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食乾製僅“存活”三十年,給北周帶來光明的制度,為何那麼“短命”?

食乾製度是東魏和北齊時期社會中推行的一種官吏制度,地方官員原本是沒有國家給予的俸祿的,食幹中的“幹”就是俸祿,或者說是官員俸祿的補充。

“食幹”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國家給予地方官員的一種物質和勞動力的役使物品,中央官員、地方官員和百姓構成了一條利益鏈條,根本上是為了統治者收回皇權,穩定社會政局,控制住中央、地方和百姓。

食乾製僅“存活”三十年,給北周帶來光明的制度,為何那麼“短命”?

“食乾製度”真正在社會中確立是北齊時期,統治者恢復了漢族的封爵食邑制度之後,為了緩和中央和地方、漢族和鮮卑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採取的一種獎賞性手段。

實際上,食乾製度在北齊社會中起到了不小的積極作用和影響,但在北齊滅亡之後,食乾製度也隨之被廢除,前後只有短短的三十年,其背後究竟是何種緣由呢?

一、食乾製度只為北齊所需要,北周擁有勵精圖治的官場政治

關於北齊和北周之間的戰亂和鬥爭,首先我們都知道北齊政權是一個短命的王朝,而就算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的時間,北周帶來的威脅依然是無法忽視的。

在三國鼎立之初,北齊與北周的勢力差距十分大,但耐不住北齊的混亂和日漸衰弱和北周的奮起直追。

其中,我們自然知道“食乾製度”原本就是為了解決北齊政權在官吏統治上存在的問題採取的一種任官制度

,這自然也是在北齊官員統治存在問題和混亂不堪的局面中存在的。

食乾製僅“存活”三十年,給北周帶來光明的制度,為何那麼“短命”?

然而這對於北周來說,是完全不存在、不需要考慮和顧及的問題,或許是因為採取了食乾製度的北齊王朝,

最後也是因為朝廷中官員之間的相互爭鬥和河岸的官場文化,才導致了其最終覆滅的結局。

北周建立之初,自然會對之前的政權進行清算處理,食乾製度一沒有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二似乎並不適合北周政權所面臨的問題和狀況,

看起來似乎北周王朝擁有和北齊王朝完全不同的政局。

北周採取的六官制度,是承襲了周代的官制,

這種制度促使北周擁有光明的勵精圖治的官場文化,給整個社會的政治生態帶來了良好的風氣。這也是為何北周建立伊始,直接將“食乾製度”,這種單純只適合北齊的獨特情況的任官制度廢除的原因。

二、北齊政權所有的獨特的環境

1.民族矛盾:漢族和鮮卑族之間的衝突

食乾製僅“存活”三十年,給北周帶來光明的制度,為何那麼“短命”?

北齊政權的獨特之處之一,首先在於民族之間纏纏綿綿的矛盾和衝突。

自古以來,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東魏和北齊這兩個政權向來以民族關係緊張著稱於史。

而事實上,北齊境內有這樣複雜的民族問題,其實不僅僅是因為漢族和鮮卑族之間迥異的民族特色的個性

,更多的是統治者採取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民族矛盾和民族衝突。

而鮮卑族和漢族之所以會有對立存在的一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北齊政權的“獨特性”,首先是因為北齊政權的建立者,是東魏時期皇帝的寵臣高歡的次子高洋,他們本來就是鮮卑族的子民,

在成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之後,不可避免的是希望他們的民族和漢族民族能夠有一個平等的身份。

甚至有一個高於漢族的身份的社會地位。其次是漢族和鮮卑族都有自己的底牌,

這使得儘管北齊的統治者想要削弱兩方民族的勢力,但同時又不得不考慮削弱之後給社會帶來的威脅。

食乾製僅“存活”三十年,給北周帶來光明的制度,為何那麼“短命”?

漢族擁有社會中大多數的民眾和人口,想要漢族放棄某種社會地位或者屈服於鮮卑族,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而鮮卑族擁有統治者希望政權安穩所依靠的軍事力量,

對於北齊政權的統治者來說,雙方都是政權建立初期不能動的勢力。

相反,儘管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和矛盾對社會沒有好處

,但對於統治者來說,除了採取柔和性的措施以外,幾乎別無選擇。而事實上北齊採取的“食乾製度”確實起到了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程序的作用,而或許正因為這樣,在漢化程序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食乾製度所起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2.政治衝突:鮮卑統治者和多數的漢族民眾

實際上,北齊前後不過短短的二十幾年,

而在這期間,北齊的歷代統治者幾乎都是以暴戾著稱的,北齊王朝也被後世稱為“禽獸王朝”。北齊政權建立初期完全是依靠鮮卑一族的軍事力量建立起來的,

北齊是一個軍事王朝,北齊政權完全是靠著軍隊和武力得到了天下。

食乾製僅“存活”三十年,給北周帶來光明的制度,為何那麼“短命”?

北齊政權建立初期,統治階級主要是由六鎮出身的軍人組成的,他們在社會中也擁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勳貴的身份,皇帝為了維護皇權和穩定國家的政局,不得不依靠這些軍事力量。

由此,這些六鎮軍人出身的勳貴得到了統治者的寵信,

統治者採取聯姻和給予他們朝廷中的重要職位等方式來拉攏這些階級。

然而皇權卻漸漸地遭受到了更大的威脅,這些勳貴階層日漸開始狂妄起來,甚至勳貴之間還相互拉攏,組成一個個小團體來共同對抗皇權。在這樣的情況下,統治者開始意識到不能放任鮮卑一族的勢力一家獨大,

所以開始提拔漢族的高門望族,以此來削弱和制衡勳貴的權力。

而事實上也僅僅止步於此,勳貴和漢族的貴族都是社會穩定需要的勢力,

因此除了硬性的舉措之外,統治者只能選擇相對來說比較柔和的政策,就是“食乾製度”,這是一種對中央和地方官員採取獎賞性進行緩和。

食乾製僅“存活”三十年,給北周帶來光明的制度,為何那麼“短命”?

總之,無論是社會中的民族矛盾還是政治官場上的衝突,這兩種勢力無論是單獨來說,

還是融合在一起來說,最終都是北齊政權擁有的獨特的社會情況,而食乾製度恰好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制度根源,所以一旦北齊覆滅,這些問題也就不算問題,自然也就不需要食乾製度了。

三、鮮卑族漢化的程序逐漸加快,直至最終完成

我們不得不承認,北齊與北周相比,擁有天然的軍事力量,

而與此同時,北齊王朝的優勢也恰好正是北齊最終覆滅的原因所在,或者說正好也是“食乾製度”最終被廢除的根源所在。

食乾製度是一種任官制度不錯,但是考慮到北齊所擁有的的獨特的社會環境,漢族官員和鮮卑族官員之間的衝突就在所難免的,

而其中漢族和鮮卑族作為兩個相互獨立的民族,亦或者是作為兩方勢力的官員階層,而這些都是北周王朝時期所不存在的問題和情況。

或者說,正是因為北齊王朝時期,食乾製度將這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很大程度的得到了緩和,甚至促進了鮮卑族漢化的程序,這原本就是北齊王朝所致力於發展的,

漢化似乎是北齊王朝歷代統治者的政治理想,實幹制度恰好幫助統治者完成了這一步。

食乾製僅“存活”三十年,給北周帶來光明的制度,為何那麼“短命”?

因此,發展到北周時期,鮮卑族漢化的程序基本上已經完全完成,社會中關於鮮卑族和漢族之間的矛盾,以及由此帶來的漢族貴族階層和鮮卑族勳貴階層之間的衝突都在北齊王朝時期最大程度的溶解了,因此食乾製度也就並不再適合北周王朝的政治情況和官場背景。

鮮卑族漢化程序的加快和基本完成,同時也意味著鮮卑一族勢力的衰弱和式微,北齊再也沒有六鎮士兵此類的軍事力量可以依靠,

從政治方面來看,朝廷中佔據文武勢力和職位等級較高的階層幾乎都是漢族出身的貴族階層。

而與此同時,北周的軍事力量得到了十分迅速的發展,長此以往,北齊的式微和北周的強大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最後北齊的覆滅自然是註定的。

四、結論

綜上所述,“食乾製度”之所以緊密的與北齊王朝聯絡在一起,固然是有其原因的。北齊王朝創立並且實施了食乾製度,而其所處的社會背景,

包括政治矛盾、官場問題、官員矛盾以及軍事力量對比和文官武官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以及造成這些官吏問題的根源,民族矛盾,佔據著絕大部分的原因。

食乾製僅“存活”三十年,給北周帶來光明的制度,為何那麼“短命”?

最後,我們或許可以得出食乾製度的實施,旨在解決由漢族和鮮卑族之間的衝突衍生出的北齊政權中官場之間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北齊政權存在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隨著食乾製度的推行和實施,隨著鮮卑族漢化的程序逐漸加快和基本完成,這些矛盾逐漸得到消除。

食乾製度的作用也就到此為止,北周建國伊始,食乾製度也就隨著北齊王朝的覆滅而終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