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籠中鳥的思索

籠中鳥的思索

陽光燦爛的秋日,獨步從環城公園經過,一陣陣鳥鳴引起我的注意。原來是一些老人在牧鳥,那些清脆悅耳的啼叫,衝破封閉的籠子,迴盪在四野空間,乍聽起來好似歡暢,但誰又曉得久宅籠中的畫眉們,果真是怎樣一副心情呢?

我們人類固然屬於高階靈長,但畢竟不足以通曉萬物異語。籠鳥縱有住宿之保障,亦無風雨寒熱之侵襲,但自幼被迫囚居於狹小無聊的牢室,甚或久處黑布包圍、暗無天日的窩籠,有翅難飛,即便可以被主人提了來環境優雅、空氣清新的公園觀景放風,眼瞅著林間、空中自由自在翱翔嬉戲的同類,真不知是怎樣一番焦急憂怨。而它們喉間那聽似悅耳的鳴叫,事實上又該是何等悽憐的訴說了……

人生最渴望的就是自由安樂,迴歸天性,鳥兒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事實上,人們自己把自己關在無形的牢籠中已經很久了,被相似的生活模式所同化,被同一種聲音灌輸,不敢突破固有的思維,或者長期處在安逸中不願向前邁一步。假如有人用蜂蜜包裹的毒藥給他,他還會萬分感謝,而對於真心為他好的人卻容易視若另類,常眼睛裡充滿怒火,心中滿是憎恨和厭惡。諍友、諫友,往往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因為,忠言向來逆耳,逆耳的話人們大多不喜歡,覺得格格不入,至少不入自己的心。而毒藥被蜜糖包裹後很甜,很容易接受,往往這個時候,最難分真假善惡。人們因此深深地固化其中,無法自拔或者也不想拔,根本聽不得好心人的肺腑之語。想起《西遊記》中的真假唐僧,妖怪化成的“師父”,連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都一時難以分辨,好在他有火眼金睛,可是咱們一般人哪裡具備這火眼金睛呢!

諍友諫友越來越少,怎不令人感嘆。也能理解,我有時候也會覺得知己的話刺耳,說明自己的心還不夠豁達,本來是為自己好的,但當時就是難以接受,會有一些些牴觸,需要過一會兒,或者直到事後才能覺醒,然後甚是慚愧,並萬分感恩自己生命中能有這般用心良苦的知己了。所謂身在廬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諍友諫友即是那旁觀者。

蜜糖毒藥以甜蜜的外衣為幌子,以“全心全意為你好”為藉口,讓你喜歡並依賴,找不出破綻,沒有絲毫防禦的意識,從而被徹底的俘虜,身心皆伏貼,如入無形之牢籠而渾然不知。諍友諫友的苦口婆心,恰如那當頭棒喝醍醐灌頂。

人們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久矣,茫茫然隨波逐流,即便將入洪水險灘,也仍舊自覺良好。此比籠中鳥,亦或更不如。因為籠中鳥至少有主人的悉心呵護,一生可以被庇護,直至安然老去而無憂,主人的愛雖也自私,至少長遠來看是平安的。而蜜糖毒藥卻是真的有害無益……

我也是那籠中之鳥嗎?我常常反思並提醒自己:珍惜身邊的諍友、諫友,正是他們才讓我不斷進步並幸福。

一如·明良

2012、10

籠中鳥的思索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