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兒子碰壞別人蘋果手錶,媽媽準備賠錢,對方父母:這不是錢的事兒

每個大人都是從小孩成長起來的,但當我們成為父母后,我們卻忘了孩子們所認知的世界和我們是完全不一樣的。

案例分析:

最近,馮媽媽發現自己4歲的兒子總是時不時皺著眉頭髮呆,於是馮媽媽就好奇地問了一下。原來是兒子在幼兒園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把別人的東西碰壞了,媽媽聽後又問,“寶貝,你碰壞的是什麼東西呀。”

兒子聽完後說,“媽媽,是一塊蘋果手錶!”

兒子碰壞別人蘋果手錶,媽媽準備賠錢,對方父母:這不是錢的事兒

馮媽媽聽完後整個人都愣住了,接著忍不住訓斥兒子“媽媽說過多少次了!不要亂碰別人的東西,而且還是這麼貴重的手錶!”由於馮媽媽正在氣頭上,斥責的聲音嚇得兒子一下子就哭出來了。

隨後,馮媽媽拉著兒子親自到小朋友家裡去,結果馮媽媽賠禮道歉時,卻發現對方家長完全不在意這個事兒,反而一直說“那東西不值錢,碰壞了就碰壞了,小朋友們能友好相處就夠了。”

兒子碰壞別人蘋果手錶,媽媽準備賠錢,對方父母:這不是錢的事兒

馮媽媽聽完後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執意要賠錢,對方父母這才發現原來馮媽媽誤解了孩子的意思,於是趕緊解釋到“這不是錢的事兒,馮媽媽,那就是一塊蘋果做的手錶而已。”

馮媽媽聽後才知道自己誤解了兒子說的蘋果手機,並非我們大人所認知的電子產品,而是一塊用蘋果做成的手錶。回過頭看到兒子哭腫的眼睛後,馮媽媽後悔得不得了。

兒子碰壞別人蘋果手錶,媽媽準備賠錢,對方父母:這不是錢的事兒

父母總是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誤會孩子們說的話,這是因為大人們總是以自己的認知去試圖理解孩子想表達的意思,卻忘了孩子們所認知的東西並沒有我們多,因此誤解不斷地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

父母怎麼做可以減少和孩子之間的誤解?

首先,要善於傾聽,學會換位思考

每個孩子最親近的人就是父母,最開始當孩子遇上什麼事情的時候,第一時間總是希望能夠和父母傾訴,因為他們相信父母會幫助他們。但如果這時候父母都不願意傾聽的話,孩子就會容易變成不愛溝通的人。

所以,父母要善於傾聽,當孩子主動和自己溝通時,家長們儘量停下手中的事情認真聽,這樣孩子會覺得父母真的很關心自己。傾聽時,父母還要學會換位思考,明白自己和孩子所認知的事物之間的區別,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避免誤解的產生。

兒子碰壞別人蘋果手錶,媽媽準備賠錢,對方父母:這不是錢的事兒

其次,要多點耐心,學會控制情緒

養育孩子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情,有時候父母需要一遍又一遍反覆提醒,孩子才能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父母們更要多點耐心才可以。

如果父母沒有耐心,還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動不動就對孩子又哄又叫,甚至打孩子,孩子不僅會容易被嚇壞,而且性格上可能會變得唯唯諾諾,或者容易情緒不穩定。

家長不如在每次忍不住想發脾氣的時候,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不要在氣頭上批評孩子,這樣既不會嚇到孩子,還會讓孩子更願意和你親近。

兒子碰壞別人蘋果手錶,媽媽準備賠錢,對方父母:這不是錢的事兒

最後,要勇於承認錯誤,主動道歉

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總對他說要勇敢承認錯誤,主動道歉。但是到了大人身上,很多父母即使誤解了孩子,也不會主動和孩子承認錯誤,和孩子說聲“對不起”,這樣做有時候會讓孩子誤會長大了就不會犯錯了,或者大人犯錯就不是錯。

作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如果誤會了孩子,錯怪了孩子,一定要勇於承認自己也是個普通人,也會犯錯,然後和孩子好好道歉,必要時也可以讓孩子小小地懲罰自己,這樣孩子會覺得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犯錯都是要受罰受批評的。

兒子碰壞別人蘋果手錶,媽媽準備賠錢,對方父母:這不是錢的事兒

白狐baba寄語:

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和大人是不一致的,如果父母想要更好地理解孩子,一定要學會耐心傾聽,多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分析問題,這樣才能與小寶貝們更親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