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安幕茵:戀愛忠告

無論能不能走到最後,一定要記住,一份好的感情一定是積極向上的,一定是讓人不斷進步不斷變好的,一定是讓人快樂的,想起來都覺得甜蜜。

如果這份感情讓你頹廢墮落,讓你失去自我失去前行方向,讓你讓你患得患失憤怒難過。那麼,不如不要。

人就這幾十年,委屈自己做什麼。

安幕茵:戀愛忠告

很多女孩談戀愛容易患得患失,這時一定要學會告別不安,構建對另一半的信任感,你可以這樣:

第一,如果你曾經有被傷害或欺騙的經歷,留下心理陰影,可以做一個區分:「這種擔心物件會背叛的感覺,到底是現實因素引起的,還是過去的創傷造成的?」如果你透過檢驗,發現當下的親密關係很安全、沒有破裂的風險,那對另一半的信任感也會提升。

第二,轉變思維,從試探、控制另一半,到調整內部可控的因素。你可以告訴自己:「他是一個獨立的成年人。我控制不了他,也沒辦法 24 小時盯著他。」然後把控制點放在內部,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來降低物件劈腿的機率,尋找可行的調整方向。

安幕茵:戀愛忠告

第三,採取分級任務法。把建立信任的親密關係看成總目標,拆分出一個個小的、容易達成的子任務,然後循序漸進地把總目標給完成。你要確保子任務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同時透過自我比較找到建立信任感的動力。

第四,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糟糕,總擔心被物件拋棄,可以多想想積極的例外。比如那些你做得很好、值得被欣賞的地方。當你的自我認同感足夠高,就會改寫「我配不上」的主流故事,跟物件相處起來更有信心和安全感。

上完乾貨,上真實案例,細節處見真相。所有釋出的案例均取得來訪者的授權。並經過必要的加工、潤飾和細節調整,隱去能識別來訪者身份的資訊。

「他是不是出事了,還是在陪其他女生?」婷婷看著手機,心裡想到各種不堪的畫面。

1、不安爆發:擔心男朋友出軌的她

「阿宏,你為什麼那麼晚回來,打電話也不接,是不是在外面有別人了?」婷婷激動地質問物件。

「我哪有,」阿宏無奈地嘆了口氣,「我今晚陪客戶吃飯應酬,所以才沒及時回你。」

婷婷忍不住吼他:「你撒謊!過了那麼久,你怎麼可能沒有看訊息,你肯定在騙我!說,你是不是在陪別人,所以才不回我?!」

「你有完沒完!」阿宏一下子也火了,「好端端的懷疑我,是你自己疑心病太重!天天這樣叨叨叨,這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說著他從床上坐起來,氣沖沖地到隔壁房間去睡了。

婷婷心裡也很糾結跟痛苦。她和阿宏在一起兩年了。一切都很完美,除了她沒辦法接受阿宏訊息回得慢,有時候應酬找不到人這個點。兩個人經常為此而吵架。

她總是覺得:你幹銷售這一行,每天都要盯著手機,怎麼可能一兩小時不回訊息?如果有事,也是因為去娛樂場所、陪別的女生不方便。沒有其他理由。

因為每次都聯想到這些不堪的畫面,阿宏訊息回覆晚一些,她就非常生氣和不安。忍不住糾纏他、逼問他到底去了哪裡。

剛開始還好。等到婷婷的不安越來越強烈,怎麼安撫都沒用時,阿宏也被整得非常委屈和心煩。他會氣得吼她、說她喜歡亂想和不給人空間,結果「世界大戰」一次次地爆發。

感覺物件的態度越來越冷淡,婷婷有點坐不住了,很擔心他會放棄這段兩年的感情。所以她很著急地來找我,希望透過心理諮詢調整不安感,別再那麼頻繁地跟另一半發生衝突。

2、轉換視角:從「他要給我安全感」到「我能做什麼」

第一次諮詢的時候,婷婷就表現得很焦慮:「覃老師,我總擔心物件沒接電話、找不到人,是因為他在跟其他女生一起。然後心情就很崩潰,跟他大吵大鬧。你說我該怎麼辦?」

聽到這裡,我給她做了一個反饋:「聽起來,你很焦慮、不安和惶恐。好像當他沒接你電話,就意味著他背叛了。你好像對他缺乏信任感對嗎?」

當我說到「信任感」時,婷婷連連點頭:「對!就是這個狀態。我好像很難相信他真的喜歡我,要跟我繼續走下去。所以必須不停去求證,聽他哄我安慰我才放心一些。」

婷婷說著說著,聲音也越來越小:「我從小就很沒有安全感。因為父母經常出差,把我放在爺爺奶奶家。有時候我鬧得厲害,他們就哄我說會帶上我,然後趁我睡著的時候走掉。」

她一下子哽咽了:「我醒來以後找不到人,就特別崩潰,趴在床上哭,把枕巾都哭溼了。所以我變得特別黏人,總希望物件能立刻回我。他不回的話,我就很擔心又經歷那種突然消失、關係斷掉的情況。」

安幕茵:戀愛忠告

我被她帶進那種哀傷、惶恐的心情裡。靜靜體會了一下,我開始詮釋她的客體關係模型(object-relational model):「聽起來,你的內心有很多恐懼和擔心。你希望物件立刻回覆你,他沒有訊息就感覺被背叛了。這也讓我想到,你的父母辜負了你的信任,用騙的方式把你留在爺爺奶奶家。所以你很難在關係中去信任,擔心又一次被傷害和背叛對嗎?」

聽到我的話,婷婷捂著臉哭起來。過了好一會,她才開口說:「是的。現在我才知道,原來不安全感的根源在這裡。我真的很害怕他像我父母那樣,不打招呼就消失了,拋下我一個人在爺爺奶奶家。」

當她開始意識到,這種不安全感主要來源於早年經歷,我也教給她一個心理諮詢中的技術——區分(Jones-Smith, 2011)。簡單來說,就是當找不到人、她懷疑阿宏出軌時,先別急著去擔心和害怕。而是仔細想想,這種負面情緒是過去父母帶來的,還是物件從現實層面,真的有劈腿其他女生的可能性。

如果婷婷能意識到,親密關係沒有被插足的風險,男朋友也沒有離開她的跡象,不安感更多是自己心理陰影導致的,那她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我介紹完這個技術,婷婷點頭說:「覃老師,我覺得你這個方法應該會有幫助,讓我沒那麼擔心了。但是你知道,這個事情也說不好啊。如果我不問他為什麼不接電話,人在哪裡,跟誰在一起,怎麼能確保我是真的安全呢?所以我還是忍不住去試探他。」

我捕捉到她想要控制物件,確保自己百分百安全的念頭,這樣給她反饋:「聽起來,你想要控制阿宏,把一切危險因素都消除掉,然後才覺得自己可以放心對嗎?」

婷婷回答說:「是的,我是這樣想的。」

「那你有沒有想過,」我頓了頓,「你其實控制不了你男朋友,也沒法監督他一定不出軌、不離開你呢?因為他是獨立的成年人,除非你在他身上安裝攝像頭,24 小時監控,不然他想搞小動作總是有機會對嗎?」

婷婷有些愣住了。她低下頭說:「你說得對。這也是我一直擔心的事情。」

當她意識到外部因素的不可控性,我也引導她向內看,把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轉向內部,聚焦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我問她:「之前你的思路,是想試探和控制阿宏,確保他這個人是忠誠、值得信任的對嗎?那我們能不能換個思路,不去管他這個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然後專注在你自己可以做什麼,降低他跟別的女生曖昧和出軌的機率呢?」

根據控制點理論

(Lefcourt, 2014),面對一個挑戰或困難時,關注內部因素還是外部因素,會明顯影響你的想法和行為反應。如果你習慣從外界找原因,總懷疑是物件想要背叛,那很容易感到焦慮、憤怒,非常患得患失;如果你把控制點放在自己身上,多想想「我可以做哪些努力」,那就有更多信心、動力和掌控感。

聽到我的介紹,婷婷眼睛一下子亮了。她有些激動地說:「我想要把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要那麼焦慮和被動了。覃老師,那我可以怎麼做呢?」

我引導她去思考:「那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你男朋友會背叛你,你覺得你們親密關係是出現什麼問題呢,你可以做些什麼來預防?」

婷婷想了想,低聲說:「如果他會出軌,可能是因為別的女生更加溫柔、懂事,能夠給他提供情緒價值吧。不像我,經常因為不安全感去鬧他,逼他哄我安慰我。」

聽到她這樣說,我做了一個反饋:「你開始意識到問題,這點特別棒。那是否可以調整一下,當你缺乏安全感、忍不住懷疑他跟他吵架的時候,改變溝通的方式,避免他煩呢?」

透過十多分鐘的討論,婷婷找到她的「內在控制點」——生氣、擔心的時候,不再把負面情緒都發洩給男朋友。而是自己冷靜一下,看看能否消化這些被拋棄的恐懼。如果可以,就不再繼續試探物件;如果情緒還是非常激動,可以跟物件或者諮詢師進行討論。儘量讓物件感到被尊重和溫柔對待,避免用逼迫來達到目標。

這時候我再讓婷婷去評估:「如果你用這個內在控制的方法,物件背叛你的機率是多少,會不會比之前有所下降?」

她思考了一會說:「我覺得擔心會少很多。因為你告訴我一個新的思路,不去強求那些控制不了的,從自己能把控的地方調整。這樣我就有努力的方向,沒那麼焦慮和擔心了。」

簡單梳理一下,當你處於非常不安的狀態,無法信任物件,那首先可以做一個區分:這是過去不好經歷造成的,還是他真的有背叛我的風險?當你發現關係其實很安全,你的擔心是心理陰影帶來的,那被出軌的恐懼就會好很多。

當然,如果戀人真的有問題,或者你追求絕對的安全,那可以嘗試從「外部控制」轉向「內部控制」——不是去試探、控制另一半,然後因為無能而力變得焦慮、患得患失;而是從可控的內部因素出發,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向。當你轉變思路,聚焦在內部控制點,那就更有掌控和安全感。

3、小步邁進:逐漸培養相互信任的關係

過了一週,婷婷告訴我:「覃老師,您說的這些方法,剛開始幾天對我幫助很大。我也嘗試信任他、比較溫柔平和地去溝通。吵架的情況好了很多。」

「但是,」她很苦惱地說,「我感覺這種情況很難維持下去。有時候那種不安感太上頭了。我就忍不住還是懷疑他、質問他有沒有去找其他女生。結果又開始吵起來。你說這個狀態該怎麼辦呢?」

感覺到婷婷的焦慮,我進一步詢問她的困擾:「聽起來,在執行的過程中,你又會陷入不安和懷疑的情緒裡對嗎?你是否願意多說說,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讓你無法保持下去?」

婷婷嘆了口氣說:「就是我不試探、不問清楚他在哪裡,就還是會很焦慮。可能一開始能控制好情緒,後來越積越多,就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經過跟她的交流,我意識到問題的癥結在於:她的步子邁得太大了。一下子打破自己固有的習慣,從非常控制到完全的信任和尊重,結果強烈的焦慮感就把她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