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如果說適馬最喜歡玩劍走偏鋒的“黑科技”,那索尼應該就是產品定位的邏輯鬼才,至少在鏡頭產品線上,索尼的策略往往相對不那麼循規蹈矩,以50mm左右的標準鏡頭為例:除佳能是F1。2/1。4/1。8三檔佈局之外,其他品牌基本上都遵循F1。4/1。8的雙頭策略,而索尼則不同,單說E卡口F1。8標頭就有APS-C版、全畫幅版之分,而全畫幅版又有定位入門的50mm F1。8以及價格明顯高出一大截,甚至比副廠50mm F1。4還貴的55mm F1。8,可見在產品策略上,索尼的思路並不是單純靠光圈等表面引數來進行劃分。

還是以55mm F1。8為例,雖然規格看起來很低端,但卻是主流價位為數不多的反望遠型標頭設計,之所以只做F1。8主要目的是凸顯小巧身形,281g的體重、49mm的濾鏡口與同為反望遠設計的適馬50mm F1。4 ART 815g、77mm相比便攜性出色很多,所以索尼的定位策略主要是潛藏在規格之內的差異化,尤其是小型化策略,與副廠或其他品牌主打堆料超級規格形成明顯的反差,新推出的20mm F1。8也同樣基於這個邏輯。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從結構圖來看,20mm F1。8屬於典型的廣角反望遠設計,與同焦距但光圈大一檔的適馬20mm F1。4 ART相比: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後者為顧及單反卡口,所以選擇了長鏡後距設計,原生E卡口無反版的後部相對單反版有明顯的加長,所以它即便是做F1。8,體型也會比索尼20mm F1。8更大。而在這種前提下還想做更大光圈,就意味著需要使用更大口徑或更大麴率的負鏡前組,或折射率更大的材料來增大入瞳孔徑,當然一般需要兩者兼施。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而廣角鏡頭前組一般是彎月形透鏡組,透鏡兩面的半徑同為正號,且凸面曲率更小,但更大的直徑意味著凸面也會更往外凸出,所以往往光圈越大(直徑大)或焦距越短(曲率大)都會導致前組呈“燈泡”形態,無法加裝旋入式濾鏡,為保護前鏡組需要把遮光罩改成固定型設計,鏡頭蓋也變成桶型,適馬20mm F1。4 ART就是這種設計。而且這一設計也會讓各級像差複雜化,所以往往需要更為精密的後組來進行校正,因此適馬20mm F1。4 ART的結構也要複雜得多,整個體型也就直奔950g去了。

所以,雖然看起來只有一檔光圈的差別,背後的設計卻能延伸出很多的細微區分,事實上如果跨平臺來看,索尼20mm F1。8和尼康Z 20mm F1。8的設計理念是比較接近的: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基本都是把這顆F1。8的鏡頭當作主力來進行最佳化,區別在於尼康對外形設計的著重度相對沒有索尼那麼高,當然500g左右也不算沉重了。

就索尼20mm F1。8的具體設計有幾個點可以說說,首先第一組三片均為軸上厚度很薄的彎月形凹透鏡負鏡組,較高的曲率說明前組的總體折射率相對不高。第二,它的兩個模壓非球面分別位於整個鏡組的兩端,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非球面作用於軸外像差的校正,對於廣角鏡頭來說這樣的設計挺常見,也有實際意義。第三,後組2個帶ED的連續正負膠合組對軸向像差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校正,不過理論上垂軸的倍率像差會被放大,但事實上這顆鏡頭的垂軸像差並不大,所以這個設計從結果來看是合理的。

優點方面,結合A7R4,可充分發揮6100萬畫素的高解析度特點,尤其是中心部分。除此之外即便是F1。8全開,彗差像散校正做得很不錯,哪怕是接近極限邊緣的軸外點光源,形態可以較好地得到還原: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所以索尼才一直強調20mm F1。8的星空攝影功能,但注意拍攝星空時一定要正確上焦(很多時候這才是造成星空攝影成像不良的關鍵原因),否則也會受子午或弧矢像散的影響。與此同時它的光學畸變也很小,但有趣的是畸變呈枕形,拍攝建築或規律邊緣物體時也不用太擔心視覺上的影響,不過,畸變本身只引起像變形而不影響像質,只要機內有校正即可,所以也不用特別在意。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還有一點就是它的色差校正做得很不錯,即便是20cm左右的近距離拍攝,焦內也基本沒有倍率色差,軸向色差也幾乎不可見: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但透過光斑測試可以看到,它的軸向色差主要出現在靠近像場邊緣的區域,總體影響不大: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順便也能看到它的口徑蝕很小,光斑很圓且非球面面型精度還不錯,基本看不到洋蔥圈,也沒有切口問題,結合20cm的小微距可以拍出廣視角+淺景深+圓形背景光斑的效果: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當然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最大的優點是輕巧,373g的體重加上A7R4也差不多剛好1kg,隨身攜帶時肩膀脖子的壓力要小不少,前置67mm旋入式濾鏡規格可以說是價效比直選。而且1kg的重量對大多輕便型三軸穩定器都很友好,在A7R4的S35裁切4K影片模式下也有差不多30mm的視角。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上圖為靜態照片模式取景範圍,下圖為S35裁切超取樣4K影片取景範圍: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光圈可以調整為順滑且安靜的無級模式,而且用2個線性馬達推動後組對焦,速度和精度都挺高,不過,線性馬達在斷電後並不會固定對焦鏡組的位置,所以拿著鏡頭前後搖晃可以看到對焦組在鏡筒內擺動: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最前與最後均為固定鏡片設計,防塵防滴效能比較好,不過氟塗層其實也不是萬能的,該沾灰還是會沾,清潔的時候一個不留神也容易殘留油印(戴眼鏡的同學應該都很明白它的影響是什麼)。

再者,作為一個足有14片鏡片的鏡頭來說,索尼20mm F1。8的抗眩光能力還算不錯: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9片光圈葉在F5。6的時候就已經不夠圓了,可以拍出18星芒: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接著說缺點,索尼20mm F1。8光圈全開時邊緣解析度下降比較快,拍攝星空等沒什麼解析度需求的主題還OK,光線條件受限的風光攝影就有點吃力了,儘量還得要收小光圈再拍,F5。6左右均勻度最高,但中心到邊緣的解析度梯度依然存在。

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場曲,事實上軸外球差、彗差、像散和畸變皆由輔軸球差引起,而這幾項其實拉出來單看,索尼20mm F1。8表現都還不錯,但在即便像散校正很完備的情況下匹茲凡和不為零也會引發場曲,從而導致邊緣解析度快速下降,而且這個下降梯度也並不遵從由中心向邊緣的圓形徑向原則,而是按區域分佈,並且因裝配的關係而存在一定幅度的公差,就我手裡這顆20mm F1。8來看,像場左側邊緣的下降幅度明顯大於右側: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上圖為完整取景,下圖一為左下角,圖二為右下角,物距基本相同,但清晰度存在較大的差距: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其實現代大光圈廣角鏡頭基本上都很難逃過這個問題,收縮光圈只能說是緩解,要解決就需要在後組採用彎月形厚透鏡來進行校正,但這也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除此之外,雖然索尼20mm F1。8的漸暈幅度較低,口徑蝕很小,但它的邊緣照度下降卻不慢,很明顯是受到了餘弦四次方定律的影響: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簡單來說就是既沒有做像方遠心,也沒有增大光闌彗差或桶形畸變(事實上是枕形……),因此從RAW影象來看,靠近黃金分割點位置就開始有比較明顯的失光,四角有差不多2檔,但好在索尼全畫幅無反近年來基本都是高動態範圍的標杆,強吃這2檔左右問題不大。

索尼FE 20mm F1.8 G鏡頭解析:效能與體型之間的博弈

總體來說,索尼FE 20mm F1。8 G這顆鏡頭的優點多於缺點,但從市場的角度我並不算特別看好它:副廠比它規格高還更便宜的,便攜性和均衡性不如它,比如適馬20ART;比它便宜、輕便、放大倍率更大的,比如騰龍20mm F2。8,光圈小1又1/3檔之餘。所以準確來說它們雖然都是20mm,但傾向性完全不同,很難說誰能替代誰,換句話說就是索尼20mm F1。8並不能蓋過副廠,7499價格卻幾乎是適馬20ART+騰龍20微之和,考慮到光學素質的差距並不像遊戲幀速那樣直觀的呈現,而且這顆鏡頭應該是更多被A7M3使用者關注,這樣一來就相當於丟失了主要潛在使用者群最看重的價效比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想在市場上有太大的放量,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