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瞭解別人的生活和選擇,就不要說三道四!

生而為人,誰都不易,尤其是對於白手起家,除了靠自己徒手打拼的人來說更是不易。而在打拼的過程中,在我們耳邊,難免會出現這樣一個聲音,你不要這麼,你不要那樣做,你這樣做是錯的,你不該這樣,你不該那樣,你不該來到大城市,你不該這麼拼,你不該這麼……

或許,總有這樣一種帶有否定的聲音,在你的耳邊徘徊,像惹人討厭的蚊子一樣在你耳邊盤旋。不管你做任何的決定,不管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他都會帶有否定性地給你一句“不該”。

對於別人的“不該”,你最該說的就是懟回去,告訴他:“我不該怎麼做,就像你不該活著一樣。”

理直氣壯地告訴他,

不瞭解別人的生活和選擇,就不要說三道四!

誰都是自己生活的主體,不管是坐看雲捲雲舒,還是閒庭信步,或是寵辱不驚。每一份淡定的背後都曾有個浮躁狂動的曾經。沒有經歷過曾經裡的那些風雨飄零,沒有經歷過曾經裡的起起落落,就無法理解生活裡的冷暖自知。

而對於自己的生活,正如人飲水,只有自己冷暖自知。

或許,我們曾經不被認可,或許曾經我們不夠被人珍惜,或許曾經我們不被人看重,或許曾經我們的努力都沒有得到該有的回報和認可。

但是,那只是曾經。當你在仔細審視自己的生活的時候,不妨對過去的自己打一個水漂,回頭審視一番自己曾經的無知和狂動,審視一番自己曾經做的對錯,審視一番曾經的自己,而後啟程。

不瞭解別人的生活和選擇,就不要說三道四!

而在仔細思慮過自己的生活,重新啟程的時候,免不了在你耳邊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或許是好意的相勸,而有的或許是無知的否定,而有的或許是諂媚的陰險。但是,不管是何種聲音,都該理性去看待,而後做出選擇,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對於否定的聲音,忽略而已。

記得曾經,有位官員在一次公眾場合,在發表自己的觀點的時候。曾說到對於沒有背景的年輕人而言,不該來大城市打拼,不該過著在大城市垂死掙扎的生活。我想這位官員一定是從小到大都被捧在手心裡長大,在溫室裡成長,沒有體驗過底層的生活。

如果都能夠過得安逸,誰又願意過的垂死掙扎呢?

想必大家都聽過“走西口”的故事,如果不是生活的所迫,誰又願意拋棄家園,遠赴異地他鄉“走西口”。歸根結底,只是為了活著而已。

不瞭解別人的生活和選擇,就不要說三道四!

而對於當下,沒有背景的年輕人在大城市打拼的時候,雖然沒有“走西口”風餐露宿,隨時都有餓死的悲慘。但是,面對身體和精神層面經受的壓力,無異於“走西口”,而這一切,只有經歷過並且經歷著精神物質層面奴役的人們才知道是什麼樣的感受。

很能理解,曾經那位官員所說的,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不要來大城市打拼的話語。或許,他是出於大城市的高物價高房價,一不留心就會被大城市說滾蛋的沒有背景的年輕人考慮的。

的確,在當下的大城市,在高房價高物價的背景下,對於大多數普通的年輕人而言,或許每天的生活不是生活,只是單純地活著而已吧!

就當下大部分優秀的普通人而言,人生無非就是學校好好學習,上班好好工作。但是,好好學習,好好工作,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不瞭解別人的生活和選擇,就不要說三道四!

從現實層面來說,就當下普遍大城市的房價物價來說,本科畢業月收入不夠五千的是大多數,但是每個月的房租佔據一大半,還有高物價和車馬費。每個月細細算來也是拮据的“月光族”。

過的是生活嗎?更多的是生存而已。好好上班,只是為了不被一不留神被生活淘汰而已。但是,小城市就好一點嗎?未必。

大城市有著優質的教育醫療條件等,甚至是大城市的人的文明素質會比小城市的人的素質更高一點。而這一切,有時候,能夠打破中國這個人情社會盤根錯節的背景勢力。而小城市,更多的資源被這些繁瑣的部分人的背景勢力,盤根錯節的關係所壟斷。

很多時候,你拼盡全力,也無法擺脫被擺佈的命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沒有背景的年輕人寧願來大城市打拼的原因。雖然很難,但是如若不是走投無路,誰願意將自己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惰性誰都會有,若不是被生活所迫,誰又願意起早貪黑。

而更多的時候,好好學習,好好工作,但你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那麼該怎麼辦呢?在盤根錯節的社會網路之中,每個人都是整個體系之上的一隻螞蟻攀爬,拘於一隅,只為活著。在活著的過程,未必事事都如意。在你面臨選擇的時候,耳邊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尤其是否定的聲音居多。

不管是對否定的聲音厚實肯定的聲音,你都該理性地做出選擇。不要被別人的言語所矇蔽,正如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所說的那樣,在無意識且快速的直接認知,和理性思索的認知之間,進行深度分析,從而做出選擇並且付諸實踐。用行動和結果告訴那些否定你的人,任何人的生活不需要外人的評頭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