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淨自心的真諦,悟懂得大自在

修行必須從實際問題入手,每一個問題都是道場,不能空談玄談,不要把修行變成一種逃避現實生活或煩惱的藉口。

清淨自心的真諦,悟懂得大自在

一事例,看看你能得到什麼啟發?

一日,懷讓來到曹溪禮拜六祖慧能大師。

大師問道:“從哪裡來?”

懷讓回答:“嵩山來。”

大師又問:“什麼東西,怎麼來的?”

懷讓回答:“如果說一件東西就不妙了。”

大師問:“還可以修行證悟嗎?”

懷讓回答:“修行證悟不是沒有,執著某一念頭就不會有了。”

清淨自心的真諦,悟懂得大自在

大師說:“只要不執著於某一念頭,那就是諸佛之所以維護遵守的,你既然是如此,我也是這樣。西天的般若多羅法師有一個預言:你的門下會出現一匹龍馬駒,他的辯才智慧會征服天下之人。這個預言應在你的心中,不必急著要講出來。”

懷讓豁然貫通,心中明白領會,於是留在六祖大師身旁服侍請教十五年,修養與智慧與日俱增,足見其修行的深奧廣大,後來他到了南嶽開設法壇,大力弘揚禪宗妙義,圓寂後被朝廷敕封為大慧禪師。

清淨自心的真諦,悟懂得大自在

“只此不汙染,諸佛之所護念。”不執著於某一念頭,於此無所染汙,是諸佛之所以維護遵守的一句話,也是佛子修行的真實境界,亦是清淨自心的真諦,悟懂得大自在。

這則慧能大師與懷讓的問答,道明瞭佛法的深奧,無量無邊,修行證悟不是沒有,時時都可以悟,處處皆可以證。如果,執著某一念頭,某一經句就不會有了。因為,執著的心都是妄心,妄心怎麼能修行證悟無上的諸法實相呢?

清淨自心的真諦,悟懂得大自在

“修正即不無,汙染即不得。”很多人都會識解,認為只要是見性了,就沒有任何事了,說到有修有證,他就引經據典反對。其實,無修無證是指我們的自性本體而言,一切具足,一切現成,是一種超然的境界,而對於一個迷昧不覺的人來說,要是不用修不用證。請問:那與一平民百姓有何區別?

真正領會《壇經》意旨的人,隨處都可以看到六祖慧能大師,在昭示學人如何去修,而且還特別強調,迷人口說,智者心行。所以,一定要了悟祖師的本意,不要錯會。

清淨自心的真諦,悟懂得大自在

很多人執著自己的見解和經文的某一字句,對他人的做法和說法產生了分歧,給他人產生了不悅,也給自己帶來了無謂的諸多煩惱。其實,你只是執著了自己的一個念頭,產生了愚痴的妄念,沒有清淨自心學會放下。

經雲:“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各種佛法的妙諦真義和文字沒有關係,而在於其暗喻所指。所以,不必執著一字一句,受此所染汙,要懂得融會貫通,心無掛礙。知而不執是正道,如果執著就不如普通的凡夫,因為凡夫不知其文字,就不會執著生煩惱。

清淨自心的真諦,悟懂得大自在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千經萬論只為標心。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我無一切妄心,何用一切法?佛子一定要懂得只要明心見性,十二部經典總是閒文字,這樣對執著於經文的佛子,就會讓他放下所執,去實際理地地證悟自心。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佛子都在講“即心即佛”,什麼樣的心才是佛?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即心的心是妄念不生的清淨心,即佛的佛是能離一切相,而不被外境所幹擾的清淨本體,是如如不動,是大定。心與佛的關係,是體與用的關係,佛是體,心是用,也就是定與慧的關係,定是體,慧是用。

清淨自心的真諦,悟懂得大自在

只要如實、認真、帶著覺察去生活,試著時時刻刻檢查自我,丟棄自己的傲慢、貪求、期待與恐懼,以一顆清淨心,看到生命的不同次第,你我都會成為生活中的覺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