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老邁之時才得以高中,現實何等殘酷,作為進士很憋屈

老邁之時才得以高中,現實何等殘酷,作為進士很憋屈

老邁之時才得以高中,現實何等殘酷,作為進士很憋屈

在我國大唐時期,當時的詩風,由於科舉考試而變得風靡一時,後期飛車,政治風雲的變幻,以及社會的發展,雖然在盛唐時期,當時,各類文人才子,紛紛以詩會友,但是進入了晚唐時期,由於戰亂的頻發和朝堂的腐敗,以及政局的動盪。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讓很多胸懷,大致的為人們始終不能獲得重視,顛沛流離,他們紛紛透過詩詞的方式來表現著自己內心的不滿,也透過各種詩詞的書寫來諷刺時局。

老邁之時才得以高中,現實何等殘酷,作為進士很憋屈

在唐朝數百年的時間之中,有很多傑出的詩人曹松,就是其中一個,但是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覺得他的名字熟悉,主要是因為他留下來的詩句不多,而且,最有名的兩首就是在他透過持續的科舉考試過程之中,所留下來的著作。有這樣一句,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成為了一句膾炙人口的名句,可是很多時候並沒有人知道它的作者是誰,這個人一生都在科舉道路上徘徊,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落榜之後。

老邁之時才得以高中,現實何等殘酷,作為進士很憋屈

他卻依然堅持,對於一個文人,因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必然也經歷過太多的貧困和潦倒,再加上,想要透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卻始終沒有能夠如願以償,難免會有一些悲憤的情緒體現在其中。可能很多人會說,這其實也是情有可原的吧。在大唐時期想要考中當朝的進士,可謂是難上加難的事情,畢竟,根據相應的資料記載,在大唐時期,進士出身的文人,也不過數10人而已。

老邁之時才得以高中,現實何等殘酷,作為進士很憋屈

對於這座萬千人共同去擠的獨木橋所存在的困難是由於,對於當時的科舉考試,是相對較為透明的,因為想要去參加科考一定要透過將自己的作品投遞給在朝廷有一定威望,並且在文化界,具有相應口碑的官員欣賞,如果被這些人看中了,自然依舊可以得到推薦的機會,後期考官會根據考生的成就以及相應的才得進行靈活的參考來進行名次的確定。

老邁之時才得以高中,現實何等殘酷,作為進士很憋屈

這樣的科舉考試,讓更多沒有出路,而且家世不好的讀書人,更加的失去了,能夠踏入官場的機會,比如說,最典型的,自然也就是像杜甫這樣的人了。雖然在此後他留下了諸多的千古絕句,可是,也恰恰是因為他的離世才讓詩作得以流傳,仕途不順也就算了,可是生活的窮困潦倒最終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沒有辦法養活,也算是人生之中的憾事了,雖然他的詩作之中大部分都在抒發著憂國憂民的心思和理念,但是從根本上透露出來的,完全也就是想要抒發自己,滿腔鴻鵠之志,無處發揮。而對於這位曹松,他的人生,相較於杜甫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在他持續參加科舉考試的過程之中你當時大唐近視的名額較少,而且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考風腐敗的情況。

老邁之時才得以高中,現實何等殘酷,作為進士很憋屈

在曹松真正得以考中進士的時候,已經進入了公元901年了。這個時候是當時唐昭宗執政期間。作為一個對於現實的殘酷十分不滿,可是又熱衷於求取功名之人,此時的他已經71歲了。根據相應的資料記載,和他共同入榜的幾位官員,也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此就可以看出,在封建時期,想要真正的透過科考,踏上仕途之路,真的是一件難上加難的大事。

老邁之時才得以高中,現實何等殘酷,作為進士很憋屈

在這位詩人的大部分詩作之中,都和他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畢竟是一個人民出身,所以他更加懂得百姓的悲苦也較為厭倦戰爭。多年以來,他都是簡裝出行,除了他的坐騎,一頭毛驢比較值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毛驢身上馱著的書箱。經歷了長達幾十年的科考之路,也許這種情況不是誰都能夠想象的出來的。特別是對於現代社會而言,可能任何人都無法接受他的這種做法,而且,當時他已經頭髮花白,但是好歹也算是得償所願了,畢竟那麼多的考生之中,他在七旬之時終於得以高中,也算是了卻了畢生的心願吧,可惜的是,在他當官,沒幾個月就過世了。這件事情,被人們載入了史料之中。明確的記載了,白頭進士曹松的不幸,以及他曾經留下來的詩句。作為一個將畢生的所有精力全部放置於科考道路上的文人我們無法深究,歷史的弊端,也不能夠理解,最終他死的是否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