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元宇宙不是HTC的遮羞布

元宇宙不是HTC的遮羞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熊出墨請注意

一個大眾心中本該創造熱點的品牌,卻在一次又一次地蹭著熱點。說的不是別家,正是近兩天上了熱搜的HTC。

手機市場,它曾是真正的“安卓之光”,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安卓手機,代表所有安卓陣營玩家與蘋果掰手腕。VR市場,它作為國內品牌代表,曾一舉在世界範圍內登頂。平心而論,兩個冠軍拿下其中之一,都足以支撐品牌進入科技圈編年史。

HTC集二者於一身,實為難得。

而就是這樣一位“老大哥”,卻大有把自己玩成“三流品牌”的勢頭。

近日其釋出的新機HTC Desire 22 Pro,在業界評論裡這又是一款“用心蹭熱度、用腳做產品”的代表作。而且,不僅副業手機蹭了個熱點“詐屍”,主業VR也大有蹭元宇宙熱度之嫌。

“一把好牌打得稀爛”,現在已不再適合去形容HTC。

之前在手機市場,HTC的沒落就被如此定性。而放棄手機業務,毅然轉向VR。守著一座沉默的金礦,終於等到了爆發。先發優勢之下,HTC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自信和從容,而是被風口牽著鼻子走,上演了各種硬蹭熱度的操作。

HTC到底是怎麼了?

01 追風口的“老大哥”

“對手機倒沒有失望,U11+我認為是HTC最後一款手機,後面沒抱希望了”,從HTC G1就開始入坑的“腸粉”阿樂,表示自己從2017年就已粉轉路人。

站在路人視角,他仍忍不住吐槽兩句,“手機賣不出去不丟人,完全沒必要去蹭這些有的沒的。”

說新機Desire 22 Pro不是在蹭熱度,恐怕連HTC自己都不信。

就手機本體而言,從各個維度看過去,使用者恐怕很難想出一個為HTC Desire 22 Pro買單的理由。設計,額頭、下巴寬到停航母,夢迴上個時代;配置,驍龍695、8+128、18w充電,妥妥的中低端水平;價效比,在國內一眾等價格屠夫面前HTC毫無競爭力可言。

令人費解的是,一款處處掉隊的手機卻披著來自未來的外衣。

在官方介紹中,HTC Desire 22 Pro的最大亮點為元宇宙手機,即內建HTC元宇宙平臺VIVERSE,可作為虛擬現實之間的聯結器。直白點講,就是“元宇宙的配件”。此外,在官方介紹中,該機還把NFT、區塊鏈、加密貨幣等熱詞一網打盡。

一回生,兩回熟,HTC把風口一次性追齊,很可能是源自此前的經驗。2018年區塊鏈概念正興之時,HTC就趁機推出了全球首款區塊鏈手機。

這也引出了其蹭熱度的實錘,即產品只能停留在熱度層面,體驗根本無法落地。

尤其是元宇宙這樣宏大的概念,雖然具體形態尚未有定論,但行業共識是其對硬體效能有著極限要求,知名遊戲製作人山內一典就曾提出8K解析度和200Hz重新整理了才是元宇宙良好體驗的及格標準。顯然,HTC Desire 22 Pro搭載的中低端處理器驍龍695是絕對hold不住的。

而且,被HTC寄予征戰元宇宙厚望的VIVERSE,本身處在初級階段。

2021年元宇宙概念興起之後,相關的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HTC VIVERSE的最初亮相是在2022年2月,並在200 MWC大會上公佈了首則產品演示。彼時,元宇宙平臺已經多點開花,國外有Meta、Roblox,國內有百度希壤、網易瑤臺等。

在2015年就推出了自家第一款VR產品的HTC,可謂起個大早趕了晚集。而從實際產品體驗來看,雖然其他同類產品也非常不完善,但HTC似乎趕來得更加匆忙。

元宇宙不是HTC的遮羞布

阿樂在體驗VIVERSE後用了一個詞來形容,“粗糙”。這種感覺從進入後的第一站,創造虛擬身份這一環節就開始凸顯。“普通遊戲裡開局最起碼都有個捏臉系統,VIVERSE元宇宙卻只給了使用者8個預設的模板,畫面也不夠精細。”

而追根溯源,HTC所謂的VIVERSE元宇宙構想,本質依然是基於已有的VR業務,只不過是上線了新的平臺,冠以“元宇宙”這個新名詞。

02 焦慮使然?

事出有因,反常的表象,往往是受深層的焦慮所驅動。

首先無法迴避的是公司業績的連續虧損。

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HTC總營收11億新臺幣,營業虧損10。4億新臺幣。相比去年同期的12。8億新臺幣的虧損,呈現了一定的減虧效果。據報道,減虧主要源自“其用於虛擬世界的VR以及其他產品的銷售增長”。

換句話說,元宇宙的熱度上來了。但是,單個季度的減虧是否能逆轉連續多年的業績衰退?

若從2015年開始算起,HTC至今一直未能擺脫虧損泥潭。嚴重時甚至虧損額要超過總營收。比如2020年,HTC全年營收58.1億新臺幣,淨虧損高達60.2億新臺幣。

而細看財報資料,趕上元宇宙風口的2022年第一季度,HTC的營收其實並沒有出現明顯增長。去年同期營業收入11。8億新臺幣,今年第一季度11億新臺幣的表現還有所縮水。

元宇宙不是HTC的遮羞布

營收不見增長的前提下,減虧更多則是源自對成本的控制。從財報中也能找到一些證據,2022年第一季度,在營銷費用、管理費用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HTC的研發投入減少了2億新臺幣。

HTC董事長王雪紅也曾強調相關變化,2021年財報釋出後她表示,公司正在努力透過最佳化資源分配以及成本管理來減少營業費用,與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營業費用降低了28%。

所以,HTC的自救分為兩條路,一是寄希望於控制成本,二是緊跟元宇宙風口。目前來看,前者的作用要更為直接有效,後者更多停留在熱度層面。

愈發嚴峻的市場挑戰,則是HTC借勢元宇宙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VR領域的老將,近幾年HTC著實不好過。

國外,不僅丟掉了市場份額優勢,在友商強勢增長的陰影下HTC甚至已經難以在國際舞臺立足。

根據IDC釋出的市場跟蹤報告,2021年全球VR/AR頭顯裝置出貨量達到1123萬臺,突破年出貨千萬臺的行業拐點。千萬出貨中,Oculus佔據絕對優勢,份額高達80%。HTC市佔率不足2%,已經被歸到“其他”之列。

元宇宙不是HTC的遮羞布

國內市場,HTC的處境同樣不容樂觀。

IDC資料顯示,Pico和奇遇VR合力瓜分了市場半壁江山。二者最近幾個季度的增長都頗為強勁,HTC想要趕超並不容易。而且,Pico、奇遇VR還分別背靠位元組跳動、愛奇藝,在內容生態方面較HTC更佔優勢。

再聯絡前面提到的財務連年虧損,雙重焦慮之下,去蹭元宇宙的熱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有棗沒棗先打三竿。

03 徹底淪為“三流品牌”

既然是熱點,必然就有熱度消退的一天。那熱點過去之後,HTC該如何收場?

不可否認,在變成“追風者”之前,HTC的品牌價值在業界還是能夠得到普遍認可的。

一方面,雖然手機、VR業務相繼式微,但其輝煌時的成就以及一系列經典成功的產品,為品牌鍍上了一層濃厚的信仰濾鏡。另一方面,在手機市場失勢之後,HTC押寶VR,其在轉型前半程的表現值得認可。

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VR頭顯廠商Oculus Rift。2015年,微軟推出了基於VR和AR技術的MR硬體Hololens。VR熱潮迅速掀起,手機業務受挫的HTC也正是在這一年把戰略重心轉向VR。

當時業界更多認為HTC此舉為斷臂求生、臨時抱佛腳,可後續的事情大家也都看到。VR元年剛過,寒冬驟然而至。艱難環境下,HTC立場堅定,不斷追加投入。甚至破釜沉舟,把智慧手機Pixel核心業務部門在2017年年底出售給谷歌,換來了11億美元,全力加碼VR。

在這期間,HTC還成功在VR市場做到了全球第一。IDC資料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HTC的VR出貨量以35。7%的市場份額在全球排名第一,遠超Oculus、Sony等廠商。同時,IDC還預計,到2022年HTC的VR裝置出貨量將達到6590萬臺,在市場一枝獨秀。

轉型、堅守、逆襲,HTC在VR市場的故事不可不謂勵志模板,也使其品牌更加令人尊重。可誰又曾想,後半程劇情突然就轉向了另一種畫風,給品牌帶去的負面影響則是難以挽回的。

時機上,HTC雖不是最早一家進入行業的,但也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佈局方面,多年的自研自建,HTC擁有從硬體頭顯裝置到軟體內容平臺的VR產品佈局。在大眾的預期中,HTC理應是VR爆發期的引領者,自信地擁抱新時代。可現實情況卻是,近幾年其一直在被各種風口概念牽著鼻子走。

特別是基於VR產業的元宇宙興起後,外界從HTC身上能夠愈發清晰地看到這種反差感。

風口之下,從來不缺蹭熱度的投機者。

陌生人交友APP Soul赴美上市,給自身冠以社交元宇宙的概念;天下秀開發的虹宇宙成了炒房客的線上據點,喧囂過後一地雞毛;日漸沒落的秀場直播平臺映客,搖身一變也成了元宇宙新貴……

HTC與上述平臺有著本質之分,其已在VR這座沉默的金礦跟前守了數年,如今終於有望等來一個爆發的關口。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所有以蹭熱度為目的的元宇宙企業又都沒有區別。

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追風口、蹭熱度被抓現行,外界對品牌僅存的尊重和信仰消耗殆盡,HTC也就徹底從科技行業尊稱的“老大哥”淪為“三流品牌”了。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