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南屏晚鐘》一曲經典佳作,至今聽起來還是迴音繚繞耳邊

《南屏晚鐘》是由崔萍在六十年代演唱的一首歌,收錄於同名專輯《南屏晚鐘》中,這是一首老歌,翻唱無數,原唱的意境很有時代感,正如淨慈寺一樣歷經多次翻建,古老而莊嚴。

《南屏晚鐘》一曲經典佳作,至今聽起來還是迴音繚繞耳邊

整首歌詞透著宋詞雅韻,寫得極好。

著名詞人陳蝶衣為《南屏晚鐘》寫的詞,他是中國最早的流行歌曲之王,像周璇、鄧麗君、蔡琴、張惠妹等中國流行音樂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歌后們都演唱過他寫的歌。

作為一代詞作家、電影劇作家,他共有3000多首歌詞作品和多部劇本,如香港《小鳳仙》正續集,《秋瑾》、《紅樓夢》、《香港影壇秘史》等等。

歌詞大意是寫一妙齡少女遊湖於林,巧遇上了中意物件,一時間情竇初開,充滿了愛的情意,等到她鼓起勇氣剛欲上前答話,偏生天公有意做難,還未及動作,便降下一陣無情大雨,下地他失去了蹤影。

可這相思的種子已種在了心裡,潛滋暗長,這相思之情總是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抽刀斷水,水更流,終於如歌詞所說“匆匆地走入森林中”在上次相遇的地方等待奇蹟的出現——再見到她的好物件。

等待的結果卻是“看不到他的行蹤”,好生心傷、好生失望,甚至產生了“相思有什麼用”的念頭。聽敲那南屏晚鐘,感受這暖風輕送,最後“催醒了相思夢”。到最後她“走出了叢叢森林”亦“看到了夕陽紅”。

西湖十景之九的“南屏晚鐘”即指南屏山淨慈寺傍晚的鐘聲,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東。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壁如屏,北麓山腳下是淨慈寺,傍晚鐘聲清越悠揚。

關於南屏晚鐘還有這麼一個傳說故事——“紀念濟公的鐘聲”

那日,濟公回到淨慈寺,頗有倦意。長老感激濟公為寺做了那麼多好事,於是便做了一席上等酒席請濟公吃。

而濟公卻一反常態,只拿起一碗酒一飲而盡,就停下了,長老覺得奇怪,便問:“道濟,為何今天只喝一碗酒?“濟公回答道:“一生一百一,亦是一個一,一僧六十一,一碗了。”長老聽不明白,正想問,濟公卻說:“師傅,你聽……”話音剛落,突然傳來噹噹噹幾聲鐘響,長老奇怪,怎麼這個時候撞鐘的呢,便走到窗前一看,只見夕陽西下,晚霞映天,遠處鐘聲陣陣,聲聲蒼涼。

長老心頭一愣,回過頭來一看,只見此時濟公端坐在禪床上,雙手合十,雙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似醉非醉,面露笑容,長老連叫了幾聲,濟公都沒再回應。這一位可以點石成金而自己卻身無分文的窮和尚,這一位神通廣大心地慈祥又嫉惡如仇的羅漢,已經離開凡間,回去見佛祖了。長老為了紀念濟公,便規定以後每日黃昏時分,也就是濟公圓寂之時,敲響淨慈寺的大鐘,表示敬意。從此,使得淨慈寺又多了一處名勝,稱為“南屏晚鐘”。

很多網友對《南屏晚鐘》的評價:

這旋律不由得想起小學音樂老師來,她叫我們唱:讓我們蕩起雙槳,下課後,她聽起收音機,彈起我們學校唯一破舊不堪的鋼琴,邊彈鋼琴,一邊慢慢哼唱,我走過老師的窗外,被吸引住,吵著問,怎麼不教我們唱呢,老師說以後你們長大再學這歌。

現在知道了當時年輕老師唱的是所為流行歌情歌,如今老師已經滿臉皺紋,一頭白髮了。願我們老師,我童年的女神幸福安康,正印證歌詞,永遠夕陽紅,夕陽永不落山……時間飛逝,如今的我,不久的將來也會步入那無限的夕陽當中,再一次仔細聆聽這首從收音機裡傳出的歌曲吧。

有些人和事,原來的就是原來的,誰也代替不了,這首歌讓我莫名的感動, 又有些物是人非的哀傷,好像是經歷了太多太多後,以一種成就感和寬容態度來感慨人生苦短光陰易逝的清苦,讓人覺得自己隨風隨歌進入一個夕陽斜照晚霞籠罩下的寧靜致遠又處處炊煙升起的南屏山的空中、空氣溼潤的樹林裡、西湖岸邊帶著湖水清涼和水腥的微風裡……

崔萍老師的歌聲讓人產生一種感動,濃濃的時代感,好似留聲機出來的聲音,像是歲月掩抑下的泛黃照片被晚風徐徐吹起,而後不知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