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見是一種緣分,若是喜歡請關注花煜寒哦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花煜寒|文

這似乎是一個被許多人忽略掉的小細節。

你說他是無法癒合的“傷疤”也可,是無解的“難題”也罷,總之他始終都在那裡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除非是特別傾向於“醫療”類的“醫療劇”,否則很少會像《餘生》這樣涉及如此之多醫生與病患之間的關係。

這不僅讓這部以“甜寵”為主軸的《餘生》,不斷出劇情上的跌宕起伏,也勢必會引起許多話題性的討論。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這一次,《餘生》直接將最虐心、最被人“詬病”的醫生與患者關係擺進入了顧魏的生活與事業之中。

而且將“熱搜”、“輿論壓力”、“上層壓力”、“職業風險”等一系列尖銳矛盾,用一種“赤裸裸”的方式展現了出來。

當我們看到滿臉憔悴和一臉胡茬的顧魏時,當我們這些旁觀者明白與理解顧魏時,你是否會從心底產生對顧魏的同情呢?

但是,如果你在現實與媒體上看到類似的報道,又會產生怎樣的感想呢?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這種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係,對於現代醫學以及現代醫學倫理來說,可以說是最基礎的信任與合作關係。

對於絕大多數醫生來說,這幾乎是他們從實習或剛剛進入醫院開始,便要努力學習和維持的一種關係。

比如說二者之間的互相尊重與信任、對於價值觀的正確認知以及在同理心上的相互認可等等。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而這一切的問題與現象,並非是《餘生》和“顧魏們”所處的現代醫學所獨有的。

從古至今,這些問題但一直存在,無論是升斗小民或是英雄人物皆是如此。

往好了說,有關羽與華佗之間的“刮骨療毒”被傳為佳話。

往壞了說,也有曹操質疑華佗而將其誅殺的歷史典故。

所以說,顧魏口中“醫生是高風險職業”的說法,確實是古已有之。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許多人或媒體在談及像是《餘生》中,顧魏所遇到的這種醫生與患者之間問題時,大多都會從“醫生因素”、“患者因素”以及“社會因素”上分析與解讀。

但其實很少有人會觸及這樣一種可能性,一種幾乎是“無解”的可能性。

而這種可能性,不僅不是“要錢還是要命”的可能性,也不是“生與死”之間的可能性。

而是隱藏在這背後的一系列“無解”與“無奈”。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注:以下觀點與論點,僅是筆者從新聞與影視作品中得到的一些想法與觀點。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現實,那就是即便是在醫學高速發展的今天,透過對各種疾病的確診與急症的搶救成功率或正確率統計來看,大概只有70%-80%的成功率或準確率。

也就是你不能也不可認為那些身穿白大褂的“天使”,能像上帝或神醫一同“包治百病”。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而這,卻似乎成為了一種禁忌,一種不願被大多人所提及的問題。

從我們常常會接觸到的各種正面資訊來看,“白醫開使”的形象與能力正在被過度“誇大”。

他們似乎成了一群“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存在,他們是高尚的、純潔的、無所不能的。

但其實他們終歸還是一群跟你我們一樣的一群人,雖然我們為這群人設立了各種道德標杆,但“醫生”終歸只不過是一種職業,一種養家餬口的職業與手段罷了。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他們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他們中也會有其他行業與職業中常見的“害群之馬”。

他們與大多數職業最大的不同,只是在“養活”自己時,“順手”在拯救無數的生命而已。

如果他們對自己的職業道德有著較高的要求,那他就會成為顧魏這樣的醫生。

如果他們只是為了生活而先選擇這一職業,那他們就跟你我並無太多的不同,換句話說:你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應該允許他們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也許你會覺得筆者這一席話純屬謬論,簡直是不知所云,如果當筆者身為患者時,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與謬論了。

是的,筆者並不否認這樣的質問與不認可,因為我畢竟不是什麼聖人,當我成為《餘生》中的那位病患家屬,或許我也會做出相同或更離譜的行為。

因為很多人當遇到事情後,都會從自身角度出發去想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人的天性。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所以,便有了這樣的一種說法:是現行的制度出了問題,這樣的制度無法有效保護醫生,也無法有效保護患者。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真的能有一種制度可以有效地、完美地保護這兩個幾乎已經“完全對立”的兩個群體嗎?

也許你會說:看看發達國家的醫療機構中二者之間的關係,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關係融洽。

但現實真的是如此嗎?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在高利潤、高回報與高收入的前提下,一些發達國家的醫療水平確實讓我也“眼饞”與“羨慕”。

但這樣的現實背後,卻有著大量的重複與無效的檢查與確認,以及各種法律文書上的確認與簽署。

更別提因為這些問題而引發的醫療費用高漲與醫療效率低下等問題。

可能是因為有許多人羨慕或喜歡吧,我們身邊也有著類似的效仿者。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於是乎,費用高企和各種不信任與猜測便接踵而至了。

更別提,這種醫生在醫治患者時,為了規避各種法律風險的做法,而造成的底層民眾就醫困難,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延誤治療等問題。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說:不管怎麼說,患者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是弱者。

無論你如何解釋與美化,都不能完全開脫“顧魏們”的責任,畢竟人是經由他手治療的。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基於這樣的認知與理由,看似站在患者一方的“媒體”出現了。

他們高舉著“道德”與“職業操守”的大旗,一方面將“白衣天使”的“偉岸”形象無限放大,一方面又患者變身成為了吸引眼球的“悲情人物”。

於是乎,詭異的一幕出現了,“無良天使”成為了徹頭徹尾的弱者。

他們被萬人唾棄,他們被肉搜、網暴,他們不僅要承受自己內心的壓力,更要承受那些不切實際的指控與侮辱。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而這一切,都因為患者是“整齣戲”中的弱者、是“悲情人物”。

此時此刻的他們,或是痛失親朋好友,或是遭受了巨大的身體或心理上的痛苦。

沒錯,他們是該被同情的物件,但將這些同情的負面情緒全都倒給醫生真的合適嗎?

而這一切,無論是在立法上如何完善,還是在輿論上如何引導。

只要醫生依然被以“白衣天使”這種“偉岸”的形象在塑造著,就無法避免這種結果的出現。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俗話說:站得越高,摔得越重。能力越大,責任越重。

而這一切,幾乎是像顧魏一樣的醫生們,在認知並瞭解醫生這一職業後,便潛移默化地被灌輸著一種思想。

他們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日常生活中,身邊都在迴盪著這樣一句話:

“醫者之一生,乃為他人非為自己,不思安逸,不顧名利,唯捨己救人而已”

而這些話,在今時今日,也正成為普通人對他們的認知與理解。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他們從根上就與我們是不同。

當我們在為生計而奔波時,當我們在職場上“爾虞我詐”時,當我們“言不由衷”時。

卻在要求他們捨己求人,卻在要求他們只為他人不為自己,卻在要求他們不顧名利、不思安逸。

更別提顧魏這種將這些話視為自己一生追求的醫生了,不用你、我這些外人、旁人,即便是他自己心裡那一關,都足以將他完全擊垮。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而這一切的一切,自古便已有之,到了今時今日,更是被無限放大與擴充套件。

在各種“形象”、“宣言”、“誓言”的裹挾之下,這些已經快要被“神化”的“白衣天使”們,幾乎無可避免的只能站在漩渦的最中心。

而這一切幾乎是“無解”的,無論你如何在輿論上引導,無論你如何在制度上杜絕,無論你如何在法規上保護。

只有當顧魏自己不選擇放棄之時,這一切才算是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決。

《餘生》如此“頹廢”的顧魏,揭開了怎樣的“傷疤”?

往期精彩:《餘生》林之校還是太嫩了,顧魏看似表達愛意,實則“打臉”邵江

(看完記得關注

“花

煜寒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