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這位80後女高音歌唱家巡演百所高校 普及藝術歌曲到底難不難?

河南衛視在2018年底播出了《梨園春》“擂響中國”總決賽,作為開場環節,幾位評委一起獻唱了戲歌《中國真有戲》。與小香玉、吳瓊、戴玉強等“熟臉”一起出現的80後女高音歌唱家黃璐歌喉婉轉,與前輩們同臺也絲毫不落下風。

這位80後女高音歌唱家巡演百所高校 普及藝術歌曲到底難不難?

隨後,黃璐開啟了一項頗有野心的巡演,在她的計劃裡,她將帶著中國藝術歌曲走遍百所高校,這些曲目中既有古曲《陽關三疊》、近代經典《聽雨》,也有《關睢》《江城子》等當代新作。目前,黃璐的“中國藝術歌曲音樂會”已經造訪山東藝術學院和臨沂大學,接下來,這臺演出還將走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許多學校。

藝術歌曲在西方國家起源較早,多取著名的詩句為歌詞,獨唱與鋼琴伴奏交織,結構精巧,意蘊優美而深邃。許多大作曲家都創作過藝術歌曲,比如德國作曲家舒伯特曾寫有幾百首藝術歌曲,《野玫瑰》《慕春》至今仍在傳唱,此外,莫扎特的《紫羅蘭》、貝多芬的《思故鄉》、舒曼的《致太陽》、柴可夫斯基的《春天》等也都是藝術歌曲的典型代表。近代歐洲藝術歌曲傳入中國後,中國作曲家也譜寫了大量的藝術歌曲,這些作品有的取自古詩詞和現代詩歌,如廖尚果的《我住長江頭》《大江東去》、黃自的《點絳唇·賦登樓》、趙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也有的感懷現實生活,如賀綠汀的《嘉陵江上》。

“中國藝術歌曲非常有藝術價值和文化底蘊。”黃璐說。出於藝術普及的考慮,黃璐“瞄準”了高校大學生。為了讓大家聽得更明白,黃璐還特別邀請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劉曉江擔任巡演音樂會的“導聆”,向觀眾們深入淺出地講解曲目和它背後的創作故事。儘管做了充分的準備,第一次登臺前,黃璐坦言自己還是非常緊張。“在高校巡演,我們面對的觀眾基本上是90後和00後。在我之前的認知裡,這是從小接觸日韓和歐美流行音樂的一代人,他們可能更喜歡通俗、有故事、有劇情、有張力的音樂作品,而中國藝術歌曲整體感受上比較溫吞細膩,音域跨度不是很大,也不會那麼有衝擊力,即使在很激動很亢奮的時候,也要控制自己的演唱。我擔心他們對中國藝術歌曲不感興趣,沒有聽下去的耐心。”

事情遠比黃璐的預想順利許多。山東的兩場演出結束後,黃璐的疑慮消散了:巡演第一站安排在山東藝術學院。音樂會定於晚上19點開始,但離演出還有一個小時,音樂廳就快坐滿了,正式開場時,過道上都站滿了學生。整場音樂會下來,沒有人提前離開;臨沂大學的演出同樣定在晚上19點,這一次,不到18點,音樂廳近乎座無虛席。兩場音樂會的最後,黃璐上臺返場,學生和老師們仍然不願意離去,一直在鼓掌,盛情難卻的黃璐不得不再次加演。“觀眾們的熱情讓我驚訝,也給了我很多信心。其實,觀眾在面對任何一種他們認為是全新的藝術形式的時候,都有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

普及藝術歌曲,需要付出努力的,其實並不只有臺上的歌唱家和臺下的觀眾。“藝術歌曲”在中國到底確指什麼?相關的概念沒有徹底釐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家對它的瞭解。作為中國音樂學院的聲樂博士生,黃璐心裡有著一份責任感,“中國藝術歌曲的歷史還只有百來年,這個體裁的界定、創作、演唱、欣賞、審美等等,一直都是有爭議的學術話題。我想透過音樂會的形式,引起作曲家、歌唱家和理論家們的關注,大家一起把中國藝術歌曲引向深入,再上一個臺階。”

流程編輯: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