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她“拋夫棄子”,卻被全網追隨誇讚20年

“我寧可痛苦,我不要麻木。”

這句哲學一樣的話語,出自農婦劉小樣。

20年前,她在央視女性節目《半邊天》的《我叫劉小樣》中說出這句話:

“我不要我什麼都不知道。

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我不滿足這些的,我想要充實的生活。”

那是觀眾第一次在官方主流平臺,聽到一位普通農村婦女的內心吶喊。

她“拋夫棄子”,卻被全網追隨誇讚20年

一石激起千層浪。

無數人質疑劉小樣在背臺本,他們不相信,一個農婦會有這樣的思想高度?

確實,劉小樣初二輟學,在農村相夫教子,幾乎沒有出過遠門。

但是!偏偏就是她,在20年前,就喊出了女性成長的聲音:

“我想要找到自己的精神出路”。

無數人在那期節目中,找到共鳴。

20年來,“劉小樣”似乎成為“允許人生突圍”的代名詞。

不斷引起同頻人的迴響和觀望!

01

我不想僅僅是個好媳婦

劉小樣是咸陽某村的農婦,也是大家眼裡的好媳婦。

農忙時下地幹活,農閒時在家伺候老人,照顧孩子。

在別人看來,她很有福氣。

孃家姐弟眾多,但都疼她。

丈夫是相親認識的,但第一眼她就很滿意,丈夫對她也很是包容。

一雙兒女也懂事,獎狀貼了一牆。

但別人眼裡幸福的劉小樣,卻過得很痛苦。

這份痛苦恰恰來自於,她不想僅僅活成“約定俗成好媳婦”的樣子。

初中學歷不到的她,給《半邊天》寫了數封信,其中有一封,被整個節目組讚歎。

“在農村,有錢可以蓋房,但不可以買書;

可以打牌閒聊,但不可以去西安。

不可以交際,不可以太張揚,不可以太個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壞。

有約定俗成的規矩,要打破它就會感到無助、無望、孤獨,好像好多眼睛在盯著你。不需要別人阻止你,你會自覺自願地去遵守這些規矩。”

像極了《女性的奧秘》一書中的吶喊:

“她鋪床,購物,挑選沙發套布料,和孩子一起吃花生醬三明治,晚上與丈夫同床共眠,做著這一切的時候,她甚至不敢默默自問一聲:難道這就是生活的全部?”

《半邊天》敏銳地捕捉到了這聲音。

主持人張越前往劉小樣家,碰撞出了兩個女人的“精神之交”。

劉小樣感嘆家鄉:

“夏有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的麥浪,秋有青紗帳一般的玉米地,可我就是不喜歡這裡。

因為它太平了。

她“拋夫棄子”,卻被全網追隨誇讚20年

一邊,她洗衣做飯,日復一日承擔著好媳婦的責任;

另一邊,她厭煩了這種每天都一樣的日子,她的身體和心靈慢慢割裂,身體做著該做的事,心靈卻像沸騰的水不斷停咆哮:

“我不喜歡,我要改變,世界不該只是我現在這個樣子。”

可是,世界該是什麼樣子?

她能活出什麼不一樣的日子?

她找不到答案。

丈夫曾帶她去西安旅遊。

站在城牆下的她,突然嚎啕大哭,她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把她和這個世界割裂開?

無數人被她觸動。

我們也才發現,原來每個人的心裡或許都有一個“劉小樣”——

我們似乎活得很標準,但內心深處總有種聲音在跳躍,生活似乎缺少些什麼,未來似乎總需要些盼望。

我們不想安於現狀,試圖要突圍要改變,總想看看自己的邊界能到哪裡。

某種程度,我們都是“劉小樣”,“新我”與“舊我”交戰,想要逃離“平原”去看未知世界的“大山大海”。

可這心路歷程,卻似乎有種有心無力的悲涼感。

她“拋夫棄子”,卻被全網追隨誇讚20年

02

“劉小樣們”的突圍

尼采說:“對於一個關注精神需求的人來說,危機,即供求關係的某種脫節,是不可避免的。他太挑剔了,世上不乏友誼、愛和事業,但都不是他要的那一種。”

和20年前相比,女性成長意識似乎以一種澎湃的姿態在成長。

無數人在各自的禁錮裡,更加共情了“劉小樣”的吶喊。

她們不斷追問:“劉小樣後來怎麼樣了?”

20年後,在記者安小慶的追蹤報道里,我們瞭解到了劉小樣曾做過的“突圍”:

節目播出後,小樣拒絕了很多人的幫助,努力自己“走出去”。

她去鄰居家“種田打工”,體會早出晚歸上班的感覺;

她鼓起勇氣離開家,去縣城商業街做售貨員;

她帶著“害怕”與“想突圍”的心態,遠赴貴州賣化妝品;

她數次離家,又很快帶著挫敗回家。

她經常悄悄在紙上寫想法,但好多話無法表達,她氣自己只讀到初二,一個人邊寫邊哭。

“出遠門打工”並不能讓小樣更好地融入世界,找到她想要的“自己”和“出路”,多次的嘗試,她始終無法收穫預想的快樂。

甚至,她認為自己病了,還主動去西安的一家醫院“治病”。

幸好丈夫和孩子都很包容她,孩子們說:

“別人家的媽媽出遠門是為了生計,我媽媽出遠門是為了自己。”

這場“突圍”,最終以小樣婆婆生病而告終,她主動提出回家照顧婆婆。

之後,她盡心盡力地伺候婆婆,為兒女的婚事做準備。

她不再看書,還燒掉了過去寫的所有東西。

50歲後,她開始接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平淡的農村婦女”。

在主持人張越看來——“小樣的這種痛苦精神,是向文明邁進的一個標誌。”

她“拋夫棄子”,卻被全網追隨誇讚20年

張越在採訪劉小樣後,曾斷斷續續和她保持著10年的聯絡,小樣曾嚮往地對張越說:

“我想成為像你這樣的人”——在大城市、有工作、有見識……

但她不知道,那時候的張越和她有著一樣的苦惱。

幕前的張越侃侃而談,大方又智慧。

但內在漸漸對自己失望,覺察自己從未真正見識過演播室外真正的生活和人群:“心裡一大堆事,每件事要逼到眼前才能面對。”

張越心裡也住著一個小樣,為自己的精神出路痛苦掙扎。

在追蹤報道的記者安小慶這裡,小樣的這場突圍,即便沒有成功,同樣有她偉大的意義。

因為,人能夠去完善自己,就是一個最大的收穫。

當年,安小慶和媽媽坐在電視機旁,一起看劉小樣的採訪,在心裡埋下一顆種子,促使她在專業記者的道路上一路逆襲。

20年後,她親自接觸到了那個曾給過自己深刻啟示的女人。

這何嘗不是“劉小樣”們的突圍?

03

允許自己突圍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說:

“我們每次探索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能讓你最大限度地去學習和覺察,如果你能自己找到這樣的問題,說明我們真的在進步。”

覺察,或者進一步說,覺醒,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在這些進步中,我們能愈發瞭解自己。

或許,我們曾因為怕被笑話而不敢承認“內心渴望”;

或許,我們曾因為無力改變而害怕“新我”的掙扎……

但親愛的,別怕,如果你心裡有聲音,不要壓抑,允許自己去嘗試。

因為,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曾遵從於自己的內心。

而允許自己突圍,從這一秒就可以開始。

她“拋夫棄子”,卻被全網追隨誇讚20年

1.接納當下的狀態

人生百態,各有各的掙扎。

沒有對錯好壞,轉念並欣然悅納“當下的自己”,已然就是進步本身。

突圍,本身就是一場適合自己的“自我覺醒”!

2.在日常裡修行

精神之路,未必是學了就有所成,更講究頓悟和開竅。

而這通透的慧根,猶如作家蔣勳所說:“真正的修行要在現世裡完成。”

人活一世,有夢當然要去追。

但是更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過好當下的每一刻。

在日常裡積攢起最平靜的能量,才能擁有奔跑起來、尋找精神出路的力量。

3.找一個熱情所在,積攢“突圍的力量”。

書法、舞蹈、畫畫、閱讀、寫作、音樂,找到你的熱情所在,讓它架起我們和精神的橋樑。

這能為我們積攢起突圍的力量,人生也就在這樣的關卡里一點點找到突破口。

她“拋夫棄子”,卻被全網追隨誇讚20年

【後記】

最後,想為你講述一個暖心故事。

2018年,張越去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進修。

一個亞洲女孩突然從不遠處走來,撲到她身上大哭:

“你改變了我的一生。”

女孩出生在河南農村,父母重男輕女,在她暗無天日的人生中,是《我叫劉小樣》給了她巨大力量。

她拼盡全力,勤工儉學,留學結婚,現在是一名紀錄片導演。

張越覺得:“她是劉小樣的分身,是小樣的另一種可能性。”

所以,接納並享受我們內心裡那個“波瀾壯闊”的小樣吧,

為自己積攢力量,當時機成熟,我們會遇到人生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