有講究!做好這5點,蓄滿一身陽氣,整個冬天都健康!

一天當中的氣溫變化也比較大,所以要及時地添衣服。講到這兒,想必你有疑問,

說中國人不是講“春捂秋凍”嘛,

到秋天了,是不是應該穿得少一點?

實際上,整個秋季以中秋為界,中秋節之前氣溫還有點熱,雨水也偏多,天氣夾雜著溫燥、溼邪。

如果這個時候穿得偏厚,捂得中午大汗,就會傷害人體的陽氣。

秋天的陽氣是要收斂在體內的,如果大汗把陽氣耗散了,再加上溼邪一同侵犯,就會導致陽氣不足。等到了冬天,機體防禦能力也就相應被削弱了,從而生病。

“春捂”,是因為春天有著倒春寒;而“秋凍”,是因為秋天的中午還是個秋老虎,早晚添衣,中午就得減衣,千萬不要捂得出大汗。

燥邪當令,滋陰潤燥是主旋律

從立秋開始,降水、溼度趨於下降,但是秋天有一個不變的“氣”就是燥。

只不過,在早秋,也就是中秋節以前,自然界多為溫燥;而到中秋節以後,為涼燥,

但是燥始終是存在的,燥邪最易傷害津液,在養生上就應注意滋陰潤燥。

從飲食調養的角度看,那就去選用自然界賜予我們的時令蔬果,比如說

。秋天的百合也很好,

平時多用百合、蓮子、銀耳去熬粥喝。

就地取材,什麼樣的季節,自然界一定會賦予我們克伐這種邪氣的食材。

立秋養生有講究!做好這5點,蓄滿一身陽氣,整個冬天都健康!

《素問·髒氣法時論》中記載:“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

秋天宜收不宜散,再適當吃點酸,

收斂收斂肺氣。酸味當令果蔬,像

橘子、檸檬、蘋果、柚子

都不錯。

《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

芝麻

也有著很好的潤燥功效,所以秋季也可以適當多吃一點芝麻。

燥邪最容易傷肺,也容易傷及我們的體表,

所以一到秋天,大家經常會感覺到皮膚髮幹、嘴唇發乾,有時候嘴唇乾裂,再掉點皮,用牙齒一咬就爛了,疼得很難受。

用舌尖去舔一舔,越舔會越嚴重,甚至有些人口角會起那種小小的瘡——-

「口角炎」

,這種病多跟燥邪有關,

這裡為大家介紹一個口角炎的調治方。

這是張景明教授的臨床常用基礎方:

【藥材】

生石膏(先煎)15-30g、知母6-9g、元參9-12g、石斛6-10g、麥冬9-15g、生山楂3-6g。如果生瘡的話,再加赤芍6-10g、地丁9-12g、公英10-15g。

早晚要保暖,謹防秋季腹瀉

早、晚以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

尤其要保護好脾胃和胃腸道,

小心肚子著涼。肚子著涼,脾胃陽氣一損傷,非常容易出現洩瀉,所以你看,

秋天腹瀉是非常容易發生的疾病。

那麼我們睡覺的時候,尤其是夜間睡覺,一定要把小肚子保護好,睡時可以穿個小背心。

早臥早起

秋天是收斂、肅降的季節。《黃帝內經》講一年四季養生的時候,用了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這八個字。

就是說,春天養陽氣之生,夏天養陽氣之長,秋天養陽氣之收,冬天養陽氣之藏。養生,自始至終講的是陽氣,

在秋天的時候,應該收斂自己的陽氣。

就好像自然界中莊稼和果實,從一個水晶晶的顆粒,最後變成堅實的一個種子。

立秋養生有講究!做好這5點,蓄滿一身陽氣,整個冬天都健康!

怎麼收?“早臥早起”。

入秋了,要避免運動時間過晚,

晚上早點回家,

不能再像夏天那樣,大晚上還在馬路邊吃烤肉、喝啤酒。

秋天天高雲淡,通透性非常好,

早點起床,

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輔助肺吸入清氣、撥出濁氣。

秋天把陽氣收起來,冬天才有陽氣可藏。

神志內守

從神志上來講,秋天特別要做到神志內守,不可以隨意地妄動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要太過計較個人得失,不管今年收成如何,已然成了定局,用不著去羨慕別人的收成,也不要因為自己的成就而去炫耀。

使情志安定平靜,收斂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氣,

以使機體適應秋氣並達到相互平衡。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迎合秋天的收斂之性,讓陽氣收回來,不要浮散了,收回那顆紛擾的心。

立秋養生有講究!做好這5點,蓄滿一身陽氣,整個冬天都健康!

秋天收好了,

冬天一藏,那麼整個冬天是健康的,

因為有著陽氣去支撐,來年春天,我們就有足夠的種子和陽氣去升發、去萌芽,到了夏天就能旺盛生長。如此一年四季,人體的陽氣時刻都是充足的,那想不健康都難啊!

03

立秋習俗

◇ 立秋,古有啃秋的習俗

。《歲時風俗》有記:“立秋食瓜,日咬秋,可免腹瀉。”

城裡人,茶餘飯後一家人圍著吃西瓜,嬉笑釋壓。而鄉下人更灑脫隨性一些,瓜田裡,一邊嘮嗑一邊啃秋。清暑氣的同時,也是對立秋的致敬。

◇ 立秋吃肉,也叫“貼秋膘”,

是為彌補盛夏的苦。

暑熱時,人食慾不佳,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瘦了不少。可立秋的涼風一起,就想吃點好的,增加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

汪曾祺先生寫道:“立秋要吃烤肉,將羊肉切成薄片,大火烤著……滿屋烤肉香。”

立秋養生有講究!做好這5點,蓄滿一身陽氣,整個冬天都健康!

◇ 曬秋。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趁著陽光甚好,家家戶戶都把成熟的農作物掛在房前屋後,玉米、南瓜、冬瓜、柿子、辣椒、豆子……

你未曬罷我登場,看看誰家的瓜果大,誰家的蔬菜鮮,這就是立秋民俗——曬秋。

立秋的到來,對於我們來說,不只是感念四時和自然的更迭,也不只是順應季候變化去養生,

而是一種警醒:一年四季,一日四時,週而復始,收穫是為了新的出發!

願你在這個秋天,得償所願,再蓄積力量,迎接全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