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貴陽網訊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傳出重要訊息:中、美科研人員在貴州省發現了6。3億年前的真菌類生物化石,這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陸生真菌類化石,見證了生物從海洋爬上陸地的過程。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這一重要發現,背後凝聚著貴州省科研人員的艱辛付出。早在2015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羅泰義研究員及他所招收的博士周光紅、碩士甘甜等人,就著手對此進行野外調查,全程參與這一重大科考成果的發現過程。

習水籍科學家 鎖定甕安化石發現點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畢業於北京大學的羅泰義,是貴州習水人。

“從2015年到2016年,我們對華南多個剖面進行考察和取樣,這其中就包括此次蘑菇真菌化石發現地甕安磷礦大塘礦段的露天採場。”羅泰義說。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大約在6。35億年前,埃迪卡拉紀馬裡諾安(Marinoan)冰期消融之後,快速沉積了一套塊狀白雲岩(被稱為蓋帽白雲岩),在這種白雲岩中,儲存了一系列非常奇特的地質構造。這些地質構造包括帳篷構造、席狀裂隙構造等,其中記錄了6。35億年左右地球從雪球地球到溫室地球氣候的快速轉變,這也是最近20年埃迪卡拉紀研究的熱點。”羅泰義說。

科學界認為,蓋帽白雲岩的席狀裂隙構造中充填了多期次的礦物,包括等厚白雲石、紋層結構玉髓和粗晶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這些礦物是海洋沉積組合。

從事熱液礦床研究的羅泰義,在對華南多個剖面考察後認為,這些礦物組合可能是熱液沉澱的產物。

多方科考力量 歷時5年確認最早陸生真菌類化石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2015年,羅泰義招收了博士研究生周光紅和碩士研究生甘甜。自2015年至2016年,羅泰義等人對華南多個剖面進行了考察和取樣,這其中就包括甕安磷礦大塘礦段的露天採場。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2017年1月下旬,周光紅完成了流體包裹體的測試後,羅泰義對相關的岩石薄片進行了複檢,發現大塘礦段的玉髓中可能儲存有複雜的微生物化石,於是,羅泰義與南古所的周傳明研究員,進行了初步討論。

2017年6月,羅泰義等人將大塘席狀裂隙中的微生物化石研究,作為甘甜的博士論文選題,並根據學術委員會的建議,邀請南古所微生物化石專家龐科副研究員作為甘甜的副導師。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2017年8月,經過相關溝通交流,研究人員認為,其中儲存的部分化石可能代表了早期登陸的真菌,對真菌的演化歷史、6。35億年左右地球氣候的轉折、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至2020年,科研人員進行了更多的野外考察和微區觀測。

2019年12月,甘甜得到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前往美國弗吉尼亞工學院肖書海教授課題組進行聯合培養博士學習,最終科研人員夯實了野外證據和微區觀測證據,證實了甕安磷礦大塘-北斗山礦段的席狀裂隙中,儲存了約6。32-6。35億年登陸的真菌狀化石。

“我們最先發現了甕安存在這種古老微生物化石。科研成果,還有眾多研究人員參與。”羅泰義說,除了南古所,還包括貴州師範學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等。時任甕安縣的相關領導、甕安磷礦的相關工作人員,也提供了幫助。

採集大量岩石薄片 還將繼續展開研究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科學研究表明,現今繁盛的陸地生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的原始祖先,都是海洋生物,海洋生命的登陸,是生物演化過程的重大轉折。

但有意思的是,目前科學家們僅在甕安磷礦的大塘-北斗山礦段,發現了6。35億年前的豐富的微生物化石。為什麼出現在甕安?

“6。35億年前蓋帽白雲岩沉積之後,由於冰川消融後的地殼反彈,華南埃迪卡拉紀的大陸架快速抬升,區域性地區如甕安一度露出水面,蓋帽白雲岩頂部的古喀斯特介面記錄了這次暴露。”羅泰義說。

此前,科考界對甕安蓋帽白雲岩的年齡進行了測定,為6。3億年左右,這些測年工作,限定了化石的年代。在甕安化石發現之前,最早的陸生真菌的化石發現於蘇格蘭,距今約4。1億年曆史,新發現的甕安化石,將陸生真菌的化石記錄前推了2億多年。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在科考中,研究人員採集了大量的岩石樣品,目前這些樣品主要儲存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和南古所。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剖析席狀裂隙中保留的與真菌共生、伴生的其他微生物化石,如藍細菌、藻類等,確定甕安微古生物群落的存在,並探索該微生物群落的生存環境和儲存機制。”羅泰義說。

發現6.35億年前蘑菇化石貴州科學家功不可沒

事實上,同時期矽化儲存的微型溶洞體系,在華南很多地區都有發現,但目前僅在甕安發現豐富的微生物化石,其成因機制還有待深入探索。他說,目前相關論文已線上發表,他們期待更多的探討、合作、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