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華為不造車,吉利反而要造手機?

面對科技巨頭、手機企業頻繁的跨界,傳統車企終於來了波回擊。

9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正籌備手機專案,目前專案進展十分迅速,尋覓手機專業人才的同時,也已經在武漢、上海等多個地方乃至海外設立了辦公地點。

華為不造車,吉利反而要造手機?

雖然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在當天就否認了這條傳聞,但他接受記者採訪時的原話值得令人深思:“目前我們還沒有可以對外披露的訊息。”通常來說,官方這種模稜兩可的回答,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目前公司已經在開展相關的工作,但專案進展還未到可以公開的程度。

但令人不解的是,手機行業的競爭之激烈相比任何行業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跨界者多以失敗而告終,典型的例子便是格力手機。吉利就算是與科技巨頭、手機企業“禮尚往來”,也沒必要這麼拼吧?

華為不造車,吉利反而要造手機?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想一下,車企在宣傳自家車機系統有多智慧時,是不是會提到與手機的互聯效果,或是與手機一同搭建汽車智慧生態。因此現階段的智慧汽車,除了要有智慧座艙的支援,手機端的聯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就衝這一點,吉利就有理由去造手機。

除此之外,吉利想造手機的另一個理由,則是軟體收入。好比如說目前在車聯網領域佔據絕對優勢的華為,華為為什麼不造車的理由其實很簡單,一是不想拉車圈仇恨,二是賣軟體遠比造車賺錢。

華為不造車,吉利反而要造手機?

這裡打個比方,鴻蒙系統能夠實現車輛座艙和手機端的無縫銜接,一方面能夠大幅提升使用者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則是在搭建好汽車智慧生態之後,透過軟體服務來賺取利潤。因此這裡的車企相當於是一箇中間商,它們的智慧座艙為華為搭建了平臺,而華為則透過軟體來賺使用者的錢。這一來一回,傳統車企可不就淪為“硬體的組裝廠”了嗎,只能撿一點科技巨頭剩下的芝麻。

華為不造車,吉利反而要造手機?

明白了吉利為什麼想要造手機,我們再來看看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其實吧,車企跨界造手機的難度也沒多大,首先是手機產業的供應鏈體系十分完整,使得“拿來主義”這套操作完全吃得開,基礎的手機組裝對於會造車的吉利來說也完全不算事,畢竟人家比亞迪也在給手機企業代工啊。

華為不造車,吉利反而要造手機?

因此吉利造手機需要攻克的難點就在於作業系統的研發,雖然可以用安卓、鴻蒙等系統,但這不也同樣是寄人籬下嗎,造不造手機又有什麼區別。再者說了,吉利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湖北億咖通科技有限公司,其主業就是通訊業務,因此在智慧座艙和手機的整合上也能快速發揮自身優勢。

華為不造車,吉利反而要造手機?

在某種意義上說,吉利造手機和科技企業造車這兩件事是有共同點的,造手機/整車確實沒什麼難度,但難在如何突出自己的優勢,最終將手機/整車賣出去,吉利總不能透過買車送手機的這一類捆綁銷售吧?要知道上一個買空調送手機的格力,已經是涼涼了。

華為不造車,吉利反而要造手機?

寫在最後

其實不論是車企造手機還是手機廠商造車,這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它們之間的內卷越嚴重,我們就越能夠享受到更加智慧化的車輛產品、手機產品,從而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用車體驗。

最後,小編這裡提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吉利不是缺造手機的人才嗎,那不妨考慮考慮正在直播帶貨的羅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