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人生應該如何取捨,積少成多

父母、老師、朋友、鄰居,甚至是匆匆而來的一方,都在用自己的言行和狀態告訴我們:生命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從無到有、由少到多、從微到細、從劣到優,每個人都在努力地逐漸增加各種東西。

積的行為從我們一出生就開始,雖然我們看上去是那樣的弱小,但它似乎沒有使我們逐漸增加的能力。但是,出生的環境已經為我們積聚起了氣氛。成年人幫我們攢下衣服、搖籃、奶瓶、玩具和其它各種需要。等我們長大後,長大後,就不再是大人了,我們也會為自己存更多的東西。

人生應該如何取捨,積少成多

無論是年幼的被動而積,還是成年以後的主動而積,積的過程幾乎從未間斷。等到我們老了,沒有能力再去累積,也許會帶著無奈和憂傷的心情停下來。這時,我們便成了一個累贅、包袱,甚至被人厭棄的、年老而不死的東西。

這肯定是一種可怕的處境,否則,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擔憂、驚慌呢?確實,這聽起來讓人覺得沮喪,悲傷和無助。如果不能再積,當積攢下來的東西都被消耗掉,我們居然面臨著不被尊重,甚至被厭棄的危險。

人生應該如何取捨,積少成多

要懷疑這些教義的錯誤是很難的,畢竟它們當中有經驗豐富的老者,有受人尊敬的精英,也有高學歷者,他們所說的都是經驗之談。一般來說,我們傾向於相信一位年長的,有學問的有身份的人,因為他們更有權威。更有甚者,我們也親身經歷過,從出生時的一無所有到不斷地使想要的東西逐漸增加。生活看起來,我們的生活確實是階梯式的,一步一步地向上發展。差不多每一個人,都以這種方式成長,當然,也是以這種方式老去。

我們接受這樣的教育、告誡,認同這種觀念、模式。因此,我們存了錢,希望能得到利息;買珠寶或黃金,希望在幾年後能升值;當股票或保險時,希望能有一天有機會得到回報。他人如何生活,我們如何生活,我們小心翼翼,生怕走錯了路。

人生應該如何取捨,積少成多

尤其當先哲們也在他們數百年甚至幾千年的著作中強調,積土能成山、積水能成淵、積小能成多、積小能成大、積少成多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積是毋庸置疑的。其實,先哲並非是鼓吹、鼓勵、鼓動我們去積聚許多東西,而是透過這樣的比喻、寓言告訴我們,多由少而來、大由小、深由淺構成。

不要小看那少的、小的、淺的,正如我們不能小看一粒種子、一點星火、一份善念、一份惡念。太陽、空氣、水汽、土壤,當一切因素都有了且無意外發生時,種子就會發芽、抽葉、開花、結果,甚至長成大樹;星火,也可以燎原;一個善念或惡念,可以影響,甚至可以激發更多的善念。

人生應該如何取捨,積少成多

這一道理可以應用於具體的生活中。例如建造一所房子,應該從哪裡開始?無疑,一所房子總是由一塊磚或一塊木頭開始的。假如對一塊磚、一塊木頭不感興趣,那房子怎麼能建起來呢?

它使我們想起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捱餓的人吃了很多饅頭,吃完最後一口,他很滿足。他覺得,飽足感是因為最後一個饅頭才產生的,既然是最後一個饅頭讓他吃飽,那麼,以前的所有饅頭就沒有必要了。

所以他有些懊惱,要是早知道這點,他是不會去吃前邊那些饅頭的。可是他吃的饅頭,哪個是多餘的?每個饅頭都是必須的,少了哪一塊,就不會讓他吃飽。這兒飽不是積,要是吃飽了,硬要再吃幾口,那人就積了;飽了以後,又帶走許多饅頭儲藏起來,明天吃,後天再吃,或以後再吃,然後再吃,然後再吃,然後再吃,那就積了。

人生應該如何取捨,積少成多

“積”沒有什麼價值,只是讓我們處在一個刻意、籌謀、心機裡。人們總是為了積得更多而去破壞、傷更多,與此同時,為了避免被破壞、傷害,又要讓自己的行為看上去更加周密、圓滿一點。假如天天生活在刻意、籌謀、心機裡,我們怎能輕而易舉呢?

一旦我們積了,生活就不可避免的堵塞,很難暢通,還會生病。若積習成習,我們將難以擺脫其影響。如果習慣變得越來越頑固,還會變成積習。積累,就像一種頑疾,難以改變,更難以根除,會一直影響我們的生活,因為積累是一種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