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體驗”歷久彌堅,或許華為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

當你看到這期的主角是華為 P50 Pro,不用擔心,你並不是穿越了。

P50 系列算是華為在受到制裁之後推出的首個系列旗艦,超大杯機型的缺席,5G 網路支援的缺失,單從紙面配置上透露出來的有心無力,就已經可以隱隱約約感受到這一代手機問世的不易。

如果只看「引數詳情」的話,P50 Pro 並不是第一眼美人。即使放在去年,它也不是一款足夠令人驚豔的產品,它沒有超百瓦快充,沒有 2K 高分屏,連在原本最制霸的影像環節都把超大底主攝給丟了,甚至連 5G 都不支援。

但最近在使用華為 P50 Pro 的這段日子裡,它帶給我的使用感受並沒有過時跟落伍的意味,致命的 4G 問題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是舒適的機身尺寸,出眾的流暢度表現,優秀且穩定的相機成像,讓我感到舒服跟稱手,甚至都快忘了這其實是一款於去年上市的產品。

歷久彌堅,或許華為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括弧:或許是麒麟 9000 版本的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

比它輕的,相機沒它強,比它強的沒它輕

過了接近一年時間來習慣,P50 Pro 後蓋的這個雙星環設計,雖然還是談不上有多好看,但起碼做到了足夠協調跟一眼辨認的獨特感。即使是這一年來被隔壁榮耀友情搬運借鑑了多次,但在最終的呈現效果上,P50 系列這個相機模組整體的和諧性和規矩感,仍然在強調著「我才是這個設計的大爺」。

尤其是今年看到那麼多旗艦機為了凸顯拍照而做的橫跨機身的超大型超大模組,再看到華為 P50 Pro 這一規矩又相對協調的設計,誒,竟還莫名地生出了幾分小巧跟精緻感來。

但不得不吐槽的是,這個可可茶金配色的機身實在是非常容易沾染指紋跟汗漬,而且非常顯眼,圖片上看起來是很光鮮亮麗,但是光鮮的背後是小心翼翼的擺放和數不勝數的擦拭。如果裸機使用的話,它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指紋收集器。

現在回想起來,拍 P50 Pro 產品圖的那一個下午,是我為數不多的裸奔接觸這臺手機的時候,也算是特別的 P50 Pro 可可茶金夏日限定了。平常還是乖乖地帶殼吧,沒有什麼問題是一個手機殼解決不了的,如果有的話,那就再換一個手機殼。好在即使套上殼,P50 Pro 在一眾旗艦機中也還是苗條的那一個。

前文說過我覺得華為 P50 Pro 用起來舒服,一大原因在於它是一擁有著相對輕薄手感的旗艦手機。最近的這段時間,在經受了小半斤的三星 S22U 還有超半斤的 vivo X Fold,這兩款重磅機型對手腕的磨礪之後,對於旗艦機就該厚重這一繫結關係,我的內心早就已經抱持著七分習以為常,還有三分的逆來順受。

再拿起 P50 Pro 的時候,簡直好感度飆升,這才是一款手機該有的模樣啊。合理的機身尺寸,控制恰當的厚度重量,相對輕薄的舒適手感,相比起此前的兩款手機,P50 Pro 著實更有種令人願意長久使用下去的慾望。

值得單拎出來誇一句的是,華為 P50 Pro 是在這個尺寸重量下,塞進了一個 1/2 英寸大底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如果把市面上 200g 以下的機型劃一個集合,再把擁有高素質的高倍長焦畫質的機型劃個集合,那麼這倆交集的唯一答案可能就只有華為 P50 Pro 一款。

但咱們醜話先說在前頭,P50 Pro 這個長焦的拍攝體驗蠻一般的,在光線不好的場景下,取景器畫面的流暢度下降得比較嚴重,其次是成像的響應速度偏慢,從按下快門到成片總是要卡上一拍的感覺,不夠乾脆利落。如果是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相機自動模式 3。5X 是直接呼叫主攝裁切,則不會有長焦鏡頭慢一拍的問題。

但是,這裡需要一個大寫並加粗的但是,雖然長焦的反應慢,但是架不住它成畫素質高啊,那我當然是選擇原諒它啦。

這顆 3。5X 的 6400 萬畫素大底潛望式長焦,在純拼硬體的 3。5X 焦段上,P50 Pro 長焦的畫質表現可以說是非常出色的,畫面清晰銳利,細節的保留足夠豐富,畫面的純淨度和整體的色彩觀感也是一流的水平,可以說,這個焦段的畫質表現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

3。5X 樣張

“體驗”歷久彌堅,或許華為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

“體驗”歷久彌堅,或許華為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

“體驗”歷久彌堅,或許華為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

更窵的是,即使是放大到更高的倍率,得益於高畫素的大底感測器和足夠成熟的計算攝影,照片的清晰度表現同樣非常好,而且沒有什麼演算法處理銳化過度的痕跡,畫面的整體觀感還是保持得比較自然。

5X 樣張

“體驗”歷久彌堅,或許華為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

“體驗”歷久彌堅,或許華為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

即使是放大到 10X 的效果,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也能夠維持著相當不錯的畫面清晰度,照片的可用性非常高。即便是放到今年,能在這個焦段有這種畫質表現的機型目前應該就只有三星 S22 Ultra,別忘了這是因為它配備了一顆獨立的 10X 潛望式長焦,還有那 230g 的機身重量。

10X 樣張

“體驗”歷久彌堅,或許華為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

或許在華為 P50 Pro 身上,提供了一種手機影像的新思路。

大底感測器和高倍率的潛望式長焦模組,受限於手機物理厚度的上限,本質上就是魚和熊掌的不可兼得。

而 P50 Pro 這一 3。5X 的大底潛望式長焦,既保證了整個潛望式相機模組的體積,不會給手機帶來太多的厚度跟重量負擔,同時大底高畫素+計算攝影的玩法又可以獲得在 10X 變焦下都足夠清晰的畫質表現,而且 3。5X 95mm 的焦段跟主攝又不會相隔太遠,不容易出現主攝到長焦之間的焦段,全由主攝畫面裁切而導致的畫質斷層的問題。

當然手機廠商可以選擇直接上四顆攝像頭來做到所謂的全焦段覆蓋,但這樣就很考驗廠商對不同焦段相機的搭配了。在有限的機身空間內,如何權衡好足夠實用的焦段和足夠好的畫質組合搭配,來實現最終手機拍照的更優解,是非常考驗廠商功力的。

比如 ZEAKE 知客之前分享過的三星 S22 Ultra,四攝相機的配置很豪華這是實打實的,但是從 3X 長焦到 10X 潛望式之間的畫面就只能由 1200 萬畫素的小底 3X 鏡頭一路裁切,在這一中間焦段長焦畫質的下降是非常明顯的。而華為 P50 Pro 就不會有畫質斷層這一問題,因為它壓根就沒有超長焦,硬是憑大底高畫素+計算攝影殺出了一條血路,並且效果非常不錯。

焦距和大底感測器和取捨問題,不僅體現在長焦鏡頭,其實在主攝上要更加明顯。

現在旗艦機主攝的感測器越來越大,而受限於機身厚度,鏡頭模組的物理焦距就只能越來越短,導致主攝畫面越來越廣,所謂的廣角主攝其實已經慢慢地向超廣角靠攏。最近體驗過的三星 S22U 和 vivo X Fold,兩者等效焦距均為 23mm 的主攝,在部分場景下拍出來的照片都已經有了類似於超廣角的空間感和縱深感,甚至有些圖片邊緣還可能會有類似超廣角的拉伸效果,個人很不喜歡。

而華為 P50 Pro,可以算是旗艦機中的一股清流。第一次開啟 P50 Pro 的相機,就發覺到了它相機取景畫面的不同,比之前用過的幾款旗艦機的畫面要窄一些,這裡的窄絕對是一種褒義。一檢視照片詳情,果然主攝相機的等效焦距為 27mm,簡直大喜,多麼熟悉又令人懷念的焦距。這個焦距拿來拍照真的比其他一水 23mm 的廣角主攝舒服了很多。

仔細研究了一下,P50 Pro 主攝的等效 27mm 其實是用硬體上的 23mm 裁切過來的。如果在相機介面滑動變焦條到到 0。9X 跟 0。8X,可以發現取景器畫面能順滑地從 1X 過渡至 0。9X 和 0。8X,此時的等效焦距為 25mm 和 23mm。當變焦滑塊滑到中間一些臨界點的時候,還能卡到 24mm 和 26mm。

因此在 0。8X 焦段下,其實整個 1/1。56 英寸的感測器面積才能被充分利用起來。在 0。8X 和 0。7X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候,才能看到取景畫面在主攝跟超廣角鏡頭之間切換。

或許 P50 Pro 的長焦實在是太過耀眼了,掩蓋住了不少主攝的光芒,但 P50 Pro 的主攝水平絕對也是一流的水平。它對於物體的色彩和明暗層次的還原上有著不錯的把控,不會過分地增加照片的飽和度和銳化,也不會死命地壓制夜景高光區域,照片的觀感都比較真實和自然,而且暗光場景擁有著出色的畫面純淨度。

“體驗”歷久彌堅,或許華為 P50 Pro 做到了這一點

麒麟 9000,聽我說,謝謝你…

P50 Pro 用起來很舒服的另外一大原因,是它整體的系統流暢度和穩定性非常出色。系統反應速度迅速,各種操作流暢跟手,鴻蒙的系統動畫也足夠順滑,這段時間的使用中也沒有碰到什麼影響體驗的 bug。

鴻蒙系統的各項功能一應俱全,各種設定選單的編排和功能邏輯也足夠合理。雖然我之前長期使用過的鴻蒙裝置只有華為 MatePad 11,這次拿 P50 Pro 當成主力機也能夠很快地上手跟適應。

然而,這段時間的使用中,華為 P50 Pro 有一些問題深深困擾著我。鴻蒙的通知欄和控制欄只能從螢幕左側及右側的頂部下拉撥出,而之前使用平板的時候不是有保護套等東西支撐,不然就是直接雙手捧著用,因此總有一隻手能空出來完成從螢幕頂部下滑這一操作,當時年少無知的我是沒意識到這個設計存在什麼問題的。

但是當使用場景換到了需要單手操作的手機上時,這一設計就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鴻蒙是沒有給可以自定義的選項,每次單手握手機要開啟通知欄都要費勁巴拉地先變換握持的姿勢,把拇指夠到機身頂部下拉,而從桌面中間下滑只能是進入快捷搜尋,而且這個好像也是不能更改的,日常需要單手操作的時候簡直如鯁在喉,非常地不方便。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 ,鴻蒙在下拉控制中心中直接取消了自動/固定亮度的開關,只能跑去設定-顯示裡面,我只能說,我不李姐。

除了這兩點之外,這段時間的使用,鴻蒙給我的感受還是輕鬆加愉快的。

P50 Pro 優秀的流暢度有一部分要歸功於激進的高刷策略,預設的智慧重新整理率就已經給的非常大方,除了依舊被“歧視”的網易雲音樂、短影片這類應用之外,大多數常用 APP 都會放開 120Hz 高刷,而 B 站、優酷這類影片應用則會開啟 90Hz。P50 Pro 的這個智慧重新整理率的大方程度已經相當於是別家的 120Hz 選項了。

如果是在顯示設定中調到 120Hz 模式,那就是包括音樂、影片資訊流、導航 APP 在內的近乎全域性的 120Hz,用起來那叫一個爽快。

話說回來,雖然整體的流暢度表現出色,但在小部分場景下 P50 Pro 還是會出現一些卡頓掉幀的狀況,除了前文提到的長焦及超廣角相機成像慢之外,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是桌面主頁到負一屏之間的切換容易掉幀卡頓,尤其是在一些高負載操作之後回到桌面再滑到負一屏,卡頓的問題更容易發生。但除了這些,其餘絕大部分的使用場景中都有足夠優秀的流暢度。

跟使用過的幾臺搭載了驍龍 8 Gen 1 的 2022 年次新機比起來 ,華為 P50 Pro 的整體流暢度都是隻贏不輸的。如果是跟今年一些高刷策略保守、連開啟 APP 有時都會卡頓掉幀的驍龍 8 旗艦相比, 那這臺麒麟 9000 版本的 P50 Pro 簡直是可以直接當面嘲笑它們一句“LOSER”的程度。

是的,以上所有的使用感受都是基於麒麟 9000 處理器版本的 P50 Pro。流暢度和穩定性最佳化本就比較到位的 Harmony OS,再加上正宗原配且能效表現不錯的麒麟 9000 處理器,這臺 P50 Pro 在絕大部分的使用場景中都能有足夠令人滿意的使用體驗。至於驍龍 888 版本的 P50 Pro……可以出門左轉,謝謝。

能耗比較為出色的麒麟 9000 加上功耗控制不錯的鴻蒙系統,使華為 P50 Pro 的電池容量不大,只有 4360mAh,並且是在高刷策略激進的情況下,P50 Pro 的續航表現竟也還可以,足夠滿足我一整天的日常使用。

接下來聊聊以往華為旗艦機的病灶——螢幕。關於這塊螢幕,有一個壞訊息,一個好訊息,還有一個可能是更好的訊息。

壞訊息就是,螢幕仍然算是華為 P50 Pro 的短板,好訊息是這塊短板也有在不斷地補齊,現在短得已經沒有那麼明顯。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華為旗艦手機上那塊顯示素質完全匹配不上售價完全的拉胯國產屏,成為了勸退不少人的短板和產品上最大的槽點。來到了 P50 Pro 這代,依舊是來自京東方的影后屏,但螢幕的整體觀感還算可以,在色彩顯示和低角度下的偏色控制也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由於是小黃鴨的畫素排列,在文字邊緣顯示還是會發虛。

螢幕解析度 2700×1228,雖然要比常規 FHD+級別高上一些,但在顯示一些邊緣細節時還是會顯得不夠紮實,而且預設色彩模式下字型顯示會有發灰的問題,單純只看 P50 Pro 還好,在不同手機之間來回使用這個問題就非常明顯。

這塊螢幕有缺點,優點也很同樣突出,支援 1440Hz 的高頻 PWM 調光,相比與其他僅支援低頻 PWM 調光或偽 DC 調光的手機相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低亮度頻閃傷眼的問題。

至於那個更好的訊息是,今年我們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國產 OLED 屏廠是站起來了,京東方和維信諾新一代的國產屏用上了類鑽石排列,基本上解決了以往國產 OLED 螢幕因為畫素排列的問題,在同等解析度下螢幕的細膩程度低人一等的毛病,整體顯示效果也算是追趕上了三星 OLED 的主流水平,除了螢幕亮度…但是保持了高頻PWM調光的護眼特性,這也算是另類的彎道超車了。

P50 Pro 或許沒能趕上更好的京東方,但接下來的 Mate 50 系列應該可以。當華為旗艦手機上的螢幕追趕上行業水平,不再是勸退的短板,想想還是蠻令人期待的。

關於 P50 Pro 那直接被扼住命運咽喉的 5G 問題,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原因也很簡單:我是一名尊敬的聯通使用者,我的流量卡是聯通卡,懂的都懂了可以說。

在我日常的使用場所和通勤情況中,深圳聯通 5G 訊號的覆蓋簡直稱得是稀爛,甚至在地鐵上網路都會一直轉圈,而 P50 Pro 的 4G 訊號表現相比有些 5G 手機還要更穩些,在“失聯”的深圳地鐵五號線上從無訊號區域到恢復訊號的速度我感覺還要更快一點。

並且我自己也沒有什麼需要持續性高速下載或上傳資料的使用需求,因此這個問題對我並沒有造成什麼困擾。但對於部分手機一用就是兩三年起跳的使用者來說,5G 的缺失仍舊是一個需要謹慎考慮的問題,即使現在多了 5G 手機殼這麼一個曲線救國的物理外掛……

正如開頭所說,華為 P50 Pro 不是一眼美人,它不是一款能靠新穎的外觀或強悍的引數就可以吸引到人的產品。但這段日子使用下來,表面平平無奇的它反而是給我帶來了一些驚喜。

它整體的系統流暢度和穩定性相當出色,對比起今年大部分的新驍龍 8 旗艦機甚至還要略勝一籌。它擁有著一顆即使放到今年也稱得上是頂尖成像的長焦鏡頭,並且是在一眾影像旗艦中,罕見地維持了一個舒適的機身尺寸和重量控制。

除了螢幕之外,P50 Pro 帶給我的使用感受並不比今年的新驍龍 8 旗艦機們遜色,甚至在前面提到的幾點要再出挑一些。

到頭來竟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內心有點複雜,真不知道是該為華為感到欣慰,還是該為如今升級困頓、大盤遇冷的手機行業感到些許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