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獨居神器,養貓必備?家用監控能帶來安全感嗎?

文/戚夢穎

陳萌萌的丈夫馬上就要到外地工作。

此前,獨居人士遇害的新聞,以及鄰居家門外的鞋子被偷一事,都讓即將獨居的陳萌萌感到不安。不久前,陳萌萌和丈夫花了500多元一口氣下單了室內監控、可視門鈴。“門口的訪客資訊同步發到他手機上,也安全一點。”陳萌萌說。

像陳萌萌一樣,開始使用家用安防裝置的使用者不在少數。據Statista的預測,2024年智慧家居裝置消費者支出將達到471億美元。其中,家居安防產品佔比將達到約28%,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億美元以上。

曾經專注政府、企業客戶的安防產品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基礎功能之上,家用安防產品的智慧功能也變得愈加五花八門。但是,以家用監控為代表的安防裝置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似乎也滋生了新的不安。

“獨居神器”

前不久,袁月從她一個人居住了一年的小公寓搬走,一起帶走的還有她新買的可視門鈴。

2021年10月末的一個深夜,袁月接到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問她是否剛從外地回來。袁月害怕了,她剛從老家回來這件事,沒什麼人知道。

她很快回憶起這個熟悉的聲音和號碼。2021年3月份,一個陌生男人打電話向她表白,並說出她的真名。在此之前,袁月還總是收到陌生的微信好友請求,不堪其擾。

接到這通深夜電話的第二天,袁月拜託一位男性朋友發簡訊警告對方,並從對話中鎖定,對方是一位外賣小哥。

袁月的朋友建議她在門口裝一個監控,但隨著對方騷擾的消失,袁月逐漸把這件事忘在腦後。

沒想到半年後他再次出現,並能準備掌握袁月的行動軌跡。她立刻報了警,但警察表示目前他們能做的並不多。

這次,袁月馬上購買了一個直接裝在門上的電子貓眼,在找到新房子後馬上搬了過去。

陳萌萌之前並沒有遇到過像袁月這樣的“糟心事”。但在2021年10月中旬,陳萌萌鄰居放在門外的鞋子被小偷順走,而這一刻正巧被鄰居的監控拍了下來,物業人員及時進行圍堵,警察很快就抓到了小偷。

平日裡,陳萌萌經常訂外賣、收快遞。雖然小區的安保措施較為嚴格,但陳萌萌的丈夫還是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家。聯想到此前發生的幾起獨居女孩遇害事件,兩人就趁著“雙11”入手了可視門鈴和室內監控。“可視門鈴留在家裡,室內監控他帶走。他說這樣我就可以隨時查他的崗。”陳萌萌說。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9年中國獨居人口已近9000萬人,獨居率達18。5%。《2021年新獨居時代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獨居人口數量或將達到1。5億~2億人,獨居率或超過30%。同時,這份報告指出,有42。9%的受訪獨居女性認為自己深夜在社群中行走不安全。

獨居神器,養貓必備?家用監控能帶來安全感嗎?

獨居女孩(電影《門鎖》)

能隨時檢視家內外情況的監控攝像頭,或許能夠增加獨居人士對自己生活環境的掌控感,緩解獨居人士尤其是女性的安全焦慮。

趁著丈夫還在家,陳萌萌和丈夫馬上把電子貓眼裝好。“可以檢視到訪資訊,還能回放,非常好用。”陳萌萌翻看過幾次記錄,“看到過保潔阿姨在擦窗臺,沒什麼異常情況”。

監控升級

在此基礎上,這個家中的第三隻眼還承擔著更多的角色,觀察寵物的情況、瞭解孩子和老人的動向,甚至還變成了感情聯絡的渠道。

餘琳在北京工作,不久前養了只小貓來陪伴自己。在把貓接到家裡之前,餘琳看到過不少因看護不當導致寵物走失或死亡的案例。因此,為了在外出時能夠隨時掌握貓的動向,她購買了一臺能夠180°轉動的家用監控,安裝在臥室屋頂。

在外出期間,餘琳就把貓關在臥室。在白天的大多數時間裡,貓都在她的床上睡覺,她也會時不時開啟手機上的監控APP,看看貓在幹什麼。去年11月的一天晚上,餘琳下班後照例去家附近的健身房健身,在路上,餘琳習慣性地開啟監控APP,卻看到貓在激烈抽搐。餘琳掉頭趕回家中,把還在抽搐的貓送到寵物醫院治療。

餘琳有些後怕,她總是在想,如果沒在那時碰巧開啟監控,後果會怎樣。自此之後,餘琳每天開啟監控的次數更多了,監控成了她的定心丸。

獨居神器,養貓必備?家用監控能帶來安全感嗎?

寵物監控影片(圖源網路)

阿來已在安防行業工作多年,他經常在問答社群回答網友們提出的關於安防產品的問題。其中,不少網友都希望阿來能給自己推薦一款合適的監控產品。阿來表示,如今的室內監控裝置,在硬體配置上差別不大,而區別則在於不同需求催生的智慧功能。

“如果老人、小孩需要對外聯絡到家裡的人,就比較適合使用具有一鍵呼叫功能的監控攝像頭。如果是要照顧家中的小寶寶,可能就比較關注呼聲監測或者異常聲音監測的功能。一旦寶寶哭了,或者碰到什麼東西弄出一些響聲,手機APP就能馬上收到資訊,方便家長看護。”阿來說。

現在,也有針對寵物的智慧功能,例如可以根據寵物的運動狀態判斷寵物的情況、攝像頭能夠360度轉動的“無敵跟蹤”功能。不久前,阿來還收到一個養寵人士的求助:“有沒有一個能夠跟著寵物移動跟蹤,能看到它、和它對話的東西?”

從業多年的阿來突然意識到,或許家用監控裝置並不需要像過去的G端(政府)、B端(企業)產品那樣,需要固定在某一位置。後來,阿來發現某種陪伴機器人能夠匹配那位網友的需求。“有輪式還有履帶式,能夠在室內移動。可以透過APP遠端控制,去尋找寵物或者做一些互動。”

阿來覺得,以傳統安防產品的角度來看,上述產品已經完全超出了“監控”的概念,更多屬於機器人範圍。但阿來也認為,如果要實現智慧跟蹤功能,就必須讓監控“動起來”,“這也是發展的方向”。

掉線焦慮

如同手機一樣,家用監控的普及也給使用者帶來新的焦慮。

從街頭巷尾到辦公場所,再到如今的家用監控,人們開始讓監控闖入自己的私人空間,並逐漸習慣被攝像頭注視的生活。在各大影片平臺上都有不少使用者上傳的自家監控拍攝到的“有趣”“意外”的影片片段。

獨居神器,養貓必備?家用監控能帶來安全感嗎?

網友分享的監控畫面(圖源網路)

但與此同時,讓渡的隱私也激發了惡意的窺私慾。2021年12月初,央視曝光“150元買400個攝像頭賬號”,家用監控成為偷窺黑產的重災區。

阿來介紹,事實上,經歷多輪整治後,監控的安全性已經得到很大提升。“比如說以前,廠商可能由於設計問題,直接把攝像頭的IP地址公佈在網上,那麼使用預設賬戶密碼或是比較簡單的密碼就很容易被破解。現在的路徑是使用者透過手機APP訪問,手機連線到廠商,然後廠商再連線攝像頭,這樣就少了一個直接暴露在公網的過程。”

另一方面,使用者路由器被破解、手機被植入病毒同樣也可能造成家用監控安全風險。但阿來認為,目前家用監控的安全性在不斷提高,使用者只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就好。“比如不要照到一些隱私的場所,儘量去設定一些複雜的密碼。”

2008年,英國郵報的一篇文章首先提出“手機失聯焦慮症”這一概念,指出當代人對手機產生過度依賴,不能使用手機不僅會產生焦慮,還會感到無聊、沮喪、易怒或是嚴重的不安全感。而如今,這樣的“技術恐懼”也復刻在監控上。

餘琳每天都會下意識重複地開啟監控APP,如果沒有在畫面中看到貓的身影,她就會感到恐慌,而監控裝置偶發的掉線,更是加重了她的恐慌感。

在社交平臺上,許多網友都分享監控掉線給自己帶來的焦慮,有人連夜打車回家探查情況,有人因此失眠,還有人連續幾天都會處於焦慮之中。

然而,掉線這個技術問題帶來的情緒問題,很難在短期內解決。阿來表示,監控的網路傳輸涉及到很多方面,硬體、網路甚至是廠商的問題都可能導致監控掉線。

阿來還提到,目前階段的家用監控還存在著靈敏度不足的問題。“比如人形、聲音監測的靈敏度很差,有時你碰到什麼東西,或者什麼東西動了一下,你就馬上收到警報,系統沒法過濾那些無效警告,一有動靜就亂報。還有的是監測不到,比如有寶媽就是為了監測寶寶的哭聲,但監控卻沒有報警。”

有人說,如今鄉愁是一枚小小的攝像頭,家在那頭,我在螢幕這頭。對許多使用者而言,家用監控不僅是一個攝像頭,它也承載著感情與思念。而面對技術帶來的風險,或許更需要技術來克服。

(陳萌萌、袁月、餘琳、阿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