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智慧城市應關注最佳化災後評估管理丨BEYOND前瞻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智慧城市應關注最佳化災後評估管理丨BEYOND前瞻

隨著全球城市化程序的加快,預計到2025年,全球70%的人口都將生活在城市中,由此產生的交通堵塞、資源耗竭、環境汙染等問題也對城市治理髮起了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國都以“智慧城市”建設作為全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和實踐路徑。

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己步入大規模建設階段。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投資將達到1894。6億美元。 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也明確指出,要“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由工信部牽頭髮布的2020年《數字孿生白皮書》報告指出,到2023年,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

中外智慧城市建設存在哪些共性與特徵?在頂層規劃中,如何根據不同主體的訴求設計方案?智慧城市的探索過程中,技術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災害天氣來襲,如何最佳化突發事件中的城市治理?

作為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機構,德勤持續關注智慧城市發展,在此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輸出領先的專業解決方案,助力全球各地區智慧城市建設。近日,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接受了動點科技的獨家專訪,分享了德勤在智慧城市領域的觀察與實踐。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智慧城市應關注最佳化災後評估管理丨BEYOND前瞻

基於城市特色輸出專業解決方案

智慧城市致力於為生活在其中的人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發展空間,其在全球範圍內的部署給城市帶來很多實際的效益,例如GDP的增長、居民幸福指數的提高、失業率的降低、安全健康與生活質量的顯著提升。

談到中外智慧城市建設的區別,歐振興表示,基於自身發展要求,每個城市側重的專案也不一樣。

比如亞洲國家在智慧城市程序中有後發優勢,會把智慧城市建設的重心放到智慧建築領域;而歐洲的智慧城市建設則以智慧政務、交通以及能源系統、節能減排的智慧化管理為核心。

拉丁美洲國家的城市建設相對落後,出行方式比較單一,發展方向以智慧交通為主;北美髮達國家對智慧城市的需求在於綠色低碳、智慧的能源系統以及應對氣候變化;中東、非洲的一些地區,由於氣候炎熱、衛生條件較差、水資源比較匱乏,因此透過建設智慧的供水管理系統來最佳化水資源的利用是其重要目標。

不同國家的國情對於其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有影響,比如美韓日的科技水平較高,相對地,他們很重視網路資訊保安的建設,這些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的重心集中於網路生態系統戰略;而荷蘭等一些歐洲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起步較早,發展水平較高,他們的人口密度較低,人口壓力較小,資源相對充足。由於近些年經濟衰退,各國都希望透過智慧城市的建設提升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與包容性。

德勤深度理解城市發展的需求,並對應全球不同地區的特色設計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以賦能區域經濟發展。

歐振興透露,德勤與全球各國的政府合作,開展智慧城市戰略規劃、場景設計、技術應用開發、系統實施以及後期運營等全鏈條的智慧城市創新服務。

例如,在歐洲度假勝地卡斯凱什Cascais,德勤與當地政府合作,開發建設了智慧城市管理運營平臺CitySynergy。該平臺系統整合了城市不同場景及物聯網應用,以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技術為核心,側重最佳化城市管理和運營的業務場景及管理機制、流程,協助城市管理者管理城市的日常活動及突發事件,協調、響應並制定城市應對方案,目前已在卡斯凱什的城市治理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在交通繁忙的英國倫敦,德勤與倫敦交通局共同開發了實時交通起訖點分析工具RODAT (Real Time Origin Destination Analysis Tool),利用感測器和大資料分析,透過資料視覺化,將虛擬資料資訊融入實際生活應用。RODAT是一套基於交通起訖點實時海量資料實現資料分析和場景模擬的大型模擬分析系統,呈現了城市實時交通多維立體的高精度“神經網路造影”和“沙盤模擬”,對不同型別進行車輛起止點分析,洞察道路擁堵原因,實現實時擁堵策略調整。此外,RODAT還同步整合了與城市交通相關的其他領域垂直應用,例如天氣和環保監測,最終助力倫敦交通局實現對倫敦城市交通的高效最優管理。

技術、場景和基建

三大引擎驅動智慧城市發展

在城市的日常執行中,政府、企業、居民等主體的需求通常存在差異,如何應對不同主體的核心訴求也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設計中的關鍵一環。透過梳理不同主體的訴求,德勤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也在政府端、企業端和居民端三方有不同的側重點:

政府端的核心需求主要集中在多元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精細化的城市治理以及標準化的管理制度。這些可以透過完善制度體系的標準、運用創新的投資建設模式、推進城區精細治理、城市綜合治理的方式實現。

企業端的核心需求主要集中在智慧化的業務增值以及數字化創新平臺建設,企業希望利用數字化創新完成智慧化轉型。因此,德勤透過引入智慧分析工具和大資料平臺,實現企業戰略的深度解析、產業地圖的構建和更精準的招商推介及市場對接。

居民端的核心需求主要集中在提升融合民生服務質量、以及多元化的消費模式創新兩個方面。德勤透過洞察本地的資源稟賦以及定製化的商業模式、運營模式、藍圖架構,為居民打造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便利化的生活空間。

智慧城市涉及安防、出行、社群、政務、醫療、教育等眾多場景,市場規模巨大,無數創新企業以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邊緣計算等各種新興技術參與其中。

歐振興指出,

場景化是智慧城市的主要戰略和整個產業運營的關鍵。

當前,積極參與到智慧城市建設的主體豐富多樣,政府、各類企業、運營商、使用者等不同主體參與其中,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與訴求十分關鍵。未來,透過城市場景化的服務應用設計以及國家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投資,將會進一步催化整體的智慧增值,更好地滿足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務的需求。

另外,在智慧城市的探索建設中,技術也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比如在資料層面上,以大資料、雲計算為代表的一些數字技術的載體,可以在傳統大資料中心資料治理的基礎上,清除資料壁壘、資訊孤島等障礙,不同資料之間實現連線貫通,將一些資料湖、主題資料庫進行更高效的利用,以提升智慧城市資料領域的能力。另外,物聯網(IoT)、5G、AR、VR、人工智慧、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很多不同的顛覆性技術,也極大推動了智慧城市的發展。

在基礎設施層面上,國家出臺的新基建政策也使智慧城市建設從追求硬體效能的提升轉為底層硬體系統的互聯互通。物聯網等技術將對過往智慧城市的一些短板領域實現技術補齊,為整個智慧城市發展提供可用度更高、效率更好的智慧硬體與網路基礎設施。

一言以蔽之,新場景、新技術、新基建的相互配合,共同驅動著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

新型智慧城市在六大領域開放融合

除了服務於最基礎的經濟增長,智慧城市更希望提升城市中居民的幸福指數。歐振興表示,一個出色的智慧城市首先要跳出傳統智慧城市的思維,更好地利用資料和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智慧決策、減少一些人工的干預。歐振興提出,智慧城市可以在六大領域進行開放融合。

首先在經濟領域,可以利用一些先進技術,幫助城市精簡生活流程、提升生活效率。比如透過一些智慧技術加速審批流程、發放許可;利用大資料分析幫助城市管理者提升績效、分析總體經濟表現和達成效果。

其次,在生活領域可以透過智慧建築、智慧醫療來推進整個社群的聯通,利用資料加強社會活動的管理,提高整個城市的生活質量。

第三,在交通領域,倡導共享出行,降低碳排放。透過自動駕駛、物聯網高階分析的模式使人和物的移動更快、更安全、更經濟、更環保。

第四,在治安領域,利用一些穩定的可穿戴裝置、人臉識別等技術來幫助公安執法部門打擊犯罪,保護公共安全。

第五,在教育領域,教育的核心已經從課堂的資料化轉變為現實的經驗學習,可以透過一些AR/VR等虛擬技術發展智慧教育,提供個性化與混合型的教育,深化豐富學習體驗,提升教育水平。

最後在環境領域,可以透過感測器等智慧手段探測資源的整體使用情況、存量情況,運用一些行為經濟的鼓勵模式來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城市和整個社會更好地可持續發展。

前段時間,國內多地城市遭遇極端天氣的持續侵襲,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也暴露出城市治理能力的短板。歐振興認為,

智慧城市的防災減災重於災害預警,並持續加強政府職能部門在突發性災害天氣中的協調能力。

德勤認為,利用資料化的能力建立一套覆蓋災害全流程評估規劃資訊處理的應急系統,透過物聯網的模式進行加強和改善,根據自然災害的不同特點,藉助城市整體的資源效率來提升整體的防災能力。

“有三個功能模組可以快速切入,在整個流程中的一些配置、評估方面,透過智慧手段提升整體的救災效率。”

首先是監測預警,目前城市主要的監測預警系統是氣象監察站,未來可以構建一些體系化的智慧監察預警系統;另外,災害評估管理也應當進行最佳化,當前很多城市的災害評估工作主要集中於災前階段,未來應更關注災後評估的最佳化與改進;在輔助決策方面,應同時關注救援配置分析,以及預案調取輔助決策,來進一步提升總體決策的時效性。

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2021已經於11月9日強勢開幕,持續一個月線上會議,線下將於12月2-4日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舉行,以科技創新和科技對社會各產業的影響力為焦點,聚焦前沿科技,展現科技在現今和未來社會各行業的影響力。

德勤將參展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並在未來科技展區亮相。

BEYOND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智慧城市應關注最佳化災後評估管理丨BEYOND前瞻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智慧城市應關注最佳化災後評估管理丨BEYOND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