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IoT業務慢熱,vivo該著急了

5G時代的到來,讓IoT行業的潛力被髮掘更多,整個行業飛速發展,網際網路向物聯網時代大步邁進。物聯網脫胎於網際網路,將更多裝置連線到一起,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目前IoT裝置以智慧家居為主,其他裝置為輔,正在快速發展,除了傳統家電企業,手機企業也紛紛跨行而來,想要分一杯羹,甚至說,他們可能才是獲利最多的。

之前每一個家電都是獨立的個體,買回來獨立安裝和使用,現在不同了,所有裝置都是物聯網的組成部分,需要一個控制中樞,將它們聯絡在一起。連線中樞可以是智慧音箱、智慧電視、智慧路由器等,但控制裝置,肯定還是手機最合適,透過手機,使用者就可以隨時隨地遠端控制家裡的智慧裝置。

IoT業務慢熱,vivo該著急了

國內手機企業中,在IoT行業表現最好的是小米和華為。小米財報顯示,2021年IoT和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營收為850億元(不計算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佔小米公司去年總營收的25。9%。小米的IoT產品線繁多,一眼看上去有些亂,華為則偏向整體,尤其是全屋智慧系統,新家裝修時安裝一套,好用又省心。

國內眾多手機企業中,有一個銷量前三、名氣很大的廠商,在IoT行業卻一直名聲不顯,沒錯,它就是vivo。2018年9月,vivo首次公佈IoT戰略,並推出了Jovi物聯。與小米、華為等企業相比,vivo入場確實晚了一些,以至於直到現在瞭解vivo IoT狀況的人也不多。

穩中求勝,vivo的IoT道路是這樣的?

在手機廠商紛紛進軍IoT行業之際,vivo自然也開始佈局自己物聯網戰略。一套物聯網裝置組合在一起,最重要的肯定是操控一切的系統。2020年11月18日,Funtouch離去,OriginOS來了。

捨棄使用七年的Funtouch,帶來新生的OriginOS是vivo IoT業務最重要的一步,新系統在跨平臺多裝置互聯方面進行了大量最佳化,讓vivo手機更加適合適合當做IoT的控制中樞。

IoT業務慢熱,vivo該著急了

其次,vivo線下門店特進行了升級,比如在廣州、深圳、杭州等地的線下店加入了智慧生活沙盤,放置各種智慧裝置,模擬真實的日常生活,提升互動性和沉浸感。消費者透過vivo智慧生活App,即可控制各種智慧家電裝置。

透過線上宣傳和線下模擬體驗雙管齊下,消費者可以快速瞭解到vivo IoT裝置對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從而判斷自己是否需要購買一套IoT裝置。

不管戰略規劃定的多麼好,可行性有多高,vivo都無法避免一個現實情況,那就是自家的IoT裝置太少了。小雷去vivo官方商城看了一下,加上今年剛釋出的平板電腦,vivo也沒有推出幾款IoT裝置,甚至已有的IoT裝置,主要還是智慧手錶、TWS耳機等。

IoT業務慢熱,vivo該著急了

好在與vivo合作的企業不少,它們的部分IoT產品會在vivo官方商城上架,這才讓商城看起來不是那麼空曠。合作企業的裝置也會適配OriginOS,可以透過App或Jovi語音進行控制,用起來和自家裝置一樣方便。

自家的智慧家居裝置少,倒也不是沒有好處,比如vivo更容易把控產品的品控,做到精品化。更何況IoT裝置品類過於繁雜,vivo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盲目追求產品種類的齊全,有可能影響到原有戰略的部署與實施。

不難看出,在發展IoT業務時,vivo採取了以穩為主的方案。其他廠商不斷髮布智慧電視、膝上型電腦等裝置,甚至某些沒那麼激進的手機廠商,都被這種氣氛搞得患上了焦慮症。vivo則一直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產品上始終沒有冒進,按部就班推出自己既定的產品。

IoT業務慢熱,vivo該著急了

就拿平板電腦來說,vivo是國產四大品牌中入場最晚的。這麼做的好處在於,可以摸著石頭過河,吸取其他廠商的經驗。小米進軍平板電腦行業非常早,可是一直沒有取得好成績,小米平板4釋出之後,小米的平板電腦生產線停產幾年。

直到去年8月,小米才推出了較為成熟的產品小米平板5系列,可想而知,小米在平板電腦行業走了多少冤枉路,讓使用者失望了多少次。吸取了他們的經驗教訓,vivo推出的第一款平板電腦,硬體配置到軟體最佳化就已比較成熟。

不過選擇這種方案,等於把先機讓給了其他企業,等到其他IoT品牌深入人心,vivo再想搶佔市場就更難了。

vivo IoT的未來,到底是什麼樣子?

欲速則不達,過於追求業務發展速度,難免會放鬆質量管控,引得消費者不滿,但速度太慢,許多產品遲遲不能推出,也會消耗消費者的耐心。

現在vivo已經與數十家家電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上架了許多IoT裝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vivo IoT產品太少的問題。

IoT業務慢熱,vivo該著急了

對於vivo來說,最好的訊息是智慧家居仍處於起步階段。IDC估算,2021年全球IoT市場規模達到了7542.8億美元,預計2026年這個數字將接近1.55萬億美元,實現翻倍級增長。

vivo入場雖然晚了一些,但仍有機會追上小米、華為等企業。這片市場太大了,而且仍在以極為誇張的速度擴張,仍算是藍海市場。vivo還有手機業務的影響力打底,哪怕入場略晚,也不會失去在IoT行業角逐龍頭的資格。

從TWS耳機、智慧手錶到平板電腦,在開展新業務時,vivo總是會過於求穩,步伐比友商慢一些。5G時代後,手機廠商紛紛跨行,去搞其他業務,小米和華為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小米已經成為國內智慧電視銷量最高的企業,華為的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業務都做到了國內前列,尤其是在膝上型電腦跨裝置協同辦公方面,更是引領了行業風潮。

IoT業務慢熱,vivo該著急了

vivo求穩固然沒錯,但在IoT行業的黃金時期,儘快推出產品,打響品牌名氣,培養消費者認可度也很重要。接下來vivo可以考慮效仿小米,與其他智慧裝置生產商合作,如果產品的功能、質量過關,就收入自己的麾下,成為vivo IoT子品牌的一員。

這種方案可以快速擴充IoT產品品類,幫助vivo完善產品線。以vivo的財力,實現這些操作並不難,只是vivo比較注重產品質量,擔心收購來的智慧裝置企業無法達到要求。好在IoT行業越來越成熟,有實力的智慧裝置廠商也會越來越多,產品的質量也在逐步提升,可以為vivo提供可靠產品的的合作伙伴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