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行走江湖,要麼去感召別人,要麼被別人感召

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感召”這個詞

,來影響他人自願參與到一件事情中去。很正常,人生不就是一場感召遊戲嗎?被父母感召著考大學,被成功人士感召著追求成功,被詩和遠方感召著渴望自由……

行走江湖,要麼去感召別人,要麼被別人感召

一個人的生長環境、社交圈子,無疑會對他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們不是在影響別人,就是在被別人影響。人出生就是一張白紙,然後這張紙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畫上了各種圖案,塗上了各種顏色,然後就成了我們現在的樣子。所以,能夠感召影響別人是一種能力,很了不起的能力。

我第一次聽說“感召”這個詞,是在一個公益組織中,我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可以去感召誰誰誰來做義工、做嘉賓”。當時我就感到 “感召”兩個字,在我的心中顯得非常有力量。所以,我就會認為,能夠去感召別人的人,那一定是高能量、大智慧、有大愛的人,多少應該是個領袖人物。

行走江湖,要麼去感召別人,要麼被別人感召

但其實,只要你願意,誰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召別人的。 我就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被一個很普通的朋友感召,去做了義工。因為,我看到她在經常在那裡活動,好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有能量了,變得更有愛了。

那裡的義工,有的是感召者,有的是被感召者,大家在做服務的過程中,都面帶微笑,精神飽滿,表露出來的真誠友善和無私奉獻,讓人感到非常溫暖,感受到被滋養。於是,我就想著,有空的時候我也要多去做義工。義工家人們都是無償、無私地默默付出著,大家心裡都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福報的事,所以,越付出越能收穫到愛與能量。

但是,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就突然開始有點討厭 “感召”這個詞。因為有的人,他根本沒理解什麼才是“感召”。我不再對所有的感召一呼即應,如果我在這個感召者身上,並沒有看到他的行動和所帶來的力量與希望,或者沒有打動到我吧,那他就影響不了我去支援他。用管理學的話,就是說這個人不具備

領導力

行走江湖,要麼去感召別人,要麼被別人感召

在《

人本教練模式

》這本書裡講到九點領導力,其中有一點就是“感召”,讓我對感召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概意思就是,要想讓別人自願改變行為,一定要激發他人內心改變的渴望,激發起他人對改變結果的無限嚮往和追求。所以,感召是理想的感召,這個理想是深深地打動人心的理想。透過理想的感召,讓對方看到新的可能性,從而在心態上改變。那要想去感召別人,首先要樹立和堅信自己的理想,沒有一個自我懷疑的人可以感召到別人,而感召者本人一定是最積極的實踐者,否則,那就是給別人畫大餅。

想起古典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你要想領導誰,就去服務誰”,我想這就是在用行動去感召別人,而不是命令和道德綁架別人。孔子有句話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樣才能真正感召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做一件偉大且有意義的事。

關於

讀書

這件事,我也是希望自己能透過文字和影片的方式進行輸出,能影響到更多的人愛上閱讀,學習書中的知識,增長自己的智慧,解決人生的難題。那對於我,也是在用輸出倒逼自己輸入,能多去分享好書給大家,也希望被大家看見。我想,這也是一種感召吧!

行走江湖,要麼去感召別人,要麼被別人感召

感召不是用好聽的口號去吸引、打動他人,而是用行動的結果去感化和召喚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