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就防滑性而言,GCU外底毫無疑問是當下最強的跑鞋外底,沒有之一。

近幾年李寧基於熱塑性彈性體經超臨界發泡形成的 中底成為出現率最高的主打科技,實際上,李寧的GCU大底可能才是最超出競品的效能強板。

就「溼滑路面的抓地性」和「耐磨性」而言,李寧GCU這種基於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CPU)製作的材料,是當下最強的外底,有著遠超傳統耐磨橡膠的效能——值得大書特書(全文約3760字,31張圖)。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文中出現GCU外底鞋款,飛電1。0 約425公里跑量,2。0 ELITE約500公里跑量,絕影200公里跑量及大量日常行走,還有一雙全新的2。0 ELITE作為磨損參照。

因GCU外底在溼滑路面表現相當出色,所以很多場景也都是雨水天——外底和中底就顯得更髒一些。

GCU外底的效能解讀

GCU是GROUD CONTROL UNIT 的縮寫,全稱GCU全天候止滑耐磨科技。在產品形態上,很多人會把GCU當做此前經常在籃球鞋/休閒鞋款上的透明橡膠,其實它們只是看起來相似,實際效能表現差異極大。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GCU外底的初始材料是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CPU,casting polyurethane elastomer),坊間也把它叫作“液體橡膠”。顧名思義,CPU在常溫下是一種液態,且不含揮發物質,加工後將原液澆築、反應固化而後直接成型,就成了看到的鞋底。

在所有的彈性體中,CPU的耐磨性可以用卓越來形容,是最好的——同為聚氨酯彈性體,還有一個TPU(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材質同樣是如今製鞋經常看到的基礎材料(TPU成型前是固態,CPU則是液態)。在效能角度,CPU要比TPU更強,只是CPU成型更為複雜,產量和成本也都要高很多。

相比傳統橡膠,基於CPU製作的GCU外底則更耐斷裂、更穩定。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傳統橡膠製作的鞋底,會根據應用的場景來額外往裡面新增材料,增加其中某一屬性,這也導致也效能上往往存在嚴重的“偏科”。比如主打耐磨的橡膠,其在砂石路面表現出色,到了衛生間這種光滑且常有水的地面,就成了很尷尬的存在;比如主打溼滑抓地的橡膠,則可能很快會在水泥路面磨損殆盡。

GCU外底就完全把「溼滑路面的抓地性」和「耐磨性」都做到相當出色的程度。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在飛電1。0(左)上第一次使用GCU外底,第二代飛電2。0 ELITE(右)的外底又做了很多升級調整,更大面積,整體效能要比飛電1。0更為出色。

幾組資料——

耐磨性方面,尤其注意「DIN磨耗」和「阿克隆磨耗」。

DIN磨耗是用輥筒式磨耗機帶動紗布橫切研磨,得出的資料,可以看到GCU外底的體積磨耗量要比防滑橡膠小得多(11<59。1);

阿克隆磨耗同理。砂輪接觸試樣進行滾動磨擦,最終磨耗體積GCU也是明顯更少(0。03<0。18)。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GCU外底與部分競速鞋款的防滑效能對比: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資料來自官方,僅作參考——正好上述測試對比鞋款我們都有,部分也有做過測評,可以翻看以前的文章,對比一下耐磨性。

總結一下GCU外底:

基於液態的CPU(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製作。耐磨性和溼地路面防滑性,都是當下外底裡最好的,幾乎可以不用加之一;

可降解,不含揮發物質,食品級的環保等級;

高透明,外觀上也能增加更多配色。完勝透明橡膠的發黃和老化;

相比傳統橡膠,耐撕裂性、耐龜裂性都更好,極寒極熱情況下都依然有良好效能,不會出現斷底、撕裂情況;

密度比橡膠更高,但因為耐磨性很好,所以可以用更薄的體積,這樣就不會為跑鞋增加額外重量;

唯一一點GCU可能存在的情況,在極高溫的磨擦下會留下擦痕。不過這種情況在跑鞋上極少會發生。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後跟外側可以看到高速/高溫磨擦的痕跡,這可能也是基於CPU材質的外底特性:瞬間高溫磨擦會對外底有較為明顯的損耗,不過這在跑步場景中並不算特別多見。)

GCU外底在實際鞋款上的應用

李寧在GCU外底的實際使用上,“張揚”與“保守”並存。

當下GCU依然是高精尖、只用到李寧部分頂級跑步鞋款上。比如針對競速的飛電1。0、飛電2。0Elite,針對競速/訓練的飛電Challenger、定位輕彈跑步的絕影——它們也幾乎是當下李寧堆料最多的跑鞋鞋款。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從左至右依次是,飛電1。0、飛電2。0Elite,絕影

使用了GCU的外底,首先因為透明性,顏色上普遍和鞋身都比較搭配,也有很多過渡漸變色,不再只是純色或者幾個色塊的直接拼接。這點相比傳統的透明橡膠外底,GCU的顏色要豐富很多;

這是它張揚的其中一點。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另一方面,也因為GCU確實性能很出色,所以李寧在使用上也相當的大膽,外底GCU的厚度非常非常非常的薄,只有1。5mm(這是飛電系列的資料,絕影的GCU要更厚一些)——這也是很顛覆多數人對跑鞋外底認知的。

因為多數人固有印象,外底橡膠越厚、紋路凹槽越深、按壓硬度越高,那麼也就越耐磨。而GCU則恰恰相反,它幾乎比所有外底橡膠都薄,外底紋路非常的細密,用指甲摁刻外底還能感覺到明顯的比橡膠更彈。

所以興許很多人主觀上,對GCU的效能是存在困惑的,覺得跑幾次就會磨花。而想到“透明橡膠”,多數人又有雖然顏值很高但容易發黃、沾水如滑冰的感覺……

GCU應用的“保守”在於,也是因為厚度更薄,GCU就可以更大面積的用在外底上。因而即便是最要求輕量的競速款飛電,GCU外底的面積依然相當大,而定位跑步訓練的絕影,則是整個外底都用GCU“包”住了。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絕影的定位要比飛電“慢”得多,在外底上GCU的面積更大,幾乎完全覆蓋整個外底,厚度也要比競速的飛電更厚一些。因為作為跑步訓練鞋,絕影對重量的可接受度更高些。

這種更大面積的應用,會讓整雙鞋的壽命得到提升。

GCU外底的防滑效能表現

瀝青/柏油路面,面層較軟,也有相當出色的防滑性。夏季高溫,瀝青/柏油路面會有一定粘稠狀黏感。GCU外底會有很明顯的抓地感,即便是白色光滑的斑馬線,防滑效能同樣很出色;

水泥(溼滑)路面,GCU的表現是明顯會比普通橡膠更“穩”。這種穩的感覺還出現在塑膠跑道上,很多塑膠跑道溼透後,其實防滑性並不見得比更粗糲的水泥路面好,抓地性實際上有很大的缺失。GCU在塑膠跑道上同樣很穩。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相比很多基於傳統橡膠製作的鞋底——包括運動品牌中,不少都與老牌的汽車輪胎橡膠廠商有合作(產品上也會標明對方的品牌)——GCU外底的效能要遠超它們,說是存在代差也不為過。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在完全光滑的表面上不停噴淋水滴,靜止狀態飛電2。0 ELITE可以實現50°角度,無絲毫移動。作為參照物,也是近期非常出色的一款國產跑鞋,特步160X 2。0,GCU表現出了更高一檔的實力。

就防滑性而言,GCU外底毫無疑問是當下最強的跑鞋外底,沒有之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對比飛電2。0ELITE和特步160X 2。0在斜坡的防滑效能”,“vid”:“n3249s48v0q”,“img”:“http://puui。qpic。cn/vpic/0/n3249s48v0q。png/0”,“desc”:“”})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飛電2。0ELITE自身在斜坡坡度變化時防滑能力”,“vid”:“m324959td3w”,“img”:“http://puui。qpic。cn/vpic/0/m324959td3w。png/0”,“desc”:“”})

GCU外底的另一個很重要的效能在於,即便已有一定磨損、外底的紋路相比新鞋時更光滑,這種材質的防滑性和抓地力幾乎沒有衰減——同樣是光滑斜坡,兩雙飛電2。0 ELITE的止滑性並沒有什麼差異。

GCU外底實際磨損情況

飛電1。0與飛電2。0 ELITE的GCU外底及磨損對比。

兩雙鞋分別使用426公里/504公里,算是一雙競速跑鞋生命的中後期。前掌上, 字的紋路依然是相當清晰的,除了很細微的磨損,幾乎完全沒有喪失抓地性;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飛電1。0的前掌鏤空能看到中底碳板,也降低了重量,不過這也會影響整個前掌受力後的回饋。2。0 ELITE算是對這種設計的修正,條狀鏤空不會降低太多中底回彈的“剛性”,依然起到降低重量的作用。)

後跟部位,飛電2。0 ELITE要比飛電1。0的面積大得多。在最經常磨擦的外側,兩雙鞋都有比較明顯的磨損,紋路也都已有消失的痕跡。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後跟位置,飛電1。0的“條狀”GCU厚度要比前掌更厚,400+公里後沒有塌陷入中底,這點還是相當驚訝的。當然就整個防滑性和抓地性,飛電2。0 ELITE又有了很大的升級。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不過對於這個厚度的外底(1。5mm),飛電的總體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參照物件是跑了300公里的Nike Vaporfly Next%。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多說一句,Nike ZoomX泡棉和李寧的 都是基於peba超臨界發泡的科技(區別在於形態上,一個是板材發泡,一個是珠粒發泡),peba泡棉的回彈效能和重量都相當出色,扛撕裂性則更需要一些“保護”。所以可能這也是飛電2。0 ELITE後跟橡膠用量更多、避免 直接接觸地面的原因。

飛電和Next%相比,就後跟處磨損(使用壽命)而言,飛電要更耐用些。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特別提一下飛電2。0 ELITE。

飛電2。0 ELITE的前掌部分有個蹠枕設計,就是明顯凸出來一塊。這種有些異性的外底曲線構造,意味著蹠枕部分的摩擦是非常高頻+劇烈的——因為每次落地,它都會是必定接觸地面,並在觸地-過渡-蹬離過程中、始終與地面產生摩擦的部位。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不過實際使用下來,GCU的耐磨性表現相當可以。這雙飛電2。0 ELITE前掌紋路的 字,依然非常清晰,可以看到磨痕,並不算明顯。也完全沒有喪失前掌的抓地性。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最後的總結——

跑鞋(尤其是競速跑鞋),外底其實都相當有技術含量,是整雙鞋效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只不過經常被忽略,跑者們往往只關心「壽命」。以後選擇鞋款時不妨多留意下外底的用料和設計;

近年越來越多人對國產運動品牌有更高的期待,「國貨當自強」的背後,需要國產品牌能有真正拿的出手的科技,而不是停留在打愛國情感牌。科技的研發和技術積累上,李寧當下顯然是國產品牌中最強的。比如GCU外底就是這樣一個長板;

GCU外底效能無需多言了,它已是毫無疑問截止2021年,最好的跑鞋外底;

就雨水天氣/溼滑路面,找不出比GCU更好的外底了;

但GCU目前只應用在少量高精尖鞋款上(針對競速的飛電1。0、飛電2。0Elite,針對競速/訓練的飛電Challenger、定位輕彈跑步的絕影),是未來是否會下放到更親民的鞋款,讓更多跑者能體驗到這種外底,或者是否還會有其它形態的GCU外底出現來大量應用——類似於用在競速鞋和慢跑鞋上不同的 那樣?這也是後續可以關注的一個點。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

左側陰影處是飛電2。0 ELITE碳板的放置位置。

李寧GCU外底: 中底之外,它可能是效能最被忽視的頂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