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如何透過“闢謠”行為緩解群體的焦慮情緒?

用以應對有害謠言的最常用策略之一是否認謠傳的陳述。這種否認可能採取多種形式,

如通訊稿、整版的報紙廣告、CEO在公司網站上的宣告、第三方機構的證明,等等。闢謠雖然被廣泛使用,卻是一種具有爭議性的策略。

商業作家歐文·愛德華茲斷言:“可能唯一不能用來反擊謠言的方法就是否認它,因為任何否認都會為謠言增加影響力。

否認越激烈,謠言就會變得越可信。”

如何透過“闢謠”行為緩解群體的焦慮情緒?

然而,社會學教授弗雷德裡克·凱尼格(Frederick Koenig)對闢謠十分推崇:

“如果一家公司被謠言針對,它就應該儘可能迅速地、公開有力地否認它,出示證據證明謠言是毫無根據的。”(引自Goleman,1991)

對謠言的反駁可以降低謠言相信。然而,學術文獻表明一些變數可能調節這種效應。伊耶和德貝維奇向受試者呈現對環境菸草煙霧的有害性的指控。

受試者被告知這個指控來自三種信源中的一種:中立信源(一家電視臺)、消極的利益相關者(雷諾菸草公司)、積極的利益相關者(美國癌症協會)。

接下來,這個指控被一箇中立的信源(《波士頓環球報》)或者低信譽的信源(雷諾菸草公司)以激動或者平和的語氣反駁。

如何透過“闢謠”行為緩解群體的焦慮情緒?

伊耶和德貝維奇也設定了一個不包含闢謠的條件。因變數是受試者對ETS的態度。研究結果顯示,當指控由積極的利益相關者發起時,

平和的否認是有效的(對於ETS的態度更積極)。

當指控由中立信源發起時,中立信源的否認更加有效。而當指控的信源是消極的利益相關者(雷諾菸草公司),不反駁指控能導致對ETS最積極的態度。

這個結果並不令人吃驚,指控和闢謠均為雷諾公司這同一信源會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因此,總的來說,伊耶和德貝維奇的發現支援了反駁(闢謠)的有效性,但結果表明闢謠的信源特徵(中立vs低可信度信源)可能讓否認更有效或更無效。

在我們的實驗中,我們將闢謠資訊視為說服資訊,其目標就是說服受眾不要相信謠言。有關說服和態度改變的社會心理學文獻已經指出,信源特徵和資訊內容能決定資訊的說服力。

例如,高可信度信源釋出的資訊比低可信度信源釋出的資訊更具有說服力,論據質量高的資訊比論據質量低的資訊更容易說服受眾。在這個框架的幫助下,我們現在來討論我們研究的兩組調節變數:闢謠的信源特徵和闢謠的資訊特徵。

如何透過“闢謠”行為緩解群體的焦慮情緒?

闢謠的信源特徵

當闢謠信源與謠言範圍相匹配時,闢謠的有效性就會增強。例如,在組織環境中,如果謠言關於某一部門的政策或流程

,那麼部門主管就是闢謠的合適信源

。一名生產線上的員工則由於職位太低,不承擔決策職責,因而不是一個有說服力的信源。

相反,組織的CEO遠離具體的部門事務,因此員工也不會期待他針對部門層面的謠言發表言論。

實際上,CEO的介入甚至可能引起員工的懷疑,讓問題變得更嚴重。一名公關人員這樣說:

如果一棟建築物著火了,董事長應該去接管消防工作,因為形勢非常嚴峻。然而,如果一名經理位於6樓的辦公室起了火,你不該讓董事長過去,因為這只是一場小火。而如果董事長跑過去了,他全身的衣服就會有煙火味,並且煙火味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散。

如何透過“闢謠”行為緩解群體的焦慮情緒?

以一則有關澳大利亞某大學心理系學生入學要求的謠言為背景,我們檢驗了上述觀點。

由於本科教育名額的需求量很大,學生經常為錄取感到焦慮,因此關於入學要求的謠言廣泛傳播。這項研究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受試者被告知“進入本科二年級課程的平均課程績點要求將在明年提高”的謠言

由於受試者均為一年級學生,因此這則謠言是逼真且重要的。這則謠言被四種信源否認:一名同學、一名心理系的講師、系主任、學校的CEO(即校長)。

我們預期系主任的闢謠在降低謠言相信和謠言給人們帶來的焦慮方面是最有效的,因為系主任是做出入學要求決定的人,對系內事務最為了解。

因此,我們假設系主任被評定為最恰當的闢謠信源。

學生和講師沒有做出決定的職能,因此缺少闢謠所要求的可行性。校長位於學校行政管理的高層,因此看起來與一個系級別的問題不相關。

最後,我們假設闢謠在降低人們的謠言相信和焦慮方面是有效的,我們在呈現闢謠陳述的前後對謠言相信和焦慮進行測量。

結果與我們的預測一致,總體來說,闢謠確實可以降低人們的謠言相信和焦慮。

闢謠的資訊特徵

如何透過“闢謠”行為緩解群體的焦慮情緒?

另一組研究關注了降低謠言相信和焦慮所需的資訊特徵。首先,幫助謠言接收者獲得對潛在威脅的控制感的闢謠可以緩解焦慮。在這些研究中,我們檢驗了闢謠在降低人們對“好時光”病毒謠言的相信程度和焦慮方面的有效性。

一則在20世紀90年代末遍佈網路的謠言宣稱,某種病毒正在透過電子郵件流傳,只要使用者讀取了文字資訊,病毒就會感染計算機。

這則謠言使電子郵件使用者產生憂慮,並將有關這個所謂病毒的警告轉發給朋友和同事,導致網路堵塞,越來越多人因為擔憂而向技術支援人員諮詢。而揭穿謠言的準確資訊在網上就能找到。

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向受試者呈現了惡作劇郵件,並測量了他們對於這則謠言的相信程度和焦慮。

接下來,我們向受試者呈現了一封反駁謠言的郵件,並再次測量他們對於這則謠言的相信程度和焦慮。在第一項研究中,我們發現闢謠能成功降低人們對謠言的相信程度和焦慮,並且闢謠的效果強於控制組中向受試者呈現的無關資訊。

如何透過“闢謠”行為緩解群體的焦慮情緒?

在第二項研究中,我們將闢謠與不直接否認謠言的控制組資訊進行對比,後者提供的是關於如何保護計算機免受病毒攻擊的資訊。

有趣的是,雖然闢謠在降低謠言相信方面的效果明顯優於控制組,但在降低人們的焦慮方面兩組卻沒有明顯差異。提供資訊和應對策略的控制組資訊也能緩解一些焦慮。

在第三項研究中,我們將這些緩解焦慮的因素融合進闢謠資訊中(“瞭解病毒能最好地幫助你保護計算機檔案。

計算機病毒是一段計算機程式碼,必須透過感染宿主程式來傳播。

檢測這些致病的計算機程式碼的最佳方法是安裝一款病毒查殺軟體”)。這種闢謠能幫助受試者重新獲得控制感,有效降低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