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手機出貨量暴跌三成,00後4年沒換手機,從業者慶幸轉行早

手機出貨量暴跌三成,00後4年沒換手機,從業者慶幸轉行早

撰文/ 《財經天下》週刊作者 張繼康 倪萍

編輯/ 陳芳

00後曉潔是河北科技大學的一名學生,她現在用的蘋果手機是四年前父母送給她的開學禮物,她清晰地記得當時花了七千多元。四年來她從沒想過換手機,即便是中途手機電池出問題,一度把她的手臂燙了個水泡,她也沒有動搖過。

曉潔解釋說:“手機只要能用,就不用換,換一次又得花錢。”還沒畢業的她,不想給父母增加負擔,因此日常生活中能省則省。

同為00後的何亦木,也有近四年沒有換過手機了,她懶得換手中的華為nova3i ,主要是怕麻煩。對換手機非常牴觸的她,認為換手機是一件比搬家還要麻煩的事,不僅要導通訊錄、相簿、檔案,還得重新設定公交卡、Wi-Fi、鬧鐘、賬號密碼,“光想想就頭大”。

何亦木告訴《財經天下》週刊,手機用得越久,換機成本越高,所以能不換就不換。

95後斯斯手中的OPPO R15已經用了四年,這個手機是母親送給她的,是當時市面上中等偏上的手機,花了三千多元。前兩年這款手機用起來還比較流暢,但是四年後的今天,手機的小毛病越來越多,記憶體也越來越不夠用。

斯斯說自己使用手機的日常是,下載一個軟體前要刪一個軟體,拍新照片之前要刪掉一些舊照片,即便是這樣她也沒想過換手機。

對於剛畢業的斯斯來說,換手機不是一件剛需的事。她前段時間剛花八千多元拔了兩顆牙,如果再換手機又得花好幾千,手中積蓄不太多的她想想還是放棄了。

果粉歡歡是一名85後,從iPhone 4開始她每年都會第一時間買iPhone嘗新,這一習慣保持到iPhone XS後就停止了。歡歡看著手中的iPhone XS說,記憶體還有90多個GB,還能再用幾年。

看著蘋果後來推出的iPhone 11、iPhone 12、iPhone 13 等機型,歡歡不是沒想過換新,但是每次蹲守在電腦前看完釋出會後,都很失望,“功能小修小補,外觀大同小異,看完就沒了買的慾望。”

手機出貨量暴跌三成,00後4年沒換手機,從業者慶幸轉行早

(圖源:視覺中國)

在幾年前,像曉潔、何亦木、斯斯這樣不肯換手機的年輕人還是少數。2016年時,有人在天涯社群發帖說,自己身邊的朋友都是一年換三部手機,引發了網友們的共鳴。有人在評論中感慨,“現在換手機比換衣服還快”。還有人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恐慌:“多久換一次手機才能不被潮流拋棄?”

那時,大多數年輕人身上還有著一種“換機焦慮”,似乎不換手機就跟不上時代潮流了,害怕被人看不起的他們為此省吃儉用,只為擁有最新款的手機,這關係到他們的面子,是他們炫耀的資本。

這一切在最近幾年發生了改變,手機行業從業者能明顯感覺到,消費者的換機週期在變長。一位從業20多年的經銷商告訴《財經天下》週刊,2014年到2018年時,還是手機消費的黃金時期,消費者平均一年多就換一次手機,然而最近幾年消費者的換機週期已經延長到28個月到30個月。

第三方機構的資料也能證實。不久前,行業分析公司Counterpoint釋出的資料顯示,目前使用者的平均換機週期已經超31個月。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則稱,中國使用者的平均換機週期為28個月。

消費者對手機需求量的下降直接反映在了出貨量上。近日,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釋出的國內手機市場執行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2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486。4萬部,同比下降31。7%,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1278。3 萬部,同比下降34。7%。

分析機構Canalys分析師劉藝璇告訴《財經天下》週刊,2021年第一季度,由於華為的頹勢,導致其他廠商的出貨都非常激進,因此該季度大盤處於高位,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出現下降是可以預見的。“我們預測2022年第一季度的同比跌幅在15%-20%之間。”

創新不足,價格還越來越貴,消費者為何不願換手機了?

這與手機賣得越來越貴不無關係。根據《Canalys 2021 年度智慧手機市場分析報告》,2021年智慧手機平均售價同比上漲10%。Counterpoint的資料顯示,中國市場手機的平均售價已經從過去的1500元到2000元增長至2700元到3000元的價位段。

漲價已經成為手機廠商們心照不宣的秘密。有消費者吐槽,以前花1999元能買到搭載最新旗艦晶片的高階手機,現在花1999元,只能買到塑膠中框、效能不如老旗艦、處處透出妥協氣息的中端手機。

最近幾年,一直被稱為高性價比的國產手機在不斷拉昇新機的售價。2018年釋出的華為mate 20起售價為3499元,兩年後的華為mate 40起售價高達4999元,上漲了1500元。

和華為mate 20同一年上市的小米8,起售價為2699元,去年底釋出的小米12,起售價漲了1000元,達到了3699元。在剛剛釋出的財報中,小米重點強調了高階手機的業務表現,稱2021年售價在3000元以上的高階智慧手機全球出貨量超2400萬臺,佔比從上一年的約7%增至2021年的約13%。

手機售價越來越貴,買一次手機就想著一定要“用夠本兒”,成為了消費者購買新手機時的考量與打算。多位消費者坦言,自己不換手機的一個核心因素是手機賣得越來越貴,而自己的錢包卻越來越癟,沒錢換。

除了價格原因外,因循守舊的智慧手機也抵達了創新的天花板。

消費者陳峰告訴《財經天下》週刊,自從全面屏之後,手機行業幾乎沒有什麼令人興奮的創新和改變,加上現在手機效能的整體提升,人們換手機的動力弱了很多。“我原來是一年換一次蘋果,現在手中的iPhone 12已經用了一年半。”

幾天前,何亦木想使用滴滴軟體,翻遍了應用商店也沒找到,靈機一動的她想到自己閒置的舊手機上裝有滴滴,於是她把這部2015年買的手機又找了出來。沒想到這部塵封已久的華為手機體驗還很流暢,攝像頭還是翻轉的。

何亦木說,現在的新手機與這部舊手機相比,功能也沒增加多少,手機廠商宣傳那些所謂的新功能已經無法打動她了。

沒有變革性創新的手機,最近這些年都是在功能上修修補補,要麼在螢幕上做文章,搞全面屏、劉海屏、摺疊屏;要麼就在顏色上做文章,“薄荷綠”“暗夜綠”“蒼嶺綠色”,怎麼吸引人怎麼來;要麼在功能引數上做文章……

手機廠商的內卷式創新在攝像頭上體現得淋漓盡致。2021年,蘋果宣佈iPhone 13 Pro系列搭載了支援3倍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榮耀Magic3 Pro則宣稱採用了後置環形五攝的攝像頭組合,OPPO Find X3的顯微鏡鏡頭號稱已經達到接近傳統光學顯微鏡的微距效果,vivo X70 Pro則一直宣傳自己的“蔡司光學鏡頭”。

對於這樣五花八門的創新方式,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這是在捨本逐末地追求光鮮亮麗的宣傳利器。B站上有個名為《我就掃個碼,更好的手機相機有什麼意義?》的影片,播放量接近一千萬。影片中何同學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問:“手機上相機的升級真有意義嗎?”

影片中何同學說,現在的手機如此執著於攝影的提升,就像功能機末期攀比畫素一樣,是手機作為通訊工具,創新陷入瓶頸的體現。

手機出貨量暴跌三成,00後4年沒換手機,從業者慶幸轉行早

(圖源B站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分析機構Canalys移動業務副總裁Nicole Peng曾表示:“中國市場主要的增長瓶頸在於需求側。”而現在手機廠商的功能創新完全激發不出消費者的購買慾。

從業者處境艱難

手機賣不動,從業者們的生存處境變得越發艱難。

2019年,一位賣了多年手機的經銷商決定轉行,說到原因,他坦言,“做手機賺不到錢。”最終他迫不得已換了賽道,如今看到手機行業的發展現狀,他特別慶幸自己當初所做的選擇。

確實,在北京一家手機大賣場裡,彙集著蘋果、華為、OPPO、VIVO等各個手機品牌,但在傍晚客流量最高的時候,這家賣場卻沒有一個顧客,只有幾個店員倚靠在櫃檯上,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

一位有著二十多年行業經歷的經銷商告訴《財經天下》週刊,從2019年開始,手機銷量的降幅每年都能達到15%左右,特別是華為手機的進貨量佔比已經從原來的40%下降到了8%。3月28日,華為釋出的財報顯示,其消費者業務下滑最嚴重,2021年收入2434。31億元,同比驟降49。6%,營收佔比回落至38。2%。

據分析機構Canalys的報告顯示,自2017年中國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以來,中國手機出貨量連續四年下跌,2017年到2020年分別跌4%、14%、7%和11%,2021年的出貨量微增1%,這是過去五年來手機市場出貨量唯一一次上漲。

市場調研公司GFK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全年手機銷量為3。1億部,處於近期低谷。結合外部因素以及市場行情來看,短期內的走勢還將在低位執行一段時間,暫時沒有回暖跡象,預計2022年手機銷量在3。0億部左右。

與此同時,市場活力也在減少。來自中國信通院釋出的資料顯示,市場上的新機正在減少。2022年前兩個月,上市新機型累計為59款,同比下降27。2%。

在行業整體增長乏力的背景下,當前手機領域呈現弱肉強食的競爭局面,蘋果手機的逆勢降價,讓其獲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2021年9月,蘋果釋出的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的起售價分別為5199和5999元,與iPhone 12相比,降價幅度達到了300-800元。2021年第四季度,蘋果以2150萬部手機的出貨量位居第一,這是2015年一季度以後蘋果首次在中國市場登上出貨量第一的寶座。IDC資料顯示,2021年蘋果手機出貨量同比大增39。5%,增速排在第一。

手機出貨量暴跌三成,00後4年沒換手機,從業者慶幸轉行早

(圖源:《財經天下》週刊)

劉藝璇向《財經天下》週刊表示,蘋果在2021年的表現十分強勁,出貨量同比2020年上升40%。蘋果的增長有賴於其更激進的定價、本土化的產品設計以及補了華為的空缺。

雖然2021年vivo、OPPO、小米搶了不少原來屬於華為的市場份額,業績仍處於增長狀態,但未來面臨的壓力不容小覷,畢竟行業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求變:一手高階化,一手造車

在大盤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中國手機廠商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放在了高階化上,試圖透過提高產品售價,來提振銷售額的增長。

儘管高階市場有屹立不倒的蘋果,但國產手機廠商們仍然選擇向這個市場發出了衝鋒號角。

3月17日,榮耀釋出智慧旗艦機Magic4系列,包含了榮耀Magic 4、榮耀Magic4Pro、榮耀Magic4至臻版三款產品。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趙明會後接受採訪時透露,從去年9月起,榮耀不再關注與國內手機品牌對標及市場份額問題。此後的目標是,用高階旗艦機對標蘋果,填補國內高階市場空白。

小米集團總裁王翔也在2021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小米將在中國以及海外市場,繼續增加高階智慧手機的整體比例。

在手機創新方面,摺疊屏手機則被視為手機創新的新突破口。某經銷商表示,“如果一個屋子內有超過4個人用上摺疊屏手機,那麼下一次換手機的浪潮就不遠了。”在他的預想中,摺疊屏手機代表著一種社交名片。當一個人從口袋裡掏出摺疊屏手機,“啪”地一下開啟,“這可是一件很能說明身份的事兒”。

手機廠商也集中火力押注這個產品方向。2021年,較早推出摺疊屏機型的華為、三星、小米等品牌進行了產品迭代;而OPPO、榮耀等也相繼切入摺疊屏市場。

從IDC給出的資料來看,2021年中國市場約有150萬臺摺疊屏手機,華為佔比達49。3%,憑藉近半數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位;而三星和小米各佔28。8%和13。2%,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首次推出摺疊屏產品的OPPO則擁有6。1%的市場份額。

但整體來看,摺疊屏手機仍屬於小眾市場。IDC表示,摺疊屏手機在國內智慧機市場中佔比約為0。5%。

現有的摺疊屏技術也還需改善。有消費者吐槽稱,華為mateXS 出現了很多螢幕問題,“要麼不靈、要麼漏液”,維修費用也是“天價”,“現在的手機才賣1萬元左右,換個屏就要6580元”。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摺疊屏手機的投訴為579條,涉及的問題包括漏液、觸屏不靈,螢幕出現黑點等。

手機出貨量暴跌三成,00後4年沒換手機,從業者慶幸轉行早

(圖源:視覺中國)

有業內人士告訴《財經天下》,由於效能不佳、價格居高、成品率低,摺疊屏手機市場還面臨不小的挑戰。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手機廠商們也開始尋找新增長點,轟轟烈烈投身到了“造車”運動中。

高調官宣造車後的第一個財年年報裡,小米維持了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的預期計劃。截至目前,其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未來將在自動駕駛、智慧座艙等核心領域拓展研發。

一直表態“絕不造車”的華為也在去年年末,聯合小康汽車集團新品牌AITO推出了新車問界M5。據悉,問界M5在智慧座艙、電驅系統等配置都有著華為的烙印。這也再次引發外界關於華為造車的猜測。不過,3月28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再次重申華為不造車,而是利用華為的技術和經驗,幫助合作伙伴造好車、賣好車,目前已與300多家產業鏈夥伴建立合作關係。

此外,為了造車,中興通訊已經於去年年初成立汽車電子產品線,並設立汽車電子團隊。而OPPO、vivo等也多次被傳在秘密造車。

無論是進軍手機高階化,還是不知成效幾何的造車業務,都是手機廠商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試圖突圍的舉措,但能不能奏效還得靠時間來驗證。

(文中消費者均為化名)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