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釋出

2019年行將結束,這十年科技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這都是科技發展所必經的階段,嘗試就有可能失敗。而我們也總結了數碼行業近十年來一些相對比較失敗的產品、技術和設計,他們大多數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不可否認的是,沒有他們作為先行者的失敗,可能就不會有後來這些出色的產品。

3D和曲面電視(2010年)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指導的一部《阿凡達》驚豔全世界,讓很多人看到了3D技術的未來和潛力,也讓好萊塢開始轉向3D電影電視劇的製作。

這樣的矛頭被電視機廠商敏銳的捕捉到,他們認為3D電視將在未來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在電視製造商眼中,預期去電影院花高昂的價格看一部3D電影,不如在家窩在沙發裡用我們的3D電視去欣賞4K藍光的3D電影,整個的「電影院」都是你自己的。

在同一階段,隨著螢幕技術的提高,曲面電視也出現了,問世之初它被看做是家庭影院的換代產品,它擁有的曲率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周圍光線對於觀感的影響。

不過電視廠商們的如意算盤還是沒打起來,3D電視的體驗之差是他們沒有意料到的,最大的問題是3D片源的數量不多,其次消費者很討厭在家裡看電視的時候需要佩戴一幅3D偏振眼鏡,曲面電視也只是曇花一眼的樣子貨罷了。經過十年的沉澱,如今我們在使用和購買的電視,依然是平板電視最初的形態。

AMD Bulldozer推土機架構(2011年)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AMD之所以被稱為農企,跟Bulldozer推土機架構的出現不無關係,這家美國公司太喜歡使用農用機械產品作為自己的研發代號了。

在Bulldozer推土機架構尚未誕生之前,英特爾率先發布的酷睿處理器,今後稱雄消費級CPU市場十餘載的酷睿家族正式誕生,這給AMD帶來極大的壓力,於是極富挑戰性的AMD就開始想辦法,去研究一款真正具有革命性的CPU架構,於是Bulldozer推土機架構的概念就出現了,2011年正式釋出第一代推土機架構處理器。這是AMD的一次重大決策的開始,也是產品失敗的開始。

一般CPU如果要升級,那就給它安排更多的物理核心或者提升單核效能,相較於英特爾的超執行緒技術,AMD選擇把核心成對兒的組成模組,每兩個核心共用一個浮點運算單元,以更少的核心數來獲取更多的執行緒,這就是該架構的一大特色,這個想法非常具有創造性,巧妙地解決了成本和多執行緒效能之間的平衡問題,即使放在現在也尤若天才。

但美好的想法遇上了殘酷的現實,AMD也得低頭。當AMD把自己的未來賭在多執行緒上時,為了強化多執行緒,犧牲了單核效能,而在那個時代,壓根就沒遊戲作多執行緒最佳化,AMD也不傻,打算透過提高CPU的頻率來彌補單核的弱勢,但在製造工藝上又掉了鏈子,反而使功耗變得特別高。

推土機算是AMD這家公司在創新上的一次很好的嘗試,但沒辦法,這項技術生不逢時,導致AMD經歷滑鐵盧。不過AMD堅持創新也算在Zen架構上獲得了回報,如今的Ryzen處理器效能也獲得了全世界使用者的認可。

Sony Tablet P (2011)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印象中索尼一直是一家喜歡「折騰」的公司,在2000年初,他們曾經引領著整個數碼行業的潮流,從隨身聽到遊戲機再到手機筆記本,索尼在產品設計上的創新一直在延續著。

直到Sony Tablet P的出現,噩夢來了。不得不說索尼的前瞻性是很強的,在今天很多手機廠商才開始研發雙屏手機的時候,他們在2011年就已經在做了。Tablet P就像一臺小型的掌上筆記本一樣,可以完全的開合,而小巧的機身讓他也成為當年最吸引眼球的智慧手機裝置。

問題是索尼只是一家硬體裝置的製造商,他們在推出Tablet P之後,一直在尋求軟體開發者能幫他們做出適配兩塊螢幕的應用程式,但是很遺憾,當時並沒有人願意為這樣的小眾產品去做獨立的軟體開發。

同時由於工藝製造的限制,Sony Tablet P兩塊螢幕之間巨大的縫隙讓使用者怎麼也無法將其主觀意識上的往一起湊,這導致了操作的割裂性嚴重。很多使用者在用過Sony Tablet P一段時間後,都認為這只是兩個手機插接在一起的產品。

而在Sony Tablet P敗走麥城後,索尼放棄了雙屏手機的研發和製造,不得不說索尼是一家擁有出色設計能力且有廣闊前瞻性的公司,但生不逢時,他們也沒有能力去推動整個雙屏生態系統的建立。

Canon EOS M (2012)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EOS M是佳能公司推出的首款採用APS-C畫幅的無反相機,這款產品推出的時候,市面上幾乎沒有好的無反相機可以選擇,佳能EOS M憑藉出色的快速對焦和幾乎變態的半盲操作快速贏得了市場的側目。

但是問題在於,佳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單反相機研發和製造者,他們在2011年推出無反相機的意義在哪裡?至今沒有人能夠理解。而他們推出EOS M之後,也沒有將公司過多的資源傾斜到無反相機領域來,這有點像「大而全的覆蓋」一樣在生產相機產品,而不是追求做到極致。

EOS M系列時至今日都還在生產和銷售,但是整體的市場份額慘不忍睹,相比於如今索尼在無反相機界中的地位,單反霸主佳能就太不值一提了。

Nintendo Wii U (2012)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任天堂在推出Switch之後,銷量一路高歌猛進,儘管沒有出色的硬體配置,但不得不說Switch是一款現階段絕無僅有的掌機產品。但Switch的成功,是任天堂幾代掌機失敗市場前赴後繼換來的。

當索尼和微軟在家用次時代主機上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任天堂認為作用多個全球頂級IP,拿出Wii這樣奇怪的產品做市場應對的時候,很少有人意識到Wii U的誕生將會是一個災難。

任天堂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掌機,他們希望Wii可以成為一臺行走的遊戲機,隨後Wii U誕生了。一部可以接入電視的掌上游戲機,讓它成為Switch的前身,但是在2012年那個工業設計遠不如今的年代,Wii U的設計是失敗的。

這臺掌機擁有一塊6。2英寸的螢幕,重量達到了1。55公斤。這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太重了,而且在3DS已經成功推向市場的時候,Wii U的掌機屬性就更加顯得雞肋。當時除了馬里奧一些任天堂本命的IP遊戲外,Wii U幾乎沒有誕生什麼大作,這也抑制了這臺「四不像」產品的銷量。

直到今天,掌機+家用主機混合的產品形態才在Switch上實現,Wii U是一款過度產品,但是它誕生的太早了。

Google Nexus Q (2012)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在2012年6月的Google I/O亮相的新品中,造型古怪的社交流媒體伺服器Nexus Q在釋出之初就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可,當時谷歌的理念是先進的,你可以在Google Play上購買電影,透過手機和Nexus Q實現資料遠端傳輸將電影投到電視上。

儘管在現在看來,手機投屏已經不再是難事,但在2012年那個階段,這件事還是新鮮玩意。

可惜的是,Nexus Q從釋出開始就在遭遇遭難,首先這是一個不支援第三方流媒體的裝置,這就意味著你只能從Google Play購買電影來投屏,其次它太貴了,一個Nexus Q的定價要299美元,這遠高於一些電視棒類的產品,後者只需要幾十美元。

而這款產品的壽命也出奇的短,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從2012年年中釋出,到谷歌決定停產並移除這款產品,只是轉年1月的事。而早在2012年的7月,Nexus Q曾被迫停止出售。而這款Nexus Q也成為了一款從未「正式」發售過的產品。

Lytro (2012)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相信玩相機的朋友都聽說過 Lytro 的大名,這家公司首創了「光場相機」的概念,能夠做到先拍照、再對焦,而且畫面質量不會有任何損失。

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新鮮的概念,但是Lytro在上市初期遇到了一個難以說服消費者的大問題。這個產品的設計和「相機」這個概念相距甚遠,它的外形就像一個單筒望遠鏡,它很難說服使用者將這樣的產品用於日常的拍照,這限制了它的使用場景。

第二個問題是使用Lytro拍攝的照片需要用專門的APP來處理,你不可以使用主流的像Photoshop這樣的應用來處理照片,這對於上手的難度增加了很多。

而隨著這十年來數碼相機行業日薄西山,Lytro 的光場相機這個小眾的產品自然也失寵了,這家公司在2018年被曝出已經倒閉。2018年的3月27日,Lytro 官方部落格釋出訊息:“能夠為電影和 VR 技術做出貢獻,讓我們倍感榮幸,但從今日起,Lytro 將不再進行新產品的開發或提供專業的服務,因為我們準備結束公司的運營了。“

Microsoft Surface RT (2012)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微軟當初在2012年決定推出Surface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會有RT這樣奇葩的產品誕生,但是它真的出現了。

Microsoft Surface RT 從誕生之日其就是災難,無論是產品的設計還是軟體的定位,它無一例外的都佔全了。

Surface RT的誕生被看做是微軟阻擊iPad的一個產品手段,但是它並不像一個平板產品,而更像是傳統的膝上型電腦,這種操作邏輯讓人開始有點混亂,RT是一臺「披著筆記本外衣的平」嗎?

系統部分的混亂更加徹底。微軟本來可以讓Surface RT避開常規的桌面,只提供Metro介面,這應該是實現Surface RT和Surface Pro差異化的好方式。結果微軟推出了兩套系統,它們看起來是一樣的,執行一些相同的應用,但其實上又不盡相同。

讓消費者明白Windows RT很困難,因為它可以執行一些Windows應用 ,但一些老的「傳統」應用它又不能執行。x86版本的應用是Windows佔據主導地位的一個特色,但它卻是Surface RT最大的軟肋之一,RT並不支援X86系統的應用,這真的是很諷刺。

Microsoft Surface RT 曇花一現,是微軟在硬體領域最失敗的產品之一,這是個好事,要不然微軟可能會在雙系統之間繼續迷茫下去。

Google Glass (2013)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谷歌眼鏡的出現是具有劃時代的產品,他就像科幻電影裡走出來的產品,而且我們到現在也一直認為谷歌眼鏡是一個迄今為止沒有競爭對手能做到同樣高度的產品。

它擁有出色的設計,無縫的通知系統,實時的導航功能和影片錄製功能,這硬體整合能力也是沒誰了。

但是它也引發了一些安全領域的擔憂,尤其是在谷歌

Modular phones (2013)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模組化的手機在之前的一段時間非常熱門,這個概念非常的新穎,也促使很多大的手機設計製造公司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成本去製造和生產模組化的手機,其中不乏谷歌、LG這樣的國際巨頭。

老實說,模組化手機確實代表著未來一段時間內智慧手機可以發展的一個方向,但是隨著成品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模組化手機」產品,只是單純的增加一個電池倉或者增加一個可以更換主題背景的手機殼這並不「模組」。

手機內部的主機板設計的太精妙和擁擠了,像鏡頭、處理器這樣的配置想要實現模組化在現階段實在是太難太難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像谷歌Ara這樣的計劃最終失敗的原因。

2016年LG推出了一個模組化的手機產品,更換所有的配件都必須關機;之後摩托羅拉也推出了一款模組化的手機產品Moto Z,通過後置的Mod進行模組化的更能迭代,但是在整個Mod已經停止推出新的款式的時候,實際上這個專案也已經處於停滯狀態。

Apple Mac Pro (2013)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2013款的Mac Pro在蘋果的產品史上不算是最奇怪的設計也算是前三的產品了吧,在它推出的時候,全世界的蘋果使用者對於這樣的一款產品形成了兩種鮮明且對立的流派,喜歡的人認為這樣的設計驚為天人,不喜歡的使用者認為這樣的設計真的是一言難盡。

2013款的Mac Pro算是蘋果二次崛起後為數不多失敗的產品,它內部的設計太精妙,太過於擁擠了,這樣的設計造成了Mac Pro在硬體上機上非常困難,2013款的Mac Pro服役了長達五年多的時間,其精密的成都甚至讓蘋果在五年多的時間內都無法對其進行升級。

Amazon Fire Phone (2014)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在Kindle和Echo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很多人認為亞馬遜在硬體領域將是不可阻擋的,亞馬遜也順勢推出了智慧平板和智慧手機。其中最貝索斯譽為擁有「華麗」和「優雅」設計的智慧手機Fire Phone,在釋出之初被亞馬遜給予厚望。

可惜這款產品在上市之後就收到了大量的差評,Fire Phone擁有一個非常奇怪的UI介面,加上厚重的機身和奇怪的3D攝像頭技術,都讓這款智慧手機產品在當時那個時代顯得格格不入。

很快亞馬遜就停產了這款智慧手機,留下的是擁躉們壓箱底的收藏品和亞馬遜迄今為推出過的止唯一一款智慧手機的名號。

Microsoft Band (2014)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微軟曾經非常高調的進入到可穿戴智慧裝置市場中去,可惜他們失敗了。Microsoft Band是他們在2014年推出的運動腕帶,但是這個產品基本上就是一個半成品,不但擁有這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理解的設計,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難用的軟體系統,幾乎沒有之一。

Microsoft Band的主體是一個半剛性的塑膠片,整體的硬度非常高,運動的時候佩戴它很容易劃傷自己。同時這個腕帶的設計更適合在手腕內側佩戴,這樣導致使用者看腕帶上顯示的內容就非常的麻煩。

使用體驗也一樣糟糕,儘管Microsoft Band擁有像紫外線檢測感測器、面板溫度感測器等感測器,但微軟從來沒有讓他們真正的使用起來,導致它看上去很全能,但是實際上就是一個普通能記錄運動步數的手環罷了。

另外這樣一款產品擁有非常差的續航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如果在沒找到充電器之前它就沒電了,那不好意思,你的資料就沒有了。

Apple Macbook (2015)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蘋果推出Macbook之初,這款產品實際上是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的,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款出色的產品,是蘋果MacBook Air的完美替代品。蘋果Macbook擁有出色的設計,色彩飽滿的視網膜螢幕,小巧的身材和超高的便攜效能。

但是,當這款產品在開售不就,問題出現了。首先Macbook太貴了,它有著1000美元的定價,但是整體的配置卻相當的孱弱。

另外這款Macbook的鍵盤設計真的是災難。蘋果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這款產品的厚度,使用的蝶形鍵盤不但手感差,按鍵的回彈力度還非常小,用過這款產品的人,都表示好像在手指直接按到桌面上的感覺。

最終人們沒有記住蘋果Macbook出色的設計和優秀的視網膜螢幕,只記住了高昂的價格和非常差勁的鍵盤體驗。而蘋果也在推出了Macbook僅此一代後,在沒有推出後繼者。

Noka Lumia 950 (2015)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其實有很多人都不希望看到Windows Phone系統就此死掉,但微軟對於移動系統從重視到無所謂的態度,就已經預示著這套系統走向了終結。而諾基亞作為微軟最後一塊遮羞布,在2015年推出了Lumia 950,這是微軟最後一款Windows Phone手機。

但是實際上Lumia 950並不是祭奠Windows Phone的墓誌銘,相反這其實是一款應該被記住的產品,微軟在這款手機上開始嘗試手機接入電腦生態,將手機連線顯示器可以出現一個電腦介面,整個的操作邏輯會讓電腦使用者更加熟悉。

可惜市場沒有給微軟更多的機會,Windows Phone壽終正寢,Lumia 950成了絕唱,儘管很可惜,但這不得不說是微軟自己產品和市場策略決定的。

Samsung Gear VR (2015)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三星算是VR的普及和推動者,這點毋庸置疑,但這個行業發展之緩慢,導致了很多大公司在這個行業的失敗。在2015年,Oculus和HTC讓VR開始走入消費領域,而三星憑藉Gear VR讓其產品走入了普通消費領域。

Gear VR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透過手機配合陀螺儀等VR眼鏡內部配件,保證了移動端的體驗,在推出之初Gear VR獲得了非常多的認可。

但是三星沒有想到他們極力推廣的VR技術,在這些年並沒有什麼發展,導致了Gear VR這樣的產品非常的尷尬,生態體系、應用、硬體等技術的限制導致了移動VR的發展非常緩慢。而隨著三星最新的Note 10+已經放棄了對VR的最佳化和支援,Gear VR的命運也就決定了。

Blackberry Priv (2015)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Priv算得上是黑莓推出的最後一款自主設計的智慧手機,這可能是黑莓這個老智慧手機品牌對於這個市場的不甘心吧,它們始終不肯放棄全鍵盤這樣的設計,導致了Priv始終遊離於主流智慧手機之外,尤其是當iPhone誕生之後,黑莓始終沒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

Priv已經在盡力的討好使用者,包括最新的原生Android系統,保留了BBM這樣使用者留存度高的應用,但是使用者依然不買賬。全鍵盤出現在這款手機上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使用者已經習慣了使用觸控式螢幕去打字,即便物理鍵盤的體驗再好,使用者也很難找回當年的感覺。

黑莓在Priv之後,就將是猴急業務賣給了TCL,黑莓智慧手機至此告一段落。

Samsung Note 7 (2016)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這款產品不用做過多的介紹了吧?三星在釋出Note 7的時候,被外界看到,這在當時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智慧手機,可惜三星嘗試高密度的電池讓這款手機隨後發生了全球知名的爆炸事件,這讓這款手機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迅速停產並回收。

在最初有媒體報道三星Note 7起火後,三星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災難性事件,只是釋出了召回令,然後更換了一家電池供應商提供的電池。不過好景不長,接二連三的爆炸事件讓這家韓國巨頭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後這款手機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召回。三星為了降低影響,還更新了手機的系統,讓市面上留存的Note 7無法充電。

在Note 7之後,三星顯然在高階手機領域錯過了完整的半年時間,讓競爭對手有趕超它的資本。

LG Watch Sport (2017)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LG在推出這款運動手錶的時候,一切看上去非常美好,它擁有專業的運動記錄功能,支援獨立的LTE連線,內建獨立的GPS,並搭載了Android Wear 2。0系統。這幾乎所有的指標都讓人印象深刻,這應該是一部出色的運動手錶。

可惜,當人們真的使用它的時候,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就。LG Watch Sport 太重了,導致佩戴它的使用者經常性的讓手錶從手腕上脫落,錶帶緊了會讓你感覺手腕被擠壓,錶帶鬆了會讓著玩意隨時脫落,錶盤大還會讓它夾住你的衣服袖子。

加上電池續航非常差和350美元高昂的售價,LG的這款運動手錶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波瀾,就銷聲匿跡了。

Apple HomePod (2018)

這些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失敗的20款科技產品:蘋果佔了其中三個

最後一個產品留給蘋果的智慧音箱。當蘋果釋出HomePod的時候,已經比谷歌和亞馬遜晚了整整兩年的時間,不過蘋果的粉絲們毫不在意,因為這是蘋果,它推出的產品一定是體驗出色的,而晚了兩年肯定是蘋果在研發什麼新的技術或者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但當人們拿到這款HomePod的時候,種種幻想破滅了,這不是一個出色的智慧音箱產品,他沒有任何排他的技術,而且它的價格還非常的昂貴,要350美元。我承認HomePod是一個不錯的音箱,擁有出色的音質,但是僅此而已。

當你使用HomePod的時候,只能使用Siri來控制智慧音箱,而且他並不是一個標準的藍芽音箱,你甚至都不能使用HomePod接打電話。而「智障」的Siri也經常性的脫線,人工智慧水準幾乎可以用不合格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