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別讓家長的想法成為溺愛的藉口,阻斷孩子內心成長的機會

看了芒果臺的《婆婆和媽媽》節目中,侯佩芩跟婆婆、丈夫一起,帶兒子學習擊劍的影片,感覺做家長的以自己的想法,溺愛孩子,還有教育理論做美麗的藉口。

不贊成侯佩芩的教育觀,她和婆婆對孩子太溺愛了,把小孩子保護的太好,讓孩子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思考、判斷成長的機會。

媽媽一聽兒子喊劍重,想放棄,就以自己的想法—感覺孩子小經不起太重的劍,因心疼兒子,想讓他休息,就引導他,要麼換小號的佩劍或是換練習腳,再來練習擊劍。

一旁的爸爸,想鍛鍊兒子的堅強性格和頑強毅力—再堅持一下,卻沒有機會。兒子被媽媽和奶奶護著和引導著,他沒有發言權,成了多餘的人,乾著急。還在侯佩芩的誘導下,成了兇孩子的背鍋俠。

最後,小孩子,在媽媽、奶奶的讚美和引導下,找到感情宣洩口—賴爸爸對他太兇,以爸爸的辯解和安慰,完成了對孩子的看似“教育”、實則是按照媽媽和奶奶的想法,塑造的過程。因為婆媳兩人都怕孩子累著。

別讓家長的想法成為溺愛的藉口,阻斷孩子內心成長的機會

然後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看似矛盾解決,而實質呢?

做媽媽的,雖然告訴爸爸,對小孩子要適當讚揚,也鼓勵爸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去改正。但她自己的度沒把握住,過分的鼓勵表揚和誤導,除了把孩子捧殺的,沒有是非觀和脆弱玻璃心之外,還有什麼作用和意義呢?

讚美和鼓勵的教育理念,固然沒有錯,跟我們以前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大相徑庭。但不能矯枉過正,任何一種方法都應有個度,獎罰分明,寬嚴有度。

侯佩芩和婆婆對孩子的身體關愛和精神寵溺都過了。孩子感覺佩劍重,婆媳二人忙不迭的讓他休息,叫他放棄。

而爸爸就想鼓勵他,嘗試著堅持一下。其媽媽和奶奶就阻止爸爸,參與孩子的精神鼓勵,媽媽忙著迎合孩子放棄的想法,幫他找藉口。

孩子身邊三個最親的人,意見不統一,造成幼兒思想上的混亂。看看孩子,那不停的隨著三個大人的建議而轉來轉去的臉,迷茫和察顏觀色。他不知道自己當如何應對,自己當下的困難和大人們的意見分歧。

教育家孫蒲遠老師說:“關心孩子是必要的,但若把他前進道路上的石塊全部清掃乾淨,坑坑窪窪全部墊平,他可能暫時平平安安,但同時也失去了走坎坷道路的能力。”

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勇敢面對困難、準確大方的表達自己觀點,而不是家長自以為是的、以己想法去誘導、歪曲事實,干擾孩子的情緒,和打斷他自己思考、判斷、獲得成長的機會。

別讓家長的想法成為溺愛的藉口,阻斷孩子內心成長的機會

其實爸爸對他的要求是對的,應該鼓勵他先勇敢面對,和堅持嘗試一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克服這個困難,如果實在不能,再換輕一點的劍。媽媽和奶奶不應該在爸爸引導教育孩子的時刻,當面否定爸爸的要求,粗暴地剝奪爸爸對孩子需要幫助時的參與權。

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幼兒還小的時候,最容易被啟發和引導。爸爸和媽媽應該統一步調和觀點,引導和鼓勵孩子,面對困難,勇敢和堅持,把其生命潛力適度激發出來,幫其樹立正確、勇敢的信念。

孩子母親想培養其擊劍的興趣,陪著他擊劍比賽,每一次都輸給孩子,讓他感覺到勝利的喜悅,看似是孩子受到鼓舞了,這種虛假的勝利,又能維持多久呢?

換了爸爸跟他玩時,就每次都讓他輸,嚴重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他連輸幾下後,深感挫敗,直接放棄擊劍,一點抗打擊能力都沒有。父親的陪伴行為就是,為了讓他受打擊的嗎?

教育家提倡的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乾點苦活,受點罪,挫折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

媽媽和爸爸這兩種極端的表現,都是讓孩子失去興趣和自信的負面體驗,鼓勵不了其自信,只會讓他迷失對事實真相的準確判斷力,和對擊劍的興趣。

最後,爸爸還是在媽媽的指導下,流於表面的去跟孩子互動,讚美孩子和給孩子鼓勵等。

而這種表面上的鼓勵、表揚互動,並不是正在意義是的鼓勵教育,因沒有關注在,孩子內心的需求和思想成長上,只是按照大人的思想,去誘導塑造他。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失去自我,遇事不會思考和選擇,遇到困難沒有擔當或勇敢,只能聽好話,聽不得批評,經受不起挫折,一旦遭遇困境,易走極端。

那些青春期時,出現抑鬱或遇事選擇自殺的人,多數是從小沒經歷過挫折教育、從小沒有樹立積極向上的信念、沒有準確判斷力和思考力的孩子。

別讓家長的想法成為溺愛的藉口,阻斷孩子內心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