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最高階的朋友圈:斷舍離​

最高階的朋友圈:斷舍離​

ID:DJ0012398

新褲子樂隊的主唱彭磊,在坊間有個稱號:朋友圈拉黑狂魔。

他的微信好友人數,常年只保持在100個。

加了就再沒聊過的人,刪;看不順眼的人,刪;無聊的人,也要刪。

他曾在採訪中談過自己的生活哲學:永遠不會為不值得的人浪費時間。

人在年輕時,總喜歡給朋友圈做加法。

到了一定年紀你就會發現,其實沒必要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最高階的朋友圈,永遠是斷、舍、離。

01

不舒服的關係,當斷

前陣子,在網上看到一句感觸很深的話:

“很多人最大的執念,就是太渴望留住感情,卻不管它到底適不適合你。

你得知道,那些讓你覺得很累的關係,其實都是錯的。”

人與人相處本該舒服,太費力的關係,只會讓自己受傷。

後臺有位讀者講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剛進大學時,她很想跟班裡一個女孩成為朋友,有事沒事總喜歡往人家宿舍跑。

不是拉著她聊最近讀過的書,就是邀請她去看展。

在她的努力下,兩人關係逐漸就近了起來。

可很快她就發現,自己雖然掏心掏肺,但對方卻總是不冷不熱。

而且,兩人在很多地方都合不來。

她喜歡聽民謠,姑娘卻說聽民謠的都是假文藝;她失戀了哭著找人安慰,對方卻覺得她矯情。

每回聊天她都如履薄冰,生怕哪句話說錯了對方就會不開心。

到最後,身心俱疲的她只能選擇了結束這段關係。

最高階的朋友圈:斷舍離​

作家劉瑜有句話說得很對:

“如果一個人需要你搭上很多精力才能留下,就已經註定不是能陪你到最後的緣分了。”

如果你的付出,他不理解;你的心情,他不在乎,那這份感情本就不值得繼續。

就像小說《刺蝟的優雅》裡講的: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同頻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的優雅。”

真正跟你頻率相同的人,無須刻意維繫,也能彼此相惜。

可若是不是一路人,再怎麼努力也是毫無意義。

生活已經很難了,何苦再在關係上為難自己。

不合適的人,就別再強求;讓人疲憊的感情,就乾脆放手。

凡是讓你費勁維繫的關係,都是錯的。

02

消耗你的人,當舍

在豆瓣上看過一個話題:你是什麼時候下定決心結束一段關係的?

其中,有個回答讓我感觸很深:

“當這段關係帶給我的能量,遠低於對我的消耗的時候。”

這些年認識的人越多,越發認同一句話:

你身邊的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的生活質量。

和消耗自己的人在一起,是一場巨大的社交災難。

作家夏一玄在文章裡,提到過自己的一個朋友。

大家每次出來吃飯時,他不是說工作無聊、感情不順,就是抱怨領導找他麻煩。

把本來輕鬆的朋友小聚,硬生生變成了一場吐槽大會。

她每回都好言好語地安慰對方,還好心給他介紹了一份新工作。

結果對方到了新公司,依舊每天渾水摸魚,無所事事,最後自然沒有透過試用期。

後來有次聚會,她因為要臨時加班,就帶了電腦過去。

結果那位朋友不僅陰陽怪氣地說她“想賺錢想瘋了”,還指責她之前推薦的工作不靠譜。

晚上回到家以後,她馬上就拉黑了這個朋友。

最高階的朋友圈:斷舍離​

生活中,我們都曾遇到過這樣的人:

有些人就像輛負能量滿滿的垃圾車,讓你一天的好心情頓時煙消雲散,整個人也變得戾氣滿滿;

有些人明明自己不思進取,卻見不得你努力工作提升自己,不是當面酸溜溜地諷刺,就是背地裡使絆子;

還有些人乾脆把你當成免費飯票,毫無底線地索取,讓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對待這些總是消耗你的人,最好的自救方式就是遠離。

有句話說的很有道理:

“和對的人在一起,你會因為他變成更好的自己;和錯的人在一起,你卻會因為他失去整個世界。”

一段好的關係,兩個人一定是互相滋養,彼此成就。

03

無效的社交,當離

有段小對話,每次看完都感慨頗深。

甲跟乙炫耀:“我微信有3000好友。”

乙問道:“多少人對你秒回?多少人勸你早睡?又有多少人願意借錢給你?”

甲聽完,沉默了。

人在年輕時,總是很容易被所謂的人脈網綁架。

聚會去了一場場,除了疲憊一無所獲,卻告訴自己“這是拓展人脈”。

好友加了一個個,雖然根本沒再跟人聊過,卻自我安慰“會用得上”。

後來慢慢你就會發現,那些沒有實力的社交,不過是一座空中樓閣。

熱播劇《親愛的自己》裡,有段情節尤為扎心。

張芝芝和老公劉洋都只是普通的上班族。

因為政策改革,兩人的孩子進入了當地一個比較好的幼兒園。

看到周圍的家長都是非富即貴,芝芝一心想融入她們的圈子,給家裡爭取更多的人脈資源。

最高階的朋友圈:斷舍離​

為此,她不是天天給大家烤餅乾,送小禮物,就是熬夜幫大家做策劃案。

本來她以為群裡的家長都把她當成了朋友。

可是後來發生的一個插曲,才讓芝芝明白:原來自己所謂的人脈,不過是個笑話。

有次她去接女兒放學,碰到幼兒園門口有人爭執。

她好心好意地過去勸架,對方老太太卻毫不講理地打了她一巴掌。

芝芝又難過又委屈,但圍觀的“朋友們”卻沒有一個人出來幫她。

後來,得知打人的老太太是隔壁小學校長的母親後,芝芝甚至還被家長們踢出了群聊。

看起來殘酷的一幕,恰恰揭示了成年人最大的社交真相:

好的人脈,不是刻意追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

有句話說的好:“生活的意義不在於你認識了什麼樣的人,而是你成為了什麼樣的人。”

人生最大的錯覺,就是多條朋友路好走。

但社會的殘酷真相是,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用。

你認識多少人,遠沒有你自己是誰來的重要。

與其在觥籌交錯中耗費心力,不如多一些獨處的時間來豐富自己。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足夠強大,世界才會對你溫柔以待。

最高階的朋友圈:斷舍離​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裡寫道:

想要讓生活變得快樂,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扔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東西。

生活需要大掃除,朋友圈同樣如此。

不舒服的關係,當斷;消耗你的人,當舍;無效的社交,當離。

將無關緊要的人請出生命,才能騰出空來擁抱知己二三,見識天地廣闊。

點個【在看】,往後把時間留給自己,學會為自己而活,才不負來這人間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