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歷史的真相

孩子書櫥一本古代典故,上面有個“司馬光砸缸”,說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為了救掉入水缸的小朋友,拿起石頭砸了缸的故事。

歷史的真相

由此我想到了著名學者、收藏家、鑑賞家馬未都和北大歷史學教授趙冬梅的一段辯論。

趙說這是歷史真相,但馬卻提出不同看法。馬說你怎麼知道砸的是缸而不是甕?他拿的肯定是石頭?而不是磚頭和鋤頭?令趙教授愕然,最後只好從故事只是教給人什麼道理、而不在於故事本身是不是真實的這個角度圓場了。末了又說考證歷史真相靠在座的大家了。

記得當初那個影片,年輕美麗的趙教授口口聲聲稱呼馬未都為“馬同學”,這稱謂也許是詼諧打趣,也許是處於拉進距離、也許是她沒把馬未都看在眼裡、也許是為了拔高自己……那就不得而知了。假如你本人和馬未都攀“同學”

,論年齡、資歷、名望,也似乎不妥哦,我注意到馬未都聽了這稱呼後,全程黑臉,看樣子不開心不高興。也許他在想,雖然你是北大歷史教授,但你未必懂得比我多,也不該把我等同於北大的那些“同學們”吧?我一個老同志,還是知名收藏家和學者,難道不值得你尊稱一聲“馬先生”?“馬館長”?“馬哥”?“馬叔”?……哈哈

這就有了那段精彩的辯論,有了馬未都懟北大教授。至於人家是不是那麼想的,也許問不出來了,這個真相也無從考證了。

當時趙冬梅現場說,這一故事最早的記載大概在《墨莊漫錄》當中。《墨莊漫錄》是北宋人編纂的一部書,被收在了《四庫全書》子部之中那個,很多典籍都曾對其進行引用,可見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而這個故事在《宋史》當中同樣有記錄: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根據現有很多的史籍資料來考據的話,這個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真實發生的。

馬說,在宋代能淹人的大缸還燒不出來,依據是在如今的文物體系中找不到這麼大的宋代缸。明代始才有缸。至於甕,唐代就有了。《宋史》還是元人編饌的。其真實性也打折扣。

馬未都是從文物的角度來探求考證歷史,對“司馬光砸缸”故事的真實性進行了一個反證。角度其實是在晚晴民國時期出現的“二重證據法”,即歷史記載和出土文物相互印證。

這就有了一個新問題,沒有出土過宋代的“大缸”,是不是證明這個故事是編造的?也就不排除人們把別人砸缸這個光環加到了司馬光身上。就如同有了壞事都習慣想到那個壞蛋,都往那個壞蛋身上按一樣。

後來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老師對這一問題也發持強列表木心措了自己的看法,根據“考據學”和“器物學”,在宋及宋以前燒製的“甕”和“缸”其實沒有太明顯的差別,在很多時候都是通用的。也就是說,當時在“甕”也可以叫做“缸”,“缸”茫脫也可以稱為“甕”的現象。

至於是不是司馬光砸的,用石頭還是磚頭、鋤頭,這就真的無法考證了,也沒那個必要了。

人文學科是花費精力去進行“出處考據”,還是根據字面含義去分析推導,其實並不矛盾,前者是建立在後者的基礎之上的。

在我看來考據最根本的目的不是為了判斷事件的真偽正誤,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現更多的值得借鑑的道理,以及更多的歷史細節。

很多歷史真相已無從考證,只殘存一個道理。

所以馬未都也說,對於歷史的研究,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明確這個故事到底教給人什麼道理,而不是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實的。

這就又有一個問題,研究求證歷史真相不但要看正史,還有別史、雜史、野史、稗史,單純正史無從考證,這又得結合“考據學”和“器物學”,這是去偽存真、精心治學的學者專家們的事了。

至於大眾就是看看諸如《三國演義》這類文學作品,從中學到道理那也是開卷有益了。而不在於你是不是精心研讀了史書《三國志》。

而司馬光是不是砸了缸、是不是他砸的、用什麼東西砸的,這已經無關緊要了,重要的是學習他的優秀品德,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20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