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前言:

作為一名NC白牙粉,我的拜雅耳機燒齡其實只有17年而已,第一次聽拜雅的耳機,是在自己組辦的燒友聚會上,因為一直不玩大耳機,所以在那之前,我的大耳機心路歷程其實是一片空白,第一次接觸的拜雅耳機是DT931。第一次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喜歡這個牌子耳機的聲音,到後來的DT880,DT990,DT990PRO,DT880PRO,DT770PRO,T1,T1二代,T5P,T5P二代,T90,DT1770PRO,DT1990PRO,阿米羅……幾乎在此之後推出的拜雅耳機我都聽全了,加上家裡添置了臺式裝置之後,家裡的拜雅耳機也逐漸攢起來了。這兩年玩耳機時間銳減,但目前家裡還有四五款拜雅耳機在換著聽。其中一款就是今天分享給大家的T1三代。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說起這隻T1三代,屬於2020年首批的產品,已經完全煲機,使用時間大概在1500小時左右。原線我用得很少,因為聲音太厚,尤其是中頻與低頻銜接的頻段,所以我更換了一根改善聲音過厚,低音凝聚稍欠等問題的手工耳機線,以替代原配線,而且特別改了4。4mm平衡插頭,方便日常使用,本文采用了這根耳機線進行試聽分享。對比原線,這根手工線在聲音的通透度和低音清晰度方面有所改善。當然,畢竟耳機線材起到的作用只是一部分,最關鍵還是單元和調音。

正文: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有幸在這些年裡,聽齊了T1的三個不同時期的版本,可以說,這三代產品各有特點。在分享聽感之前,先簡單分享一些我對T1這個型號的一些接觸經歷,大概十年前,我聽到了第一代的T1,不可更換線材的設計,600Ω的阻抗對前端是一個考驗。之前在一些燒友聚會上,和一些老玩家交談過,他們普遍喜歡第一代T1的聲音,但第一代的T1不能自行更換耳機線,折騰換線的朋友需在腔體上穿孔安裝母座,讓T1變成可換線版本,但這樣一來則失去了保修服務。完全煲機的第一代T1,聲音大氣均衡,少了一點稜角和線條凸顯的聲音處理方式,似乎聽感上是最為順滑自然,微動態的呈現,會比同樣是完全煲機的T1二代要稍微收斂。

第二代T1雖然在包裝上沒有字眼標識二代或者MKII等字眼,但增加了耳機線可拆卸的功能,對於產品更新而言,還是做了外在的更變。聲音方面,線條感更加深刻透徹,高音會比第一版銳利。據同時擁有第一代和第二代T1的朋友介紹,二代T1需要更長的煲機時間,對音源的搭配依舊非常講究,更好的高音延伸和更清晰的低音下潛,這是二代T1的一個聲音標誌。

而本文分享的第三代T1,是一隻徹底顛覆拜雅傳統音色風格的耳機,這樣的評價,是基於我把玩過手上這隻三代T1得出的結論,完全改變了我對拜雅T1系列的認知。到手初期,可以用“震驚”來形容我的心情。從低頻段一直到中低頻段,聲音厚,量感足,那種低音瀰漫填滿整個空間,且略帶點空蕩的感覺讓我有點不適應。這是我在新耳機開箱時試聽的感覺,但後來發現,煲機之後,這種感覺依然清晰地存在著,除了因為使用時間推移而聲音的柔韌性寬鬆度有所改善,但風格基本不會改變了。

好,簡單分享了三個不同版本代次T1給我留下的印象,下面入正題。

【產品概述】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搭載第三代的特斯拉單元,沿用了第二代的可更換耳機線設計,全新設計的腔體面蓋,和前兩代產品比較算是一個新的外觀,耳機面板是這隻T1三代最吸睛的部分,個人覺得,這塊面板,比第一代,第二代要漂亮。但耳機支臂對比前兩代則變得簡化,設計及工藝不如前兩代精細,這個支臂設計只能算和DT1990PRO那個同級。留意到頭梁兩側的拜雅LOGO有采用了新一代的“y”字LOGO。機身編號刻在右側頭梁處。佩戴舒適性和前兩代相當,拜雅的這幾代T1耳機,總體上都不算重,所以戴著也不會覺得脖子承重大,柔軟的皮質包裹頭梁,彈性好,壓力小,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有壓頭的不適。柔軟舒適包裹性強的天鵝絨耳罩,封閉性良好,冬天時使用還能起到一定保暖作用,只可惜T1三代是開放式耳機,即使耳罩隔音,但腔體還是開放式設計,戶外使用,容易受外界噪聲干擾。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T1三代採用了低阻設計,過去兩代T1都是600Ω, T1三代,則採用了32Ω的阻抗設計,相對而言,更用以被驅動,大尺寸的特斯拉動圈單元,能保證出色的頻寬和聲音密度。搭配的原線是7N單晶銅導線,確保訊號傳輸準確,有效抑制損失。收納包方面,繼續沿用二代的拉鍊式絨面質感硬收納包,對耳機起到充足保護的同時,也大大減低自身重量,確保便攜性。

【基本引數】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換能方式:動圈式

工作原理:開放式

頻率響應:5Hz~50kHz

耳機阻抗:32Ω

耳墊接觸方式:包耳式

標準聲壓:100dB/1mW

功率容量:300mW

總重量360克

接插頭:3。5mm插頭配6。35mm轉接頭

耳機線:3M雙邊可插拔耳機線,7N高純度OCC耳機線

【主觀聽音】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記得釋出會當天,拜雅官方曾強調,這次推出的第三代T1和T5兩款耳機均為低阻設計,可以完美應用在便攜音訊裝置當中。所以這個環節,我就選擇一臺便攜數播做音源,驅動T1三代。手上的T1三代已經完全煲機,使用時間在1500小時左右,為首批發售的T1三代,編號100214。

音源:R8

耳機:T1三代

音樂:蔡琴《金片子2》

趙鵬《月光森林》

在手上的旗艦便攜播放器裡面,這臺R8搭配T1三代算是較合適的一臺音源,畢竟它能讓T1三代過多的低音能得到適度削減,提升清晰度和層次感。聲音厚,量多,是T1三代最開始上手給我留下的印象。無論煲機500小時,1000小時,再到1500小時,這個特點似乎像撕不開的標籤似的,一直保留下來,當然,不排除有玩家喜歡這種聲音。這也是T1三代有別於很多拜雅耳機之處。這次的旗艦,是截然不同的調音風格,曲庫裡,選了兩首相對適合T1三代出演的音樂進行試聽。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蔡琴姐姐的《金片子2》是一張好唱片,我手上的是首版,價格已經被炒起來了,錄音相當不錯,有一種60年代老歌的年代感,帶點爵士風格的編曲,給人柔和,昏黃,溫暖的感覺,也很適合這隻耳機發揮,人聲部分其實結像不算很紮實,這一點和過去的拜雅高階耳機不同,至少在我聽過的拜雅耳機裡面,它的結像力不算強,密度對比以往的特斯拉單元旗艦有所下降,多少和這個量感充沛而混厚的低音有脫不開的關係,不過,如果你不喜歡密度高,不喜歡透徹,不喜歡凝聚結實的聲音,那它或許是值得考慮的一個選擇。低音非常充沛,人聲結像不算貼臉。於是我就一直好奇,是不是我這隻有在煲機過程中出了茬?或者是被煲過頭了?但後來仔細想想,不是,畢竟釋出會現場,我是聽過展示樣機的,2020年廣州耳機展上,我也特意聽了當時展會上展出的樣機,都是首批發行,都是這樣的聲音風格。直到這個月我回了一趟廣州,去了廣州天域聯達,聽了店裡的T1三代樣機,我找到了答案,這個答案嘛,你們繼續往下看就知道了。這首歌還好高音不是透徹明亮的那種,聽過《金片子2》的同學就明白我所說的,沒聽過?沒關係,你回想一下爵士樂,的錄音,哪首是高音特別銳利明亮?可以吸睛到當主角的?那現下明白了吧,再說,高音明亮,在這隻T1三代身上不易找到。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第二首試聽的音樂選來了趙鵬的人聲低音炮系列第二集《月光森林》裡面翻唱童安格的,歌固然是好歌,經典,而趙老師翻唱的這個版本,感情表達也很到位,顧名思義人聲低音炮嘛,自然是男低音,所以還是挺適合T1三代去演繹,除了上面說到的凝聚力一般,當然了,這“一般”是和我之前聽到過的採用拜雅特斯拉單元的耳機比較,T1三代低音依舊是有些空泛,量感確實能震撼到我了。高音不亮,放心,擔心高頻亮的同學,這裡再次強調,大可以放心。但高音偏薄,延伸一般,聲音不夠舒展等問題依舊。不過也罷,這首錄音不需要特別舒展。聲音不太渾濁就行,人聲部分受到充沛低音量感的影響,反而變得略顯壓抑,收斂,口型不大,也不貼臉。厚實充沛的低音支撐起了整首樂曲的主調。不算均衡,氛圍相對濃郁厚重,尤其對於習慣傳統拜雅風格的朋友,這隻T1三代的聲音取向基本可能不太適合你們了,但對喜歡低音厚重充沛的朋友,可能這又是一個選擇。

主觀聽音環節告一段落,坦白說,兩首音樂下來,我的印象是低音非常厚實,量感非常充沛,但低頻的結像並不太凝聚,反而結像有點虛,而且低音表現略空蕩。人聲部分,不算貼臉,尤其女聲的部分,受到濃厚的低音渲染影響,人聲顯得收斂,略壓抑,口型清晰度一般。高音部分,這兩首音樂不算突出,聽感上留給我的印象是略薄,延伸稍遜,T1三代的聲場不大,空間感被壓縮。總體上說,這是一隻低音濃郁厚重,有渲染的耳機,和以往我聽過的拜雅耳機截然不同的風格。這個環節R8盡力了,不怪它,畢竟T1三代的個性太頑強了。

【器材搭配】

這個環節是繼續搭配手上的音源進行試聽,分享自己的聽感。

音源:SP2000T(Astell&Kern)

DPS-L2(Jaben Oriolus)

XD05-BAL(乂度科技)

SERENADE(高登音響)

OPA-Q3。1(原創科技)

耳機:T1三代(拜雅)

音樂: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張學友《真情流露》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喬治。本森/羅貝塔。弗萊克《喬治。本森精選》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梁詠琪《洗臉》

這個環節選了不同型別的音源進行搭配試聽,分享這些搭配組合的聽感,但T1三代的聲音風格太有個性了,所以無論如何搭配,它聲音上的鮮明屬性基本沒有被削弱或者稀釋。

這次就不一首一首歌寫了,下面的聽感主要是在選定曲目經過幾輪試聽之後,總結歸納的個人主觀感受罷了。

OPA-Q3。1+ T1三代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首先搭配的是原創科技的去年下半年的壓軸新品OPA-Q3。1解碼耳放,一臺據說為T1三代去特調的解碼耳放,但當時借回來我還沒先上T1三代,而是搭配了手邊的其它耳機,感覺這臺解碼耳放控制力和聲音精細度都挺不錯的,雖然DAC晶片只有單片ESS9038Q2M,但應用在臺式裝置上和一般便攜裝置簡直是兩回事。供電更足,讓晶片的效能發揮更極致。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這套組合聲音算是這些組合裡面相對耐聽的一對組合,控制力良好,驅動T1三代完全不是問題,關鍵是能適度改善它的低音量多渾濁等問題,雖然低音依舊屬於偏厚的型別,但至少聽感上的一些弊端有了一點改善。彈性和下潛也能感受到了。這套組合男女聲的播放都可以,由於T1三代還是偏厚聲的耳機,男聲還是佔優。聲場不大,人聲結像不算貼臉,縱深感能感受到了,只是低音量感依舊偏多,所以多少也影響細節重現。不怪音源,音源盡力了,往三頻均衡的目標去並進前行,儘管有限,但這點改變還是能感受到了。

SERENADE+ T1三代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第二套試聽的組合,音源選擇了高登音響的新解碼耳放一體機SERENADE“小夜曲”作為音源,由QSL QA661做轉盤,光纖輸出數字訊號。搭載ROHM新旗艦DAC晶片BD34301的小夜曲,是一臺售價在7000+RMB的解碼耳放一體機,雖然售價已過7k,但在高登音響的產品裡面,它僅屬於入門級的型號。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這是聲音沉穩,厚度和量感充沛的一套組合。臺式裝置驅動T1三代,是比較容易翻車的,至少我這隻耳機就這樣,試了好幾套臺式裝置都未如理想,高登的這臺入門解碼耳放一體機,其時音色是我蠻喜歡的型別,傳統甲類耳放的聲音調子,溫暖,厚實,模擬味足,可惜搭上T1三代,T1三代自帶的低音空蕩但聲音略厚,低音量多等問題似乎改變不大,唯一還能說一下的就是,聲音聽起來尚算紮實,有力。高音雖然薄,但基本已經不尖了,毛刺感也有了一點點削減。聲場……還是那樣,被瀰漫的低音影響了空間寬度和縱深。還是不能全怪音源,換個耳機,高登這臺解碼耳放還是很不錯,有一股溫暖柔順的老機器味道。

XD05-BAL+ T1三代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兩套臺式裝置之後,緊接著第三套試聽的裝置,選了一臺乂度科技出品的便攜解碼耳放,當然了也帶藍芽功能,現在便攜裝置不帶個藍芽功能,都不敢出來混。乂度科技這臺XD05-BAL算是他們便攜裝置裡面,目前定位最高的型號,售價在2700+RMB範圍,機器是可更換運放晶片設計,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運放進行自行調音。

這是中頻結實,厚度足,低音濃厚飽滿的一套組合,聲場依舊略顯收斂,有包圍感。還是低音唱主調的風格,針對搭配T1三代,對比我手上的一些同價位便攜器材,這套算是不過不失吧,但也談不上好聽。XD05-BAL是推力非常出眾的一臺便攜解碼耳放,開始我擔心過推,畢竟T1三代能承受的功率不高,還好,實際試聽下,不算過推。不過也未算找準T1三代的脾氣,所以一些固有的問題,比如低音略空蕩,低音厚,量感多,高音偏薄等,依舊存在,但忍一忍,聽聽流行曲也就過去了,清晰度還算湊合,當然,這個“湊合”也是根據搭配手邊同類音源器材而論。畢竟這只是一臺2700RMB左右的音源,這裡用到的裝置音源裡面最便宜的一臺,但還是基本把T1三代推動了,也算交足功課。

解碼耳放聽完了,接下來兩套搭配,是便攜播放器。這裡分別選了一臺國產數播,一臺進口數播進行搭配。依舊使用4。4mm平衡輸出端做音源輸出,看看效果如何。

SP2000T+ T1三代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第四套組合,選了Astell&Kern的新旗艦SP2000T作為音源直推T1三代,時間關係,這裡只選擇自己最常用的耳放輸出模式:Tube模式。這是聲音溫暖,氛圍感良好的一套組合。雖然還是充斥著厚厚的低音,但對比手上一些便攜播放器,這臺SP2000T還算能侍候一下這隻T1三代,選了自己最常用的Tube模式,這個模式音色相對溫暖,細膩,低音實在,雖然沒有Hybrid模式那麼鮮明華麗,寬鬆感比Op模式那麼硬朗,但空間立體感和聲音的寬鬆感是三個模式裡面表現最好的。

三首音樂的氛圍感都表現不錯,溫暖,厚實,低音依舊很足,聽感刺激性不高,像蒙了一層薄紗,透明度不高,也罷,不喜歡聲音透亮的,這隻耳機也許適合你,當然了,僅限首批。為何僅限首批,請大家繼續往下看。低音繼續是這隻耳機搭在所有音源上,能盡情放縱地演出的最大亮點,但這個低音其實還是前面說到的,量足,有厚度,瀰漫整個空間的低音。不同的音源下,唯一不改變的大概也就這個亮點了。如果聽下來你對SP2000T低音量感和厚度方面有了改觀,請記得,功勞的一大半是來自T1三代的。聲場不寬,但你也可以儒雅一點去評價:這是有包圍感的客觀表現。好了不逗,我覺得無論搭配什麼音源,它的聲場輸出都不會太寬的,其實前面兩代旗艦,聲場還是不錯的,規整,橫縱高三個維度很均衡。這次三代也延續了前輩的均衡,只是向內收縮了一圈而已。

DPS-L2+ T1三代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最後一臺搭配的音源,選來了外形復古的國產數播DPS-L2,這是一臺搭載了ES9038PRODAC晶片的便攜數播,推力很足,聲音線條感,層次感突出,和以往老人家的播放器不同,DPS-L2有著出色的聲音通透度和鮮明的層次感。搭配T1三代效果還可以。這是聲音溫暖,低音沉穩的組合。雖然低音的量和厚度依舊是亮眼點,但DPS-L2鮮明的層次,透明而深刻的線條感,反而適度淡化了T1三代低音過多,量足肥厚的問題。

三首歌聽完,這套組合的聲音相對均衡,何謂相對?當然是指和以上的幾組搭配比較而言。低音依舊突出,雖然量感依舊豐足,但力度,下潛,清晰度等,比前面兩套便攜音源有所提升。人聲不算貼面,略略被濃厚的低音遮蔽著,聽感上依舊會有點壓抑,但已經是幾套裝置裡最輕微的了。高音很明顯比我手頭搭過的幾套音源要更明亮透徹,看來有點效果了,人聲的透明度也有提升,整個聲音的通透感增強了,而且沒那麼悶和侷促。男聲稍微優於女聲,但在這套組合裡,這種差距已經變小了。溫暖濃厚的音樂氛圍,播放流行類還是可以的,雖然這裡分享的三首音樂沒有爵士樂。我私下拿蔡姐姐的金片子試了一下,低音稍微多點,但其它方面還勉強湊合。大動態和大編制之類就算了,不適合。聲場不大,有包圍感,聽聽流行還可以。

好了,五套組合的聽感簡單分享完畢。很難得出現了搭配沒有套組合,都有永恆不變的特點:量感充沛到有點“感人”且帶些空蕩的低音,不咋滴高頻延伸以及略顯壓抑的聲場空間。如果喜歡動次打次的,而且可以用“熱愛”來形容你喜歡動次打次程度的朋友,這款首批發行的T1三代你可以放心下手,否則,需要均衡,細緻,透明的傳統拜雅風格的,請出門右轉選擇T5三代。

好了,吐槽完了,入直路,接下來要透露的資訊非常重要,如果還是在意這個“1”的數字,且有意這款耳機的朋友,以下部分,請認真閱讀。

上個月回廣州的時候,機緣下在天域聯達(廣州體驗店)聽到了T1三代的樣機,看了一下編號,比我的編號晚很多,從聲音上分析,肯定不是我手上的編號0214一個批次。聲音居然和我手上使用+煲機約1500小時的耳機有一耳朵的明顯區別。問了店裡的銷售,這隻耳機是新開的,使用還不到100小時。牛逼啊,比我的用了1500小時的首批T1三代聲音更均衡,更通透。而且低音那種肥厚空蕩的感覺也有了明顯改進。我是得說佩服拜雅呢還是慶幸我是首批使用者的幸運兒呢?無所謂了,估計像我手上的這隻,市場上應該也就一小部分。後面大部分的T1三代,應該是像天域聯達(廣州體驗店)樣機的這種聲音。所以現在買到的,應該都比我這隻聲音更好。我的1500小時使用時間的T1三代,除了聲音的寬鬆感,其它方面完敗給那隻用了沒到100小時,的店裡樣機。大概是首批上市之後,拜雅調整了製作工藝。所以聲音方面往三頻均衡,增強通透度的方向去改善了。我的這隻,代表不了現在市場上在售的T1三代了。僅代表首批T1三代吧。所以,如果還是希望入手T1三代,尤其是那些已經有T1一代,二代的朋友,很想繼續“集郵”的,購買前,如條件允許,請先到附近耳機店試聽,編號在0300之前的,大概和我這隻聲音是一個調性的,自己心裡掂量掂量吧。

寫在最後……

感受另類拜雅風格,劍走偏鋒的第三代特斯拉旗艦~T1三代聽感隨筆

本位分享的耳機編號為:100214,聽感內容的部分,僅代表這隻耳機的實際聽音感受。作為一名17年的拜雅粉,這是我聽過,寫過,最有挑戰性的一隻耳機,調整腦放到最高的檔位也無法讓自己靜下心去細品,每次都被強烈的低音震懾到了。所以1500小時絕大部分時間是在煲機和煲音源。手頭這隻耳機,和我理解的拜雅風格相差頗為明顯,大概就是我花了很長很長時間也沒讀懂它的根本原因了,目前留在身邊,只是為了作一個紀念吧。

當然,這種低音濃厚充沛的風格,說不定也會有個別燒友喜歡,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你讓我去定性我手上的這隻T1三代耳機適合哪些音樂,我想來想去,大概就只有那種需要濃厚低音去烘托樂曲氛圍的作品會比較適合,前提是,你能接受這個低音的量。關於我手上這隻T1三代的分享,到這裡就告一段落。最後不厭其煩地再次強調,感興趣或有意購買的朋友,條件允許,可以先到店試試聽一下,相信大部分樣機都是新版的了。如試聽後不喜,就不要介意型號裡的“1”了,直接選擇T5三代,不會翻車的。

該寫的,該說的已經全部分享完畢,感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