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內向,不合群,就非要改變嗎?

內向,不合群,就非要改變嗎?

作者/茉莉薄荷—人生路上一個熱愛文字的溫柔過客

首發於公眾號:站臺小記(長期接受投稿)

排版/鹿頭

內向,不合群,就非要改變嗎?

01.

“你活潑點咯,怎麼這麼害羞嘞,看看人家的小孩!”

我有幸在這個地球上已生存將近十八年,可是很少甚至在這此之前沒人告訴我,“你這樣的性格挺好的,安安靜靜的!”

外向的小孩有糖吃,兒時的我就安安靜靜的,有些怕生,但也算乖巧。

學前班的小老師每天定時發放零食,那些大人眼裡嘴甜的小孩總是能夠得到更多的獎勵,那時的我就在一旁眼巴巴望著,滿眼羨慕。

食堂打飯的阿姨每次看見嘴甜的小孩也會不再手抖,而我的夥伴就是那樣一個嘴甜的小孩,我常常像個小尾巴一樣跟著她。

內向,不合群,就非要改變嗎?

其實,那個時候的我並不理會大人的說教,我雖然羨慕那些擁有更多福利的小孩,可是我也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不好,也從未想過改變。

後來,經歷了更多的事,遇見了更多的人,聽見了更多的話,開始懷疑自己,開始有所動容。

任課老師更喜歡外向活潑的學生,課堂的互動更多,課後的囑咐更詳細;

班主任會更偏愛積極大方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歷練;

親戚會更關注能說會道的小孩,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讚美。

漸漸地我發現,那群人的朋友更多,她們每天嘻笑打鬧,她們的確比我更受歡迎……

02.

我一直都不是那個令任課老師、班主任、親戚以及朋友喜歡、偏愛、關注以及期待的人,大多數人看到我的第一印象是悶悶的、不好相處甚至有點兇。

我發現這一切的時候,發自內心的傷心,許多人給我的建議不外乎就是文章開頭那樣,我沒了那份堅持,開始改變,總的來說有些東施效顰吧。

我總會去做一些以前從來不曾做過的事,裝作大大方方的樣子,和自己周邊的人相處,奔波在各種無意義的社交裡,明明和許多人沒什麼交流,但是還是強迫自己微笑著說:“你好呀!”偽裝成活潑的樣子,下課就主動找同學聊天、嬉戲……

起初,我還挺享受的,周圍有更多的人關注到我,我以為我成功了。

內向,不合群,就非要改變嗎?

可久而久之,我很累,我每天做著自己不願做的事,每天擔驚受怕,陷入交際的漩渦,跳進自己挖的坑。

我並不開心,明明得到了我曾經想要的,可是就是失去了自我,活成了一個影子,見不得光,變得虛偽……

經歷了很多,我也一直偽裝得很好,很多人甚至以為我轉性了,只有自己知道,這些看似無意的舉動,都是我刻意的行為,甚至都騙過自己,只有在無人的夜晚,我那具疲憊的身體才會告訴我這一切都是假象。當真正失去自我之後,我會後悔,會自責,最後也終將明白什麼才是本真。

0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內向的我們也有,內向並不是缺陷,更不是一個錯誤,我們不必去強迫自己改變。

我們沒有得到老師的特別關注,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就很差勁,我們依舊會有其他吸引老師關注的點;

我們沒有得到親戚的青睞,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就很叛逆,我們依舊會在其他方面得到親戚的讚美;

我們沒有大量的好友,但並不代表我們就很高冷,我們依舊會成為那個善解人意的知心朋友。

最後,你會發現,學習成績並不是老師關注就會優秀,一切還在於自己對學習的態度;

你自己的技能也並不是親戚誇讚幾句就有的,一切還是在於自己平時的學習;

朋友不在於多,而是要經得起時間的雕琢。

內向,不合群,就非要改變嗎?

我放下那些強加給自己的“任務”,我也同樣活得很好,老師會因為我默默的努力,而對我刮目相看,親戚會因為我的懂事,而由衷的讚美我,朋友會因為我平日裡發自內心的關心,而對我更加信賴。

世界很大,我們不是千篇一律的機器,而是與眾不同的人,這個世界需要活潑開朗的人,同樣也需要安靜沉穩的人。

在已經十分忙碌的人生中,我們不妨做回那個兒時的自己,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舒服的生活,沒必要委屈自己,強迫自己。

利用我們戴上外向面具的時間,去尋找一些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向這個世界大聲吶喊,安安靜靜的我們也在努力的生活,我們的存在也同樣是很美好的存在!

希望每一個曾經被迫外向,如今依舊疲憊的朋友,都能試著接納自己,去追尋適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