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每次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常常聽到有媽媽說自己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做什麼都慢。早上起床慢,吃飯慢,一個多小時出不了門,一不催促,就會要遲到,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助孩子改變這個狀況,不要總是遲到了呢?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其實,大人覺得孩子慢的時候,往往是對“孩子的時間認知特點”不夠了解。

心理學家透過把6到14歲的孩子分組進行觀察實驗後發現:

6至7歲的孩子對短時間的估計是不準確,並且是多變和不穩定;而8至14歲的孩子對短時間的估計就比較準確,時間觀念也會逐漸變得穩定。

因此可見,孩子在年齡很小的時候,是沒有精確的時間概念的,對於過去的時間,小孩子分不清什麼是“剛剛”“昨天”“前天”“之前”“很久以前”,孩子的眼裡只有“現在”。

正因為小孩子的眼裡只有現在,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所以在成年人眼裡是孩子慢,是在浪費時間,可是小孩子卻意識不到。

所以,幫助孩子改變“慢吞吞”的習慣,就要從教會孩子有時間觀念開始。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怎樣才能讓孩子有時間觀念呢?

一、父母要幫助孩子儘早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時間,對小孩子來說,是很抽象的,不能理解。而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可以把抽象的時間概念和孩子每天需要做的具體的事情聯絡起來,這樣就可以讓孩子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時間的變化。

比如,到6點半,就要起床了,到7點就要吃早餐了,到7點半就要出門上學了,到8點就要按時到校了。

到什麼時間,就該做什麼事情了。透過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建立把握時間和支配時間的認知和能力,這是幫助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步。

當孩子開始上學的時候,要迅速適應新的生活,需要父母的幫助。

父母在這個階段,首先要幫助孩子學會安排每天24小時需要做的事情,然後才能逐步引導孩子學會安排更長一點的時間。

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早睡早起,要知道要早上上學不遲到,回家後先做作業,睡覺前把明天需要的東西準備好,準時和爸爸媽媽說晚安,早點睡覺。

早睡早起,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時間感,有規律的生活有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能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有利於孩子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

為了讓孩子能有一個規律的生活,家長要儘量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給孩子起好模範帶頭作用。

為了讓孩子的生活過得既健康又有規律,家長就首先要以身作則讓自己的生活也要規律起來。同時要注意,孩子的作息時間和大人是不一樣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當孩子平時的生活有規律了,到了週末和節假日,孩子偶爾放鬆一下,就會感到非常快樂。而正是因為平時有了“約束”和“不自由”,孩子才會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自由的快樂。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二、培養孩子自己管理時間的習慣,讓孩子自己承擔沒有管理好時間造成的後果

要想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就必須讓孩子知道管理時間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讓孩子明白,不遵守時間會有什麼後果,那麼孩子就會很自覺地遵守時間。

只有當孩子意識到管理時間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責任的時候,孩子才會主動去思考,去行動。

比如,當孩子遲到的時候,如果孩子埋怨媽媽沒有及時叫醒他,害得他遲到捱了老師的批評,這說明孩子認為時間管理是媽媽的事情,所以遲到了要怪媽媽。

如果孩子把早上起床的時間管理當作自己的事情,如果沒有及時起床,遲到挨批,難受的也是自己,是自己承擔遲到的後果,那麼,孩子就會想辦法,怎麼樣才能按時起床,按時出門,按時到校,不再遲到。

所以,父母不要包辦代替孩子去管理時間,孩子對時間的認知和管理,是在自己有管理自己時間的權利的時候,是在承擔因為沒有管理好時間而造成的後果中的一次次的嘗試中,甚至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來學習和成長的。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三、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方法探討

為了加強孩子的時間意識,我們父母可以把時間和行動聯絡起來引導孩子。

比如,我們在教孩子認識時鐘的時候,同時告訴孩子,現在是幾點鐘了,我們該幹什麼了,等過30分鐘,到幾點鐘了,我們接下來又要做什麼事情了。

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認知時間,我們可以在家裡的每個房間都放一個時鐘,方便隨時隨地孩子都能看到時鐘上的時間。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父母還可以和孩子玩“猜猜現在是幾點鐘”的遊戲,看看是透過什麼來判斷現在是幾點鐘了,透過和孩子一起玩這個猜時間的遊戲,來培養孩子意識到時間的變化,增強孩子的時間意識。

當父母開車接送孩子上學和放學的時候,可以藉助等紅綠燈的時候,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同樣的一分鐘,我們在等紅綠燈的時候,會感覺到很漫長?而我們在家裡看喜歡的電視節目,玩喜歡的玩具的時候,感覺一分鐘卻像飛一樣快呢?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父母還可以透過引導孩子觀察一年四季的變化,和孩子一起交流這一年中都發生了哪些事情,我們都參加了哪些活動,讓孩子對時間的理解更直觀、更感性,更加能夠感受到時光的流失,一去不復返。

透過在生活中觀察和思考,讓孩子認知時間,在管理自己的時間的時候,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

透過引導孩子認知自己的24小時都是如何度過的,在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情,接下來的時間計劃做什麼事情,讓孩子學會給時間分段。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給時間畫出一個框架,然後在這個框架時間內,讓孩子學習專心地做好一件事,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提高孩子學習和做事的效率。也讓孩子懂得珍惜有限的時間,學會高效地利用時間。

當孩子學會給時間分段後,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如何給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應該做的事情排排順序,列列清單。

透過這樣的引導和練習,培養孩子學會判斷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什麼時間應該優先做什麼事情?如果做一件事情需要很多時間,可不可以從想要達到的目標這個終點,倒推回去,思考一下第一步應該從什麼時間開始?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總之,孩子是在不斷地學習和摸索中感知時間、認知時間和學會管理時間的。

這個過程需要父母付出極大的耐心和理解,不要嫌棄孩子慢,要用心地傾聽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感受時間,學會安排時間,懂得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時間是自己的,也是別人的。不僅要珍惜自己的時間,也要珍惜父母和別人的時間。當孩子懂得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時間的時候,孩子就學會了守時守信,父母也不用再擔心孩子遲到的問題了。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悠一格”,和我一起探討和分享育兒路上的感悟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