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武聖曾有3個候選人,為何最後選擇關羽?其他兩人都有個致命毛病

早在三國演義出來前,關羽地位已經很高了,因為三國的諸葛亮關羽早就地位很高,所以羅貫中按當時的民眾口味寫了三國演義,把這兩人給寫得更深入人心了,所以是關羽孔明地位高在前,三國演義成書在後,羅先生不過是根據傳說和大眾口味做了再加工。關羽地位高是有原因的,來看看他自身的特質。這是史書有的史實,非演義的記載。

武聖曾有3個候選人,為何最後選擇關羽?其他兩人都有個致命毛病

武勇,古代戰將都渴望有的武勇。忠心,對劉備忠誠,曹操再厚待他,他也要去找劉備。光明磊落,曹操有恩於關羽,他就斬顏良立功以報,來去光明正大。不貪財,曹操給了他很多獎賞,關羽封存賞賜,不貪。威名顯赫,偏師北伐能威震華夏,逼得曹操要遷都。君臣際遇難得,與劉備從於患難,恩若兄弟,深受信任,去世後,劉備寧可不顧東和孫權戰略,也要替他報仇。關羽身上,有古代武將渴望的武勇,威名,君臣際遇,功業。

武聖曾有3個候選人,為何最後選擇關羽?其他兩人都有個致命毛病

有統治者讚許的忠心和能力。有很對民眾口味的遊俠氣,少年時怒殺豪強,逃難江湖,受恩曹公必立功以報,有恩仇必報的江湖氣,華容道一事因非史實,所以不採納。不貪富貴,不慕榮華,追隨舊主,夠義氣。君臣相知,劉備為他報仇,不僅際遇難得,君臣之間也是義氣,正是劉關相互的義氣,所以被傳為結義兄弟。

武聖曾有3個候選人,為何最後選擇關羽?其他兩人都有個致命毛病

快意恩仇的俠氣,中國人很喜歡,看看武俠小說多流行就知道了。朋友講義氣也是中國人喜歡的,中國人喜歡忠貞義氣,討厭背恩忘義。有恩必報,國人美德。不貪富貴,國人推崇的氣節,忠誠,也是中國古代的美德。具有民眾喜歡的氣質,符合武將的渴望,能符合統治者要求,所以關聖流傳。中國曆來的崇拜物件都是受官方控制的,比如北魏時期的佛教和道教。知道關羽被定為聖人是在清朝。康熙時期,民間有很多反清勢力,如“朱三太子”等一些邪教,康熙為了引導輿論,以正視聽想了很多辦法,其中就包括立聖人。

武聖曾有3個候選人,為何最後選擇關羽?其他兩人都有個致命毛病

入關之後就已經定了文聖人為孔子,但武聖人一直未定,不過有三個備選項伍子胥、岳飛、關羽。伍子胥為兄報仇,殺楚平王,合了孝道卻反了臣道。岳飛更不用說,當初就是岳飛抗金,否則可能滿人早多少年就入關了,忠孝兩全可惜物件不是金。關羽稱得上忠孝節義於一身了。其實官方立聖也好,發展宗教也好,本質上說最後都是為了馴化百姓,利於統治。儒家如果不講三常五綱能被獨尊。

武聖曾有3個候選人,為何最後選擇關羽?其他兩人都有個致命毛病

同樣影響力但代表了勞動人民利益的墨子到秦漢時期就不怎麼吃香了。相反的例子還有三武一宗滅佛。所以康熙立聖人也一定會順應這個思想,首先是對自己無害,其次是利於統治。所以說的韓信、岳飛、秦瓊等,為什麼關羽能成聖人就是這個道理。忠孝為先、功績次之。很多人說關羽的武功和忠義完全是吹噓,被後人美化,這是不客觀的。

武聖曾有3個候選人,為何最後選擇關羽?其他兩人都有個致命毛病

首先他的武功是不用說的,溫酒斬華雄、顏良文丑也都喪生在他手上吧,其次單刀赴會這氣度也是沒的說。至於忠義可能有演繹成分,但不留曹營也可見一斑。統治階級需要一個宣揚忠義的標杆,經過篩選以及長期的塑造,使得關二爺成為了關聖人,在一定意義上講孔老夫子成聖也有很大的統治階層塑造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