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脈衝星的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厘米,如此高的密度是怎樣形成的?

脈衝星是旋轉的中子星,因發出週期性的電磁脈衝而得名,發現於冷戰時期的1967年。脈衝星直徑大多在10千米左右,自轉速度極快,旋轉一圈僅耗時幾毫秒,而地球自轉一週則需要24小時。因為快速的旋轉,脈衝星擁有超強的磁場,平均磁場強度至少為幾千萬特斯拉。強大的磁場將脈衝星的輻射也封閉了起來,只能從兩個磁極發射出去。脈衝星的電磁脈衝就是這麼產生的。

脈衝星的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厘米,如此高的密度是怎樣形成的?

上圖為脈衝星(高速旋轉的中子星)結構簡圖

脈衝星的密度確實高達10億噸每立方厘米。脈衝星上一湯勺的物質,其重量就比地球上的一座山峰還要重。不相信的可以動手算一算,地球表層岩石的平均密度大約為2。7克每立方厘米。

脈衝星是中子星,那麼就來聊一聊中子星

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衰老後演變而成的產物,是除黑洞外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已被天文觀測證實。

根據恆星演化理論,恆星渡過其主序星階段進入生命的末期,就會轉變成其它型別的天體。當老年恆星的質量為太陽質量的8~25倍時,恆星在重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宇宙間一種極其猛烈的天體爆炸),恆星的外殼物質被拋射進宇宙空間(損失80%以上的質量),裸露出來的核心就形成了中子星。如果恆星的初始質量小於8倍太陽質量,最終只能形成白矮星;初始質量大於25~30倍,會不可避免的形成黑洞。不過科學家還提出了一種名為夸克星的天體,它的密度介於中子星和黑洞之間,目前還未證實是否存在。

脈衝星的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厘米,如此高的密度是怎樣形成的?

由於大量物質聚集在極小的空間範圍內,中子星的密度極大,理論上的密度大約在1~20億噸每立方厘米之間。中子星的質量最大不超過三倍太陽質量,最小不低於1。5倍太陽質量。這麼大量的質量集中在半徑僅10~30千米的天體上,這意味著中子星表面的重力極強,表面重力加速度也極大。在高壓作用下,中子星的表面溫度高達上千萬度,比太陽核心處的溫度還高,中子星核心處的溫度更是高達幾十億度。

超強的重力創造了宇宙間的奇蹟。地球的半徑6000多千米,在地球重力的限制下,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不會超過2萬米。如果地球能變為中子星,那麼地球的直徑將縮小至20多米。換算一下,那麼中子星表面的山峰或者說凸起最多不超過10釐米。中子星表面的逃逸速度為1~15萬千米每秒,大部分物體的運動速度很難達到這麼高。除了光,掉到中子星上面的物質基本上就出不來了。如果你從中子星表面1米高的地方掉下去,所產生的撞擊能量比地球上所有核武器爆炸的總能量還要大的多。

脈衝星的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厘米,如此高的密度是怎樣形成的?

上圖為中子星假想圖

對於會發出脈衝的中子星,據科學家估計,其在一秒鐘所釋放的能量換算成電能,就能夠讓現有能量消耗水平的人類使用幾十億年。

關於中子星(脈衝星)的超高密度,需要從原子世界說起

壓縮一團棉花尚且不易,終究大力出奇跡。對於人類來說,體積龐大的地球壓縮成直徑20多米的小天體,那麼地球上的人類基本上看不到了。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這是難以想象的。

下面就讓我們來聊一聊,為什麼物質擁有如此高的可壓縮性?

宇宙間可以看到的物質幾乎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中又包含質子和中子,其中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電子帶負電。質子和中子是靠強核力束縛在一起的,電子是靠電磁力與原子核結合在一起的。質子和中子的靜止質量相近、大小相近,原子核的質量又佔原子總質量的99%以上。其實,原子核的密度與中子星的密度很相近。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用氫原子核(質子)來算一下。

脈衝星的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厘米,如此高的密度是怎樣形成的?

而原子核又相當小,原子核的直徑(10^-15~10^-14米數量級)僅為原子直徑(10^-10米數量級)的十萬分之一。如果原子有足球場那麼大,那麼原子核比足球場中的螞蟻還小,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小的電子就在這麼大的空間中自由翱翔。這麼大的空間範圍,自然存在可壓縮性。至於壓縮它需要多大的力量,則是下面要討論的問題。

通常的理解是電子繞著原子核運轉,異性電荷相吸,按理說電子應該掉進原子核,而阻止這一行為的力量便是量子力學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質子、中子、電子都屬於費米子,它們都必須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此外,這些微觀粒子還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說,電子並不像行星繞恆星那樣運轉,而是按機率隨機分佈。這意味著,電子有機率出現在原子核中。比如,質子在一定機率下就可以俘獲核外電子,轉變為中子。

脈衝星的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厘米,如此高的密度是怎樣形成的?

上圖為電子雲模型示意圖

當費米子相互靠近時,一種基於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斥力會阻止這種行為,這種力量被稱之為簡併壓力。想要壓縮原子,就必須要克服這種力量。

首當其衝,當引力足夠強大時,此時電子的活動範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原子的大小被壓縮了,但還不足以和原子核中的質子結合。由核外電子形成的簡併壓力承受住了這種力量,電子殼層還未破碎,阻止了白矮星進一步坍縮成為中子星。這種狀態被稱之為電子簡併態,白矮星上的物質就處於這種狀態。引力和質量有關,白矮星的質量上限被稱之為錢德拉賽卡極限,恆星坍縮時剩餘的質量不超過太陽質量的1。44倍。

脈衝星的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厘米,如此高的密度是怎樣形成的?

上圖為白矮星

當引力繼續增強,電子被壓縮排原子核,並與原子核內的質子結合成為中子。此時,中子簡併壓阻止了物質繼續坍縮,物質處於中止簡併態,而中子星的質量上限則被稱之為奧本海默極限(3倍太陽質量)。如果中子簡併壓被突破,那麼物質將會繼續坍縮,最終形成黑洞,成為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

脈衝星的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厘米,如此高的密度是怎樣形成的?

上圖為正在吞噬恆星的黑洞

中子星就如同一個體積巨大的原子核,並且完全是由中子構成的原子核。通常中子必須要待在原子核中才能保持穩定。自由中子只有15分鐘的壽命,會自發地衰變為質子。中子星這種怪胎的存在,完全是引力的傑作。

可見,在弱引力場下根本不可能存在密度像中子星這樣高的宏觀物質。那麼,用湯勺從中子星上取一小塊物質的願望就實現不了。中子星上的物質一旦離開中子星,就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並轉變為普通物質。中子星上的物質取不走,也許我們可以將中子星打包帶走。在一些科幻小說裡,中子星就被外星人當做武器。如果一顆中子星出現在太陽系,那對於整個太陽系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好了,這就是中子星(脈衝星)擁有超高密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