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關注】全球首個3nm晶片將量產,三星造?

三星上週四表示,它有望在本季度(即未來幾周內)使用其 3GAE (早期 3 奈米級柵極全能)製造工藝開始大批次生產。該公告不僅標誌著業界首個3nm級製造技術,也是第一個使用環柵場效應電晶體(GAAFET)的節點。

三星在財報說明中寫道:“透過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生產 GAA 3 奈米工藝來增強技術領先地位 。”(Exceed market growth by sustaining leadership in GAA process technology,adopt pricing strategies to ensure future investments, and raise the yield and portion of our advanced processe)

三星代工的 3GAE 工藝技術 是該公司首個使用 GAA 電晶體的工藝,三星官方將其稱為多橋溝道場效應電晶體 (MBCFET)。

【關注】全球首個3nm晶片將量產,三星造?

三星大約在三年前正式推出了其 3GAE 和 3GAP 節點。三星表示,該工藝將實現 30% 的效能提升、50% 的功耗降低以及高達 80% 的電晶體密度(包括邏輯和 SRAM 電晶體的混合)。不過,三星的效能和功耗的實際組合將如何發揮作用還有待觀察。

【關注】全球首個3nm晶片將量產,三星造?

理論上,與目前使用的 FinFET 相比,GAAFET 具有許多優勢。在 GAA 電晶體中,溝道是水平的並且被柵極包圍。GAA 溝道是使用外延和選擇性材料去除形成的,這允許設計人員透過調整電晶體通道的寬度來精確調整它們。透過更寬的溝道獲得高效能,透過更窄的溝道獲得低功耗。這種精度大大降低了電晶體洩漏電流(即降低功耗)以及電晶體效能可變性(假設一切正常),這意味著更快的產品交付時間、上市時間和更高的產量。此外,根據應用材料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GAAFET 有望將cell面積減少 20% 至 30% 。

【關注】全球首個3nm晶片將量產,三星造?

說到應用,它最近推出的用於形成柵極氧化物疊層的高真空系統 IMS(整合材料解決方案)系統旨在解決 GAA 晶體管制造的主要挑戰,即溝道之間的空間非常薄以及沉積多晶矽的必要性。在很短的時間內在溝道周圍形成層柵氧化層和金屬柵疊層。應用材料公司的新型 AMS 工具可以使用原子層沉積 (ALD)、熱步驟和等離子體處理步驟沉積僅 1。5 埃厚的柵極氧化物。高度整合的機器還執行所有必要的計量步驟。

三星的 3GAE 是一種“早期”的 3nm 級製造技術,3GAE 將主要由三星 LSI(三星的晶片開發部門)以及可能一兩個 SF 的其他 alpha 客戶使用。請記住,三星的 LSI 和 SF 的其他早期客戶傾向於大批次製造晶片,預計 3GAE 技術將得到相當廣泛的應用,前提是這些產品的產量和效能符合預期。

過渡到全新的電晶體結構通常是一種風險,因為它涉及全新的製造工藝以及全新的工具。其他挑戰是所有新節點引入並由新的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軟體解決的新佈局方法、佈局規劃規則和佈線規則。最後,晶片設計人員需要開發全新的 IP,價格昂貴。

外媒:三星3nm良率僅有20%

據外媒Phonearena報道,三星代工廠是僅次於巨頭臺積電的全球第二大獨立代工廠。換句話說,除了製造自己設計的 Exynos 晶片外,三星還根據高通等代工廠客戶的第三方公司提交的設計來製造晶片。

Snapdragon 865 應用處理器 (AP) 由臺積電使用其 7nm 工藝節點構建。到了5nm Snapdragon 888 晶片組,高通回到了三星,並繼續依靠韓國代工廠生產 4nm Snapdragon 8 Gen 1。這是目前為三星、小米、摩托羅拉製造的高階 Android 手機提供動力的 AP。

三星代工繼續在良率上苦苦掙扎

但在 2 月份,有報道稱三星 Foundry 在其 4nm 工藝節點上的良率僅為 35%。這意味著只有 35% 的從晶圓上切割下來的晶片裸片可以透過質量控制。相比之下,臺積電在生產 4nm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時實現了 70% 的良率。換句話說,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臺積電在同一時期製造的晶片數量是三星代工的兩倍。

這就導致臺積電最終收到高通的訂單,以構建其剩餘的 Snapdragon 8 Gen1 晶片組以及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SoC。我們還假設臺積電將獲得製造 3nm Snapdragon 8 Gen 2 的許可,即使高通需要向臺積電支付溢價以讓該晶片組的獨家制造商在短時間內製造足夠的晶片。

儘管三星最近表示其產量一直在提高,但《商業郵報》的一份報告稱,三星 3nm 工藝節點的產量仍遠低於公司的目標。雖然三星代工廠的全環柵極 (GAA) 電晶體架構首次推出其 3 奈米節點,使其在臺積電(臺積電將推出其 2 奈米節點的 GAA 架構)上處於領先地位,但三星代工廠在其早期 3 奈米生產中的良率一直處於10% 至 20%的範圍 。

這不僅是三星需要改進的極低良率,而且比 Sammy 在 4nm Snapdragon 8 Gen 1 中所經歷的上述 35% 良率還要糟糕。

Wccftech 表示,據訊息人士稱,三星將從明年開始向客戶發貨的 3nm GAA 晶片組的第一個“效能版本”實際上可能是新的內部 Exynos 晶片。據報道,三星一直在為其智慧手機開發新的 Exynos 晶片系列,但現階段尚不清楚它們是否會使用 3nm GAA 工藝節點製造。

臺積電和三星在製程領導力方面很快就會有新的挑戰者

臺積電和三星很快就會有新的挑戰者,因為英特爾曾表示,其目標是在 2024 年底之前接管行業的製程領導地位。它還率先獲得了更先進的極紫外 (EUV) 光刻機。

第二代 EUV 機器被稱為High NA 或高數值孔徑。當前的 EUV 機器的 NA 為 0。33,但新機器的 NA 為 0。55。NA 越高,蝕刻在晶圓上的電路圖案的解析度就越高。這將幫助晶片設計人員和代工廠製造出新的晶片組,其中包含的電晶體數量甚至超過了當前積體電路上使用的數十億個電晶體。

它還將阻止代工廠再次透過 EUV 機器執行晶圓以向晶片新增額外的功能。ASML 表示,第二代 EUV 機器產生的更高解析度圖案將提供更高的解析度將使晶片特徵小 1。7 倍,晶片密度增加 2。9 倍。

透過首先獲得這臺機器,英特爾將能夠朝著從臺積電和三星手中奪回製程領導地位的目標邁出一大步。

臺積電3nm投產時間曝光

據臺媒聯合報報道,在晶圓代工三強爭霸中,臺積電和三星在3奈米爭戰,始終吸引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目光。據調查,一度因開發時程延誤,導致蘋果新一代處理器今年仍採用5奈米加強版N4P的臺積電3奈米,近期獲得重大突破。臺積電決定今年率先以第二版3納米制程N3B,今年8月於今年南北兩地,即新竹12廠研發中心第八期工廠及南科18廠P5廠同步投片,正式以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對決三星的環繞閘極(GAA)製程。

據臺積電介紹,公司的3奈米(N3)製程技術將是5奈米(N5)製程技術之後的另一個全世代製程,在N3製程技術推出時將會是業界最先進的製程技術,具備最佳的PPA及電晶體技術。相較於N5製程技術,N3製程技術的邏輯密度將增加約70%,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10-15%,或者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N3製程技術的開發進度符合預期且進展良好,未來將提供完整的平臺來支援行動通訊及高效能運算應用,預期2021年將接獲多個客戶產品投片。此外,預計於2022下半年開始量產。

而如上所述,晶圓18廠將是臺積電3nm的主要生產工廠。資料系那是,臺積電南科的Fab 18是現下的擴產重心,旗下有P1~P4共4座5奈米及4奈廠,以及P5~P8共4座3奈米廠,而P1~P3的Fab 18A均處於量產狀態,至於P4~P6的Fab 18B廠生產線則已建置完成,而Fab 18B廠,即3納米制程產線,早在去年年年底就已開始進行測試晶片的下線投片。

代工廠的“3nm之戰”

在晶片設計企業還在為產能“明爭暗鬥”的時候,晶圓製造領域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對晶圓製造廠來說,眼下更重要的是3nm的突破。誰率先量產了3nm,誰就將佔領未來晶圓製造產業的制高點,甚至還會影響AMD、英偉達等晶片巨頭的產品路線圖。

毫無疑問,在3nm這個節點,目前能一決雌雄的只有臺積電和三星,但英特爾顯然也在往先進製程方面發力。不過從近日的訊息來看,臺積電和三星兩家企業在量產3nm這件事上進行的都頗為坎坷。Gartner 分析師 Samuel Wang表示,3nm 的斜坡將比之前的節點花費更長的時間。

臺積電

近日,一份引用半導體行業訊息來源的報告表明,據報道,臺積電在其 3nm 工藝良率方面存在困難。訊息來源報告的關鍵傳言是臺積電發現其 3nm FinFET 工藝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良率。但到目前為止,臺積電尚未公開承認任何 N3 延遲,相反其聲稱“正在取得良好進展”。

眾所周知,臺積電3nm在電晶體方面採用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FET)結構,FinFET運用立體的結構,增加了電路閘極的接觸面積,進而讓電路更加穩定,同時也達成了半導體制程持續微縮的目標。其實,FinFET電晶體走在3nm多多少少已是極限了,再向下將會遇到製程微縮而產生的電流控制漏電等物理極限問題,而臺積電之所以仍選擇其很大部分原因是不用變動太多的生產工具,也能有較具優勢的成本結構。特別對於客戶來說,既不用有太多設計變化還能降低生產成本,可以說是雙贏局面。

從此前公開資料顯示,與5nm晶片相比,臺積電3nm晶片的邏輯密度將提高75%,效率提高15%,功耗降低30%。據悉,臺積電 3nm 製程已於2021年3 月開始風險性試產並小量交貨,預計將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商業化生產。

【關注】全球首個3nm晶片將量產,三星造?

從工廠方面來看,中國臺灣南科18廠四至六期是臺積電3nm量產基地。客戶方面,從上文可以看出,英特爾、蘋果、高通等都選擇了臺積電。大摩分析師Charlie Chan日前發表報告稱,臺積電在2023年的3nm晶片代工市場上幾乎是壟斷性的,市場份額接近100%。

【關注】全球首個3nm晶片將量產,三星造?

三星

不同於臺積電在良率方面的問題,三星在3nm的困難是3 奈米GAA 製程建立專利IP 數量方面落後。據南韓媒體報道,三星缺乏3 奈米GAA 製程相關專利,令三星感到不安。

三星在電晶體方面採用的是柵極環繞型 (Gate-all-around,GAA) 電晶體架構。相比臺積電的FinFET電晶體,基於GAA的3nm技術成本肯定較高,但從效能表現上來看,基於GAA架構的電晶體可以提供比FinFET更好的靜電特性,滿足一定的珊極寬度要求,可以表現為同樣工藝下,使用GAA架構可以將晶片尺寸做的更小。

【關注】全球首個3nm晶片將量產,三星造?

平面電晶體、FinFET與GAA FET

與5nm製造工藝相比,三星的3nm GAA技術的邏輯面積效率提高了35%以上,功耗降低了50%,效能提高了約30%。三星在去年6月正式宣佈3nm工藝製程技術已經成功流片。此外,三星還曾宣佈將在 2022 年推出 3nm GAA 的早期版本,而其“效能版本”將在 2023 年出貨。

目前,在工廠方面,此前有訊息稱三星可能會在美國投資170億美元建設3nm晶片生產線。在客戶方面,三星未有具體透露,但曾有訊息稱高通、AMD 等臺積電重量級客戶都有意匯入三星 3nm 製程,但介於上述提到的韓媒報道高通已將其3nm AP處理器的代工訂單交給臺積電,三星3nm客戶仍成謎。

英特爾

在Pat Gelsinger於去年擔任英特爾CEO之後,這家曾經在代工領域試水的IDM巨頭又重新回到了這個市場。同時,他們還提出了很雄壯的野心。

在本月18日投資人會議上,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再次強調,英特爾2nm製程將在2024年上半年可量產,這個量產時間早於臺積電,意味2年後晶圓代工業務與臺積電競爭態勢會更白熱化。

雖然在3nm工藝方面,英特爾沒有過多的透露,但是Digitimes去年的研究報告分析了臺積電、三星、Intel及IBM四家廠商在相同命名的半導體制程工藝節點上的電晶體密度問題,並對比了各家在10nm、7nm、5nm、3nm及2nm的電晶體密度情況。

報告顯示,到了3nm節點,臺積電的電晶體密度大約是2。9億個/mm ,三星只有1。7億個/mm ,英特爾將達到5。2億個/mm 。英特爾的電晶體密度比臺積電高出了超過79%,達到了三星2倍以上。因此就摩爾定律關注的電晶體密度指標來看,在同一製程工藝節點上,英特爾相比臺積電、三星更新一代的製程工藝具有一定的優勢。

在工廠方面,英特爾曾強調將斥資800億歐元在歐洲設廠,英特爾德國負責人Christin Eisenschmid受訪時透露,將在歐洲生產2nm或推進更小的晶片。英特爾將2nm作為擴大歐洲生產能力的重要關鍵,以避免未來在先進技術競爭中落後。

總的來說,在3nm節點,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可能只有交給時間來判定,但從目前情勢來看,臺積電或略勝一籌。

3nm後的解法

3nm已經到了摩爾定律的物理極限,往後又該如何發展?這已經成為全球科研人員亟待尋求的解法。目前,研究人員大多試圖在電晶體技術、材料方面尋求破解之法。

GAA電晶體

上述三星在3nm製程中使用的GAA電晶體就是3nm後很好的選擇,GAA設計通道的四個面周圍有柵極,可減少漏電壓並改善對通道的控制,這是縮小工藝節點時的關鍵。據報道,臺積電在2nm工藝上也將採用GAA電晶體。

奈米線

奈米線是直徑在奈米量級的奈米結構。奈米線技術的基本吸引力之一是它們表現出強大的電學特性,包括由於其有效的一維結構而產生的高電子遷移率。

最近,來自 HZDR 的研究人員宣佈,他們已經透過實驗證明了長期以來關於張力下奈米線的理論預測。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製造了由 GaAs 核心和砷化銦鋁殼組成的奈米線。最後,結果表明,研究人員確實可以透過對奈米線施加拉伸應變來提高奈米線的電子遷移率。測量到未應變奈米線和塊狀 GaAs 的相對遷移率增加約為 30%。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可以在具有更大晶格失配的材料中實現更顯著的增加。

堆疊叉片式電晶體技術

最近,英特爾一項關於“堆疊叉片式電晶體(stacked forksheet transistors)”的技術專利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英特爾表示,新的電晶體設計最終可以實現3D和垂直堆疊的CMOS架構,與目前最先進的三柵極電晶體相比,該架構允許增加電晶體的數量。在專利裡,英特爾描述了納米帶電晶體和鍺薄膜的使用,後者將充當電介質隔離牆,在每個垂直堆疊的電晶體層中重複,最終取決於有多少個電晶體被相互堆疊在一起。

【關注】全球首個3nm晶片將量產,三星造?

據瞭解,英特爾並不是第一家引用這種製造方法的公司,比利時研究小組Imec在2019年就曾提出這個方法,根據 Imec 的第一個標準單元模擬結果,當應用於 2nm 技術節點時,與傳統的奈米片方法相比,該技術可以顯著提高電晶體密度。

垂直傳輸場效應電晶體

垂直傳輸場效應電晶體(VTFET)由IBM和三星共同公佈,旨在取代當前用於當今一些最先進晶片的FinFET技術。新技術將垂直堆疊電晶體,允許電流在電晶體堆疊中上下流動,而不是目前大多數晶片上使用的將電晶體平放在矽表面上,然後電流從一側流向另一側。

據 IBM 和三星稱,這種設計有兩個優點。首先,它將允許繞過許多效能限制,將摩爾定律擴充套件到 1 奈米閾值之外。同時還可以影響它們之間的接觸點,以提高電流並節約能源。他們表示,該設計可能會使效能翻倍,或者減少85%的能源消耗。

其實,對於3nm以後先進製程如何演進,晶體管制造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晶片設計也至關重要,需要片上互連、組裝和封裝等對器件和系統性能的影響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