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心理危機?要遵循四個原則,獲得應對危機的能力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逐漸加大,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心理問題也逐漸趨於年輕化。心理問題不同於其他的疾病,既有生理症狀也有心理因素,除了遺傳性或者是器質性病變導致神經遞質分泌的不平衡,更多的是因為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不能適應當下環境所導致的心理衝突,家長口中往往反映孩子的行為異常,比如說叛逆逃學不服管教早戀沉溺遊戲等等品行障礙之下,其實蘊含了心理危機的徵兆!

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心理危機?要遵循四個原則,獲得應對危機的能力

如果說品行障礙是個體在面對不能適應環境的反抗,抑鬱症,焦慮症,雙向情感障礙等等心理問題是個體意識反抗失敗後的產物,家長在面對孩子心理問題的時候,要麼寄希望於生理藥物治療,要麼寄希望於外在的力量讓孩子得到蛻變,實際上引導孩子走向康復的關鍵因素不是某種特效藥物,也不是某個偉大的心理諮詢師,而恰恰在於父母,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

在引導孩子陪護孩子的過程當中,家長遵循四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調整好自身的狀態。我們知道心理問題的形成,往往跟我們所處的環境有關息息相關,正如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愛爾維修(Claude Adrien Helvétius ,1715年-1771年)所說:人是環境的產物。什麼樣的環境就塑造了什麼樣的心理跟人格。原生家庭公司文化學習氛圍都是環境的描述,所以我們古代也有孟母三遷的故事,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不良環境當中成長所面臨的心理危機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心理危機?要遵循四個原則,獲得應對危機的能力

那麼心理療愈的過程當中,特別在引導孩子走出心理營造的過程當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的重要,因為他們往往是原生家庭氛圍的塑造者,如果父母自身因為生活的壓力而焦慮,會在無形當中營造出緊張不安的家庭氛圍。孩子的潛意識就會接納這種緊張不安,將家長的期盼強加給自己,這就是思想控制。更有甚者父母本身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就有失偏頗,會透過暴力的形式將自己的三觀強加給孩子,那麼這就是洗腦。

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反覆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孩子就會形成一種偏執的認知,認為學習是人生的唯一出路,當這條出路被堵上以後。人生就沒有任何的退路了,由此走向極端導致抑鬱症等等心理問題,而我們要看到這實際上是父母內在心態的投射,人生本來就有無限的可能,只有當你開始接受這個認知調整好自身狀態的時候,你才能停止內在無意識的投射。

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心理危機?要遵循四個原則,獲得應對危機的能力

第二個原則就是,家長必須學會尊重孩子的個體意識,儘管孩子的認知水平很低,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解讀差強人意,對社會規則的認知也是膚淺幼稚。但是不要因此否定他們,排斥他們,甚至嘲笑他們。這是每個人生必經之途。如果你因為害怕他們走彎路,而把結果提前告訴他們,把答案擺在他們面前。並強迫他們接受,那麼在日後他們還要花成倍的時間來驗證這個答案跟結果。

父母總是打著為了你好的旗幟,以愛之名,實現控制之實,在無意識之間侵犯了孩子的個體意識,孩子沒有了自我個體意識,靈魂就沒有了棲身之所,潛意識層面就被植入了匱乏感。他們沒有辦法憑藉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自我,實現自我,滿足自我。他們只能活成父母的附庸跟影子,步入社會以後,他們也會像乞丐那樣,希冀從他人那裡乞討滿足感,以彌補自我的缺失。

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心理危機?要遵循四個原則,獲得應對危機的能力

當內在的需求無法被外在滿足的時候,心理危機就會如影隨形,所以無論孩子正在經歷自我的成長,或者已經深受心理問題的困擾,你都應該把他們當成獨立的個體,尊重個體是意味著保持邊界。就好比你在早晨上班的時候,在電梯口遇見你的鄰居那樣有禮貌地點頭問好就可以了,不需要為掌控孩子而事必親恭,翻看日記,偷聽聊天記錄,不經允許闖進孩子房間,這些都是侵犯孩子個體意識的行為。尊重才能帶來相信,相信才能帶來託付,託付才能夠讓孩子對你言聽計從接受你的引導!

第三個原則是幫助孩子建立起規則意識。大部分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以後,就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從原來的嚴格要求到後來的無限放縱。而孩子往往也以心理問題作為避免面對現實整合心身的藉口,那麼心理年齡就開始停止了發育,隨著生理年齡的不斷增長,長著長著就成為了巨嬰,嚴格要求並不是控制洗腦,這兩者之間有非常明顯的區別。

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心理危機?要遵循四個原則,獲得應對危機的能力

嚴格要求要目的就是樹立起規則意識,因為整個社會都是圍繞著各種各樣的規則在執行:道德規則,法律規則,倫理規則,哪怕是開車你要遵循交通規則,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心理問題就是自我意識的發展與規則意識之間的衝突。如果孩子在潛意識層面沒有規則意識,為了滿足內在的慾望可能會鋌而走險任性妄為,表現出來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種種的品行障礙,違背規則的行為進而被規則所懲罰,並導致內在心理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