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反思媒介化生存:帶來便利的同時還帶來了哪些困境?

文章來源:青年記者

作者:楊磊

人們在擁抱並享受社互動動的同時,逐漸陷入新的社交心理困境之中,看似開放自由其實保守的“資訊繭房”,無孔不入的媒介延伸引發社交倦怠,跨越空間虛擬線上的實時社交卻帶來認同焦慮和人際傳播障礙,影響社交關係的深度聯結。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青年記者文章,解析媒介化生存給我們帶來的三大社交心理困境。反思如何有效運用技術的革新和進步,讓人際傳播迴歸到傳統的最基本的資訊交流的樣態。

困境一:選擇性心理的“資訊繭房”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選擇性心理是指傾向於接觸原有態度一致的資訊,而避免接觸與自己的意願不合的資訊。在其中,個人還會傾向於注意與其現有態度、信仰或行為非常一致的部分。[1]

在使用者進行移動社交時,選擇性心理就是使用者的選擇性接觸、功能性使用以及資訊篩選和真實度測評的心理因素。

潛意識中,使用者首先關注的就是自己,只有當所傳資訊與受者關聯密切,受者才會進一步關注、分享。

在美國學者桑斯坦看來,人們之所以會陷入“資訊繭房”,是因為對資訊進行了選擇與“過濾”。[2]

在選擇性心理作用下所形成的“資訊繭房”效應,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網路資訊傳遞和媒介的客觀化特徵。人們更加願意獲取他們最為喜歡的內容,個體更多地傾向於提供能夠支撐自己看法和觀點的資訊,自我設計定製他們所希望聆聽的資訊,這就相當於自制了一間“資訊繭房”。使用者在看似海量豐富、相容幷蓄的資訊中反而失去了真實性、客觀性的評判,把自己包裹在“資訊繭房”中,有產生自我矇蔽的風險。

從這個角度分析,使用者在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中進行社互動動時,其搜尋、尋找、編輯、點贊和評論的內容都會受到選擇性心理影響,社交媒體已經呈現出看似開放實則保守的狀態。使用者在公眾平臺儘量避免發表強烈和偏激的言論,而在相對私密的社交平臺可能會激進一些,使用者已經學會選擇不同的內容面向公眾。

移動網際網路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使“地球村”的概念得以落地,可是看似開放的空間不一定讓個體更加開明,反而可能增加偏見。資訊雖然足夠豐富,但思維的“高牆”就像圍起一座牢籠,困住了大多數人。更多的選擇反而會使人們分裂成無數個小圈子,並且不認可對方。同時,社交媒體看似在進行個人化和個性化表達,但無法實現真正的平等,大家在使用社交媒體並享受便利的同時,並沒有奢求能夠真正解決實際問題,而是更傾向於休閒娛樂。

看似開放的平臺和可供任意選擇的網路社交環境,形成的“資訊繭房”卻像構築了一座思想的圍牆,每個人都困守其中,且為了完善和鞏固這座圍牆繼續進行選擇性搜尋和編輯,層層包裹的“繭房”越來越厚重,在移動社交中並沒有真正打破壁壘。

反思媒介化生存:帶來便利的同時還帶來了哪些困境?

圖片來源:公眾號提供

困境二:媒介延伸的社交倦怠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麥克盧漢的經典思想“媒介是人的延伸”得到了驚人的體現,媒介延伸的角度正全方位籠罩在每個人周圍。使用者藉助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裝置等,或者依託社交媒體平臺等渠道,使跨越時空的移動社交成為可能。

移動社交中,使用者也是在構建網路自我,聚光燈效應尤為明顯,突出表現為朋友圈點贊行為、自拍行為和曬行為。

朋友圈中的點贊行為可劃分成積極與消極兩種心理情緒。積極的心理表現為對內容進行欣賞和認可、反映自己的積極情感以及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消極的心理則包括從眾心理、刷存在感和無需思考組織語言。使用者因為聚光燈效應,會過分關注自己和朋友的朋友圈,點贊和評論都成為負擔,還可能引起嫉妒心理與焦慮感,使得人際交往趨於表面化。

戈夫曼的“擬劇理論”效應在移動社交中也較為典型。

虛擬自我和現實自我的區別,朋友圈和麵對面的矛盾,使得個體和群體在進行移動社交時都產生了“前臺”“後臺”,人本能中總是尋求認同者,進行選擇性接觸和“前臺”的表演。不同的圈子如同不同的舞臺,人們也呈現出不同的自我狀態。媒介對於人的感知有重要影響,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於個人和社會的作用,都由於一種新的標準而產生。媒介的影響力大,恰恰是因為另一種媒介變成了它的“內容”。

不過,海量的社交資訊,媒介延伸的方方面面,可能引發資訊過載、心理恐懼和焦慮等負面問題,導致大家不再像最初使用社交媒體平臺時真實地分享和記錄自己的生活,而是把社交媒體平臺當作秀場,表演痕跡過重。當移動社交中的自我呈現與表演成為使用者的壓力且無法消解時,他們就可能產生社交倦怠,引發一系列社交障礙,乃至最終拒絕社交。

一項針對某即時通訊APP使用者的問卷調查表明,高水平的社交壓力性過載體驗(包括資訊性的過載、社交性的過載和系統的功能性過載)將顯著影響情緒及持續使用的意願,即每個人的社交壓力負載感越嚴重,其社交疲勞情緒就越強。[3]在社交倦怠情緒的影響下,原本構建的網路自我和現實自我的矛盾會進一步激化,使用者可能產生疲憊、厭倦、煩躁情緒,並出現一系列非常態行為,如關閉朋友圈、停更社交賬號和情緒化評論等。

反思媒介化生存:帶來便利的同時還帶來了哪些困境?

圖片來源:公眾號提供

困境三:時空分身的認同焦慮

跨越時空的移動社交使得使用者產生分身感,多重身份並存和多工並行是他們媒介化生存的常態。有研究表明,在超聯通的網路世界中,人們自以為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效率更高,但其實是錯覺。多項任務並行會影響在任何一項任務中的表現,他們卻覺得自己在每項任務中都表現得不錯,有時自我感覺良好的網路社交併非如想象。

關鍵是,

多重身份參與和多工並行有可能帶來緊迫感和時空分割的孤獨感,繼而引發情感焦慮和認同焦慮。

情感認同主要是指能夠充分地滿足每個人的情緒需求而形成的一種心理過程,個體從自己的情緒上認可特定的物件,外部表現為對其他物體的喜愛、依戀。移動網際網路讓內容的生產呈現了高度的互動性,移動內容的生產更加重視資訊的質量、感情共鳴及觀點之間的互動這三個維度。

資訊在追求快捷動態的同時,準確性和新聞要素必須得以充分保證,使用者的情緒和體驗要遠勝過傳播資訊的含量。互動式資訊和沉浸式傳播更是讓使用者置身內容中,參與內容生產傳播。這種特徵極易使使用者產生粉絲型的情感認同,使用者對於某個人物或群體產生情感依戀,基於偶像崇拜產生的粉絲效應放大了情感認同。追求情感認同成為移動社交的基礎需求,粉絲型的關注乃至依戀狀態容易激發社交熱情,當然也容易進入情感焦慮誤區,情感需求一旦得不到期待中的滿足,易產生心理落差而陷入情感焦慮。

反思媒介化生存:帶來便利的同時還帶來了哪些困境?

圖片來源:公眾號提供

價值認同是個體從心理上對輿論引導主體呈現或倡導的價值觀念、價值結構的理解與接受。[4]圈子社交中意見帶頭人的存在及圈層文化的發展演進,使價值認同的迫切需求被充分表現出來,也正是維持強關係的基礎。不過,在當前移動網際網路社交的弱關係尤其是陌生人的社交中,價值認同並不穩固,價值觀的理解和接受會出現偏差,導致誤解和信任崩塌。價值認同在時空分身的狀況下較難把握,在使用者多重身份並存的情況下,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和理解,價值觀念的認同與接受,容易被行動網路環境消解和分散,並不確定。

在追求身份認同的渴望中,人們較為重視網路自我的塑造和呈現。

人們往往寧可發微信也不願意交談,因為面對面交談時會出現即興的對話,呈現的是真實的自我,來不及編輯和修飾,也很難隱藏弱點。然而,在行動網路高度發達的編輯狀態下,人們可以控制和調整自己的話語,達到恰到好處的完美效果,而這種完美恰恰是不真實的,隱藏了內心的塑造,使人們距離真實的自我越來越遠。

結語

人類社會的媒介化過程,既是人與媒介分化的過程,也是媒介向人迴歸的過程。網路空間與物理空間合二為一,使用者置身於充滿資料的虛擬世界,跨越空間的移動社交有效保證了傳播的完整性。可是,當即時通訊成為可能,人們越來越依賴於行動網路進行社交,不再面對面交流,不願意進行影片連線聊天,甚至連發送語音都讓位於傳送文字和表情符號。

技術的進步割裂了社交的深度連線,反而阻礙了人際傳播。

社交媒體看似豐富迅捷,卻並不能幫人們實現真正的社交,人們在時刻跟別人緊密地連線的狀態下,進行理想化編輯自我,卻喪失了真實的自我呈現,不再享有真正意義的獨自狀態,人們被網際網路技術徹底“消音”了。割裂的移動社交成為人際傳播的阻礙,人們逐漸陷入新的社交心理困境之中。

如何打破保守的“資訊繭房”,如何面對媒介延伸引發的社交倦怠,如何建立新的網路價值認同,都是當前媒介化生存狀態下社交心理困境急需解決的問題。

從本質上說,我們應該反思如何有效運用技術的革新和進步,讓人際傳播能夠迴歸到傳統的最基本的資訊交流的樣態。

【今日互動】

你認為媒介化生存給你帶來了哪些困擾?我們又應如何面對媒介延伸引發的社交倦怠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交流~

參考連結:

[1]沃納·賽佛林。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M]。郭鎮之,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71。

[2]凱斯·R·桑斯坦:資訊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M]。畢競悅,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

[3]成吉:社交媒體倦怠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68-70。

[4]黃麗娜:準社會交往——社交媒體時代輿論引導心理路徑[J]。編輯之友,2019(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