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最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莫過於父母給予孩子充分、適度的愛

最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莫過於父母給予孩子充分、適度的愛

讓家庭成為孩子的課堂:家庭薰陶,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一個孩子從小生活在什麼樣的氛圍裡,

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成長,對他今後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最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莫過於父母給予孩子充分、適度的愛

比如,畫家的孩子從小看到父母親如何作畫,就能逐漸領會繪畫的佈局、色彩;演員的孩子從小看著父母表演,就知道怎麼做才是真正地詮釋角色。

所以,家庭薰陶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家長整天望子成龍,請家教,可是他們常常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溫馨快樂的家庭環境。

一些父母願意從牙縫裡省錢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卻不願犧牲自己的某些愛好。動不動就邀約一大幫人到家裡打麻將,“以麻會友”,麻將摔得噼噼啪啪,酒桌上划拳碰杯聲稀里嘩啦,卻要求孩子靜心讀書,豈不是很可笑?

最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莫過於父母給予孩子充分、適度的愛

所以,要想孩子健康成長,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家庭教育並不僅僅是對孩子講道理,要求他怎麼做,最主要的還是父母和家人的日常生活、談話、活動,往來親友言行所形成的情境與氛圍使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首先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要教育孩子講禮貌,如果父母只是跟孩子說你要講禮貌,孩子不一定講禮貌;但如果家裡的人都言語謙和,彬彬有禮,則這個孩子不用你說,他也會講禮貌,因為這孩子是置身於講禮貌的氛圍之中的。

雖然要教育孩子專心、勤奮學習,但是父母親卻都沉迷於打麻將,那麼罵也好,打也好,孩子未必會專心勤奮學習,因為這個孩子置身於“搓麻”、無所事是的氛圍之中,早已無心向學。

最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莫過於父母給予孩子充分、適度的愛

同時,父母的日常言行與活動,也包括父母之間如何交流,關係怎樣,對於孩子的心理與行為具有情境暗示與氛圍薰陶的作用。

這種無意識的教育往往是真正在起作用的教育,不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好是壞,都與孩子生活周圍的環境和氣氛密切相關。

讓其在愛的春風中感受家的溫馨,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從而感到生命充滿希望和幸福,也從中學會應怎樣對待別人,給予別人關愛和友好。

最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莫過於父母給予孩子充分、適度的愛

我們強調要讓孩子生長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這也是父母對子女做好管教工作的必要條件。給孩子合理適度的愛,讓孩子享受到愛的溫馨與快樂,自然而然地就學會用別人對待他的方式對待周圍的人,也就是學會以愛來對待別人。這樣像孩子在三歲左右,便開始逐漸減少獨霸行為,而嘗試與別人分享一樣。

然而,這並不是母親從旁提醒指導、指使的必然結果,而是因為他從別人友愛、親切對待他的行為中學會了對待別的小孩,也應該像大人對自己一樣充滿親愛之情。

但是假如我們對孩子做不到這一點,甚至極少給予其關心愛護,有的父母甚至動轍就對子女施以極殘酷的虐待,這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受創、畸形、變態,更嚴重者從而埋下犯罪禍根。

最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莫過於父母給予孩子充分、適度的愛

最近,許多來自少教所的報告早已沉痛地向我們傾訴了這樣的事實:高牆內的少年犯們都曾有過美好純潔的童年和心靈。

但是在其成長過程中,父母、家人間的爭吵、憎恨,因小事爭執而引發的大人之間的暴力、或施加於自己的暴力使孩子恐懼、逃避,學會用暴力對待別人,心智遭到扭曲,以前一雙充滿天真單純的眼睛變得奸詐和兇狠,最後終於走進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高牆,用後悔或盲然去回顧過去。

孩子需要的,是情感和睦、積極進取、關心家庭和孩子的父母,而不是隻知道使用暴力和高壓政策的暴君。夫妻能夠相敬如賓,彼此體諒,相親相愛,孩子自然而然就跟著學會親切真摯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