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時代高科•材料專欄】明冠新材:鋁塑膜國產替代新路徑

摘要

作為國內最早涉及太陽能電池背板與鋰離子用鋁塑膜領域的企業之一,明冠新材經過十多年的研發,掌握了鋁塑膜核心生產工藝,目前已有多款應用於不同場景的鋁塑膜產品批量出貨。

守在國產替代進口的市場前夜,中國鋁塑膜企業正在“深蹲起跳”。

“2021年國內電池廠家都以非常開放的心態來評測和應用我們的鋁塑膜,本土鋁塑膜企業要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

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明冠新材;證券程式碼:688560)

相關負責人對高工鋰電錶示,國內電池企業降成本和保障供應鏈安全需求急迫,國產鋁塑膜正在加速駛入國內動力市場。

中國電池企業對本土鋁塑膜關注度升溫背後,是隨著國產鋁塑膜在產品外觀、衝深成型、耐電解液、阻水性等綜合性能上不斷提升,本土鋁塑膜企業有望打破中國動力電池用鋁塑膜依賴進口日本鋁塑膜的困局。

當前,國際鋁塑膜市場主要被DNP、昭和電工等日企所壟斷,中國市場動力用鋁塑膜70%以上被DNP和昭和電工兩家企業佔據,國產鋁塑膜佔比相對較低。

業內人士認為,鋁塑膜國產化替代緩慢的根本原因在於:1、國內產業鏈企業對鋁塑膜的相關研究不足,市場主要依賴日韓企業的技術路線與經驗;2、國內鋁塑膜材料供應體系有所缺失;3、國產鋁塑膜市場化程序較進口短,動力電池廠家對於國產鋁塑膜依然心存防線;4、下游廠商指定採用進口鋁塑膜等。

而作為國內最早涉及太陽能電池背板與鋰離子用鋁塑膜領域的企業之一,明冠新材經過十多年的研發,掌握了鋁塑膜核心生產工藝,目前已有多款應用於不同場景的鋁塑膜產品批量出貨,成為了國產鋁塑膜替代進口的行業“尖兵”。

創新工藝捅破最後一層“膜”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鋰電池產業鏈基本上在四大材料、裝置、鋰電池等領域都實現了國產化替代進口。

然而,鋁塑膜作為鋰電池材料領域技術難度最高的環節之一,仍是目前鋰電池產業鏈中唯一尚未完全國產化的關鍵材料。

鋰電池用鋁塑膜是一種多層複合膜,一般由PA/AL/PP三種材料構成。尼龍層為外層,起輔助成型和保護作用;鋁箔層為阻隔層,起成型和阻隔作用;PP層為熱封層,主要作用是封口粘接。

鋁塑膜工藝按內層AL/PP複合方式可以分為熱法和幹法兩種。幹法工藝優點在於裝置投資小門檻低,工藝簡單容易掌握,但是內層PP膠和CPP大多依賴進口,成本和品質受限於PP膠和CPP;熱法工藝優勢在於耐電解液和抗水效能優異,缺點是深衝效能差,工藝複雜。

但這兩者技術路線以及基礎原材料都來源於日本,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這意味著中國鋁塑膜企業在採用這兩者工藝技術生產鋁塑膜時,有可能會被日本“卡脖子”。

業內人士認為,國產鋁塑膜想要打破進口壟斷實現替代,就必須從基礎材料和生產工藝等方面進行革新,掌握自主核心技術,實現真正的國產化。

在此情況之下,明冠新材結合十多年在幹法複合、熱法制膜及膠粘劑開發上的經驗,創造性的開發出乾熱複合工藝技術。

明冠新材介紹到,新工藝流程實現塗布、複合多工藝一次成型,可以大幅提升鋁塑膜產品的穩定性、產線自動化程度、產品良率以及生產效率,使其鋁塑膜產品具有衝深效能優異、耐電解液效能佳、絕緣性良好、耐熱性強、熱封強度高、耐溼熱老化、耐高低溫等多項效能優勢。

明冠新材表示,公司研發的乾熱複合法工藝在吸取幹法工藝優勢的同時,兼顧了熱法在耐電解液和抗水性方面具有優勢的工藝特點,使得鋁塑膜在衝深成型、外觀、耐電解液及阻水等多方面的綜合性能得到提升。

例如,明冠新材採用乾熱複合法工藝生產的鋁塑膜在衝深方面可以達到9-10mm,達到日本進口水平;耐電解液效能方面,明冠新材的鋁塑膜耐電解液長效測試85℃浸泡30天,並保持在8N/15mm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創新工藝技術之外,明冠新材也在鋁塑膜基礎材料方面進行深入研究,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

此前,明冠新材在涉足太陽能背板生產時考慮到關鍵原材料氟膜被美國和日本公司壟斷,不利於其實現國產化,因而自主研發M膜替代進口薄膜,解決了基礎原材料被卡脖子的難題。

在此基礎上,明冠新材也將該策略應用在鋁塑膜上,在膠粘劑、鋁箔、CPP膜、尼龍薄膜等原材料方面進行自主研發,基本上實現了國產化。

明冠新材認為,鋁塑膜要實現國產化就必須在基礎原材料上實現國產化,這樣才能保障供應鏈安全和掌握核心技術。

鋁塑膜業務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和兩輪車領域對軟包鋰電池需求快速增長,帶動鋁塑膜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國內動力與儲能鋰電池市場已出現鋁塑膜供不應求的局面。

高工鋰電瞭解到,為保障原料供應穩定,LG新能源與日本DNP在今年簽署了戰略供貨協議,承包了DNP的絕大部分熱法鋁塑膜產能,導致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用鋁塑膜出現供應緊張的情況。

為保障原料供應穩定和降低成本,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國產鋁塑膜領域,積極接觸在產品和技術上具備競爭優勢的中國鋁塑膜生產企業,主動要求本土鋁塑膜企業提供樣品進行驗證測試。

而明冠新材憑藉在生產工藝以及產品效能方面的優勢,其鋁塑膜業務也在2021年取得較大突破。

2021年,明冠新材確立了以動力/儲能用鋁塑膜為牽引,高階數碼用鋁塑膜為助力的客戶開發路線。當前,公司鋁塑膜產品包含CAN/CAB088、CAN/CAP113、CAN/CAP153等不同結構系列,可涵蓋 3C、動力、儲能等不同鋰離子應用需求。

報告顯示,2021上半年,明冠新材實現營收6。2億元,同比增長8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528。5萬元,同比增長12。7%。其中鋁塑膜收入較上期增長102。8%,為派能科技、南都電源、鵬輝能源、贛峰電池、河南鋰動等客戶批次供貨。

同時,明冠新材也在拓展孚能科技、微宏動力、比亞迪、億緯鋰能、ATL、冠宇、鋰威、多氟多、桑頓新能源等其它客戶。

在產能建設方面,明冠新材現有4000萬平/年的產能,目前正加快新的年產1000萬平米募投專案建設。公司在今年7月又對鋁塑膜子公司增資(增資後註冊資本達到1億元)用於產能擴建,未來規劃產能達5000萬平米以上。

2020年12月,明冠新材正式登陸科創板,募資為其擴充鋁塑膜產能和加強研發提供資金支援。

明冠新材認為,國產鋁塑鋁替代進口將成為必然趨勢,本土鋁塑膜企業要保障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中國電池企業也要給予本土鋁塑膜企業更多機會和信心,加速鋁塑膜國產化替代程序。

【時代高科•材料專欄】明冠新材:鋁塑膜國產替代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