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錢鍾書在《圍城》中曾有一句很“辱法”的話:中國是出儒將的國家,不比法國,有一兩個提得起筆的將軍就得請進國家學院去供著。

“有文化”,這是中國各個階層的典型特徵,就連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著的汽車行業也是這樣。在這方面,長城可以說是行家裡手。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造型方正一點的SUV叫大狗,更硬一點的叫坦克,主打白色車身的叫白貓,主打黑色車身的叫黑貓,跑得快的叫閃電貓,聽上去比那些只會用創始人名字來命名的奧迪、賓士、福特什麼的強多了。

而在近日,長城又把這種命名方式延伸到了電池領域,它釋出了一種全新的電池技術,起了個名字叫“大禹”。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不好意思,你可能違法了

按照長城汽車官方的說法,起名叫大禹,是因為這種電池技術借鑑了大禹治水時“變堵為疏”的理念,從而可以實現在電池正常生命週期內永不起火、永不爆炸。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外界對這種電池技術很感興趣,這其中就包括長城汽車的粉絲、使用者、對手,還包括市場監管部門,因為永不起火、永不爆炸的字樣印在長城的宣傳海報上,已經明顯違反了新廣告法。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一年多以前,比亞迪釋出刀片電池,王傳福最激烈的言辭也不過是“把自燃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抹掉”。事實上,稍微有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永不起火、永不爆炸是不可能做到的。

從技術上來說,鋰電池的起火爆炸根本不可能完全杜絕,人們也可以想出一百種讓電池起火爆炸的可能。動力電池廠商能做的,只是降低起火爆炸的機率而已。

這到底是個什麼電池?

最近一年多以來,長城汽車給旗下車型搞了一堆稀奇古怪的名字,其中大多數都是“象形”,而這個大禹電池,命名方式則變成了“會意”。

據史料記載:大禹治水的確是採用了“變堵為疏”的方法,三板斧劈出了三門峽,引導黃河水東流。現在長城要做的,也是疏導,只不過它疏導的不是水,而是熱量。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也就是說,大禹電池的技術目標並不是解決電池熱失控的問題,而是在發生熱失控之後,如何進行疏導。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電池充放電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熱量,熱量如果非正常聚集或者不能儘快排出殼外,就會起火甚至爆炸,這是不可能杜絕的現象。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所定義的“安全”,指的也是在熱失控發生後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這個5分鐘就是留給車內人員逃生用的。

按照長城汽車官方說法,大禹電池的技術構想一是“控”,二是“導”,因此,這也是一種研究如何排熱的技術。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大禹電池在電芯間採用雙層複合材料來隔離熱源,同時還採用雙向換流技術來保證電池包內高溫、高壓氣火流的安全流動,熱流分配技術保證氣火流在電池包內均勻分佈,避免熱流集中,這些解決的是熱量控制問題。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定向排爆技術則相當於是設計了一個熱失控發生後的氣火流路徑,將其引導至滅火通道並快速排出。

這解決的是“導”的問題。

與此同時,大禹電池同時在電池管理系統識別到熱失控發生後,整車可以快速開啟冷卻系統,抑制電池熱擴散。

有誠意,無新意

由此可以看出,大禹電池並沒有採用什麼全新的技術理念,它所做的,所有動力電池廠商都在做,大家的思路沒多大差別。

只不過,按照長城汽車說法,它做得更好、技術更成熟、可靠性更高而已。更何況,這還只是理論上的。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與前段時間風風火火的“無鈷電池”相比,長城這次的大禹電池技術可看的東西並不多。

它沒有改變電池的正極材料,也沒有改變工作原理,只是一種理論上更精進的“善後措施”,技術上沒有什麼新意。

“電池永不起火爆炸”,長城新電池真不把廣告法放眼裡?

但值得肯定的是,這樣的技術,仍然是整個行業所需要的。

到目前為止,電動汽車還遠遠稱不上成熟,不要說電池安全這種核心問題,就連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誰更好都還在爭論。

也因此,這個行業歡迎所有的新技術來“戰個痛快”,哪怕只是一個概念,對整個行業也是有利的。

寫在最後

技術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長城汽車的大禹電池技術達到了什麼高度、能否大規模上車、商業前景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願意嘗試。再不入流的設計,也比那些“皮尺部”要強得多。

歡迎各位老爺在評論區和泰哥一起討論。

我們下期再賤~

近期內容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