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杭州一小區裝75部“公交電梯”:一次1元,為何住戶仍爬樓

老舊小區,老年人爬樓一直是個社會難題,加裝電梯呼聲很高,杭州也早已出臺各種政策鼓勵支援老小區加裝電梯。可是加裝電梯難度大,先要徵詢統一各家各戶意見,樓上樓下心要齊,再商量資金如何分攤……

臨安碧桂苑小區,都是7層居民樓,一共1849戶, 60歲以上居民佔30%。今年碧桂苑老舊改造,創新推出“公交電梯”模式——街道、社群和浙江歐姆龍電梯公司經過協商”,由歐姆龍公司全額承擔前期建設和後期維保費用,小區居民只要像坐公交車一樣按次付費就行,一次一塊錢。目前碧桂苑已有75部“公交電梯”投入使用。

杭州一小區裝75部“公交電梯”:一次1元,為何住戶仍爬樓

“公交電梯”一經推出就得到各方好評,人民日報還轉發了臨安“公交電梯”的報道。

6月7日,澎湃新聞刊發報道《乘梯人少、三成電梯虧本,杭州“公交電梯”運營方擬調整策略》,浙江歐姆龍公司加裝電梯負責人說,“乘梯人數比預估的少”。

“電梯收入包括電梯廣告費和業主使用費,而每臺電梯一年需電費、維保成本約8000元,再加上前期的安裝費用,專案運營壓力還是有點大。”

這位負責人說,“公交電梯”經媒體報道後,很多小區與他聯絡想加裝。“業主肯定歡迎這種模式,因為不用前期付費,但經過臨安這個小區的嘗試,我們正考慮調整運營策略。”

為什麼“公交電梯”大受歡迎卻難以經營?為什麼很多人放著現成的電梯不坐?

快報記者走進臨安碧桂苑小區做了實地採訪。

“電梯,電梯!”小孫子拉著爺爺往電梯走。

爺孫倆進了電梯,廂壁有人臉識別裝置,爺爺沒刷臉,電梯門合不上,按樓層沒反應。

“電梯壞了。”爺爺說,小孫子昂著頭將信將疑,嘟囔著“電梯壞了”。爺爺抱起他去爬樓梯。我追著爺孫倆上了樓。

杭州一小區裝75部“公交電梯”:一次1元,為何住戶仍爬樓

爺爺姓汪,63歲,小孫子3歲多,住6樓,汪大伯爬了20年樓梯。

汪大伯說,“公交電梯”很方便,他卻不常坐,3月份開通到現在100多天,他坐電梯一共花了200多塊錢,平均一天2塊錢。

汪大伯每天上下樓四五趟,上午兩趟先買早點買菜,再帶小孫子出門逛一圈。下午出門找老朋友打牌,晚飯後下樓散步健身……坐電梯上樓下樓都收一塊錢,如果都坐電梯,一天4趟要花8塊錢,100多天就是八九百塊,而汪大伯只花了200多塊,使用率不到3成。

住在6樓,每天上下,為啥不都坐電梯?

汪大伯說,一是他年紀不算大,腿腳還方便。“一塊錢不算多,可是能省一塊是一塊”,“能爬樓梯為啥不爬呢?20年習慣了,還能鍛鍊身體。”

下樓省力,汪大伯是絕對不坐的,只有以下幾種情況才坐:

1。買了好多東西回來,提著累。2。帶孫子出去玩,推了車,或小孫子鬧著要坐。3。走路溜達回來累了。4。家裡來客人。5。天氣太熱。

汪大伯說,前兩年,小區有的單元自己加裝了電梯,當時很讓人羨慕。有了“公交電梯”,先前加裝電梯那些業主現在反過來羨慕他們,“我聽說他們還想把自己加裝的電梯轉給電梯公司,電梯公司不要。”

汪大伯算了筆賬,“我聽說有一戶6樓人家,加裝電梯出了4萬塊。4萬塊我放銀行,一年就算4個點利息,也有1600塊,我能坐1600次電梯,完了4萬塊錢還是我的,電梯相當於免費,哈哈。”

汪大伯有個牌友,老王,住隔壁幢7樓。王大伯79歲,心肺功能不好,爬樓“哼哧哼哧”喘大氣。王大伯說,他以前爬到7樓,至少要20分鐘,累得半死,“沒事都不敢下樓。”

“公交電梯”試運營3個多月,王大伯花了400多塊錢——他是我採訪居民裡坐電梯花錢最多的一個。“牌友沒有比我多的,這錢花得值當,花這錢我捨得!”

可是王大伯年近八旬喘成這樣,也只是上樓才坐,下樓寧願扶著扶手,一步一步往下挪,“也算是鍛鍊不是?”

王大伯老伴也70多歲了,也不坐電梯,堅持爬樓。坐“公交電梯”要智慧手機先下載註冊App,存錢進去,坐一次扣一次。老伴不會弄,女兒用自己手機下載,費用從她手機里扣,只要每次刷臉就行,可老伴捨不得花錢,還是不坐,王大伯說:“有時候我拉她一起,她才坐坐。”

我看到3位女士,一個年輕兩個年長,手裡都提著大袋物品,有牛奶有西瓜,看上去蠻沉,她們繞過電梯直接走向樓梯口。

杭州一小區裝75部“公交電梯”:一次1元,為何住戶仍爬樓

一問,她們都住4樓。為什麼不坐電梯?一位阿姨哈哈大笑,“不會弄那個App。”

杭州一小區裝75部“公交電梯”:一次1元,為何住戶仍爬樓

小張每天下班回來都坐電梯,“上班累,爬樓梯也累,電梯多方便,一塊錢也不貴。”但小張下樓也不坐電梯。

住2樓的小徐,年輕,他說肯定不坐電梯,除非買了家用電器或者要搬大件東西。

2樓金大伯,走路一瘸一拐,稍遠就要坐輪椅。讓我奇怪的是,金大伯一次電梯都沒坐過。

“我二樓坐什麼電梯?走兩步就到了。輪椅放一樓,也不用搬,幹嗎要花一塊錢?”

杭州一小區裝75部“公交電梯”:一次1元,為何住戶仍爬樓

我在小區花3個小時,隨機採訪了20多個業主,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願意坐電梯的人群和理由:主要住在4層以上,樓層越高頻率越高。老年人坐得多,70歲以上為主,腿腳不便、心肺功能不好坐得多。年輕人更願意坐,對每次一兩塊錢不敏感。搬東西、手提重物的,願意坐。家裡來了客人一般都樂意坐,客人能感受主人的熱情,享受方便後一般會表達羨慕。天氣越熱,爬樓出汗多,乘坐電梯次數顯著增多。

不願坐電梯的人群和理由:下樓坐電梯的非常少,連79歲氣喘大伯都不坐。樓層低的一般不坐,包括出門要坐輪椅的大伯。腿腳利索的,不管老人還是年輕人,大都不坐。不會下載使用App,也是少數老人不坐的原因之一。

試著分析如下:這個小區居民不坐“公交電梯”是大機率事件,而坐電梯是機率偏小的事件,而且是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有理由的選擇。

對於每次一塊錢乘梯費,20多人都說能接受。但大家想法也相當一致:能爬樓梯儘量爬,能不坐儘量不坐。省錢是很多老年人不坐電梯的主要原因,還有很多人自己總結的理由是——“鍛鍊身體”。

(微信公眾號“都市快報” 劉抗)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