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五代十國之拾糞兒哭得江山

說起皇帝中最會哭的,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劉備,覺得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很大程度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影響。雖說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但劉備很無奈,因為他這頂愛哭的帽子是被羅貫中先生硬扣上去的。但在歷史上有一個人確實是靠哭贏得了江山。這個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從珂。

五代十國之拾糞兒哭得江山

李從珂

拾糞養家

李從珂是誰,他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王朝的末代皇帝。他本姓王,鎮州平山(今河北平山)人。自幼喪父,靠母親撫養。家庭條件很不好,因此從小就能吃苦。在他十幾歲時,命運迎來轉機,他的母親再嫁了。看上他母親的也是一位未來的皇帝,他就是後唐明宗李嗣源。不過小王同學的母親可不是立馬過去就能享受榮華富貴的,因為此時的李嗣源還是一個小軍官,官不僅小,人也很窮。小王同學因此成了李嗣源的養子,名字也正式改為李從珂。雖然身份變了,但有一點沒變,就是窮。所以李從珂有一項任務,就是拾馬糞,然後賣錢補貼家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阿三立功

李嗣源很喜歡這個兒子,而李從珂也很爭氣,小夥子長得人高馬大,還學了一身好武藝。老爹李嗣源憑著一身的本事,成為晉王李克用的心腹大將,並被李克用收為義子,位列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之首,兒子李從珂也隨著李嗣源到處征戰,屢立功勳。可謂老子英雄兒好漢。

李從珂和李克用的兒子,也就是後唐的開國皇帝李存勖年齡相同,勇武也相當。因此李存勖很欣賞他,曾經說:“

阿三不惟與我同齒,敢戰亦相類

。”這裡的“阿三”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指的那個“阿三”,而是指的李從珂的小字。李從珂小字“二十三”,結果李存勖嫌叫得麻煩,直接給省了二十,就叫他“阿三”。“阿三”哥作戰勇猛,有一次李嗣源犯了錯,本該重罰,李存勖看在“阿三”剛剛立了大功,就沒深究。

後唐同光元年四月,莊宗李存勖決定執行“黑虎掏心”策略,直接攻打後梁的京城汴州,而執行這次任務的箭頭人物就是李嗣源李從珂父子。等大功告成,李存勖拉著李嗣源的手說:“復唐社稷,卿父子之功也”。

五代十國之拾糞兒哭得江山

後唐滅後梁

得罪權相

李從珂雖然立了不少功勞,但在後唐莊宗李存勖在位時,也僅僅只當到刺史這個級別的官員。在李存勖眼中,欣賞是一回事,提拔又是另一回事。等到李存勖被亂兵所殺,李嗣源當了皇帝后(後唐明宗),李從珂的地位才算是逐漸提升。天成元年,被封為河中節度使。天成二年二月,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十一月,加檢校太傅。長興元年,加檢校太尉。本來前途一片大好,但他因為一次醉酒,毆打了當時的宰相安重誨,後者懷恨在心,總在李嗣源面前給李從珂小鞋穿,一兩次還好,時間長了李嗣源也受不了安重誨了,直接跟他說:“

朕為小將校時,家徒衣食不足,賴此兒荷石灰、收馬糞存養,以至今貴為天子,而不能庇一兒!

”。

牢騷雖發了,但李嗣源暫時還離不開安重誨,除了對方是宰相外,他每天還需要安重誨給他讀奏章,原因也很無奈,李嗣源不識字!而安重誨是他的老部下,老戰友,值得信賴,播音員是不能隨便換的,只能先委屈下兒子了。於是讓李從珂在家“隔離”。『

詔歸清化裡第,不預朝請

』。李從珂對安重誨是又恨又怕,到沒有辦法,只能在家唸佛經祈求平安。『

但日諷佛書陰禱而已

。』

安重誨雖然成功的打壓了李從珂,但他自身威權太過,又不知收斂,獲罪於明宗,最終落得個身死道消。他一死,李從珂馬上強勢反彈,長興二年,授左衛大將軍。馬上,又加檢校太傅、同平章事、行京兆尹,充西京留守。長興三年,進位太尉,移鳳翔節度使。長興四年五月,封潞王。

哭得江山

雖然李從珂封王了,離皇帝就差那麼一步,但這一步卻是咫尺天涯,原因也很簡單,明宗李嗣源有自己的親兒子。對此,李從珂也只能接受,畢竟,他也只是個拾糞娃出身,能到今天這個地位也能滿足了。在明宗在位的時候,他確實是平安無事,做個太平王爺。但等到明宗去世,兒子李從厚即位(後唐閔帝),李從珂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李從珂由於功勞卓著,被皇帝的寵臣朱弘昭、馮贇忌憚,而皇帝本人對李從珂也不怎麼放心。此時李從珂的長子李重吉擔任禁軍控鶴都指揮使,女兒李惠明(法號幼澄)在洛陽出家。朱弘昭將李重吉外放到亳州任團練使,削去其禁軍軍職,又將李惠明召入禁中,實際上是作為人質。李從珂見兒子外調、女兒內召,知道朝廷對自己有猜忌之意,心中疑懼不安。

應順元年(934年)二月,閔帝聽從朱弘昭、馮贇等人的建議,實行“換鎮”政策:詔令李從珂離開鳳翔,改任河東節度使。李從珂接到詔令後,頗感不滿,想要抗命,又覺得自己兵弱糧少,於是和部下商議。眾將領都說:“皇上年幼,朝政都把握在朱、馮兩人手裡,主上功高蓋主,如果離開鳳翔,一定凶多吉少。”李從珂於是下定決心,舉兵反叛。用的口號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清君側”,這次要清的就是朱弘昭、馮贇兩人。

閔帝命大將王思同領兵來討伐。由於鳳翔城並不是很堅固,而從造反到朝廷大軍到達,留給李從珂的時間最多一個月,防禦措施也沒有完全好。因此,自三月十五日,各路大軍集結到鳳翔城『

三月十五日,外兵大集

』起,在僅堅持了一天後,李從珂就快抵擋不住了。

五代十國之拾糞兒哭得江山

圍攻鳳翔

李從珂沒法,登上城樓,望著城下黑壓壓的將領和士兵,他們中很多都曾經在自己的手下打過仗,現在卻來打自己,他不禁悲從中來,快五十的人了,說哭就哭了。『

十六日,大將督眾攻城,帝登城垂泣

』。邊哭還邊說:“我自小就跟隨先帝出生入死,身經百戰,滿身創傷,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們大家跟著我,這些事都看在眼裡。現在,朝廷寵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麼罪要受此懲罰啊!”

“我年未二十從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瘡滿身,樹立得社稷,軍士從我登陣者多矣。今朝廷信任賊臣,殘害骨肉,且我有何罪!”

在沒有擴音器的時代,李從珂的這番肺腑之言準確的傳入了每一個在下面攻城的將士們耳中,當場就感化了羽林軍指揮使楊思權、嚴衛都指揮使尹暉,兩個人分別帶兵從西門和東門入城投降,餘下的人也潰散了。這劇情,小說也不敢這麼寫。李從珂趁機一舉擊敗李從厚派遣的所有軍隊,王思同也在靈口這個地方丟了性命。李從珂隨即擁兵東進,兵鋒直指都城洛陽。

一路上,各郡縣無不望風迎降,朝廷派來征討的軍馬,也先後投到了李從珂麾下。旬月之間,兵至陝州,進逼洛陽。李從厚無兵無將,倉促出逃。四月三日,李從珂率軍進入洛陽城。宰相馮道率領文武百官勸進,李從珂假意不從。第二天,太后下詔廢李從厚為鄂王,命李從珂為監國。六日,又立李從珂為帝,他這才登基,做了皇帝,是為後唐末帝,改元清泰。

分贓不勻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李從珂為了使手下那幫人鐵了心跟他造反,於是跟他們許諾,等攻入洛陽後每個人賞一百緡錢,一緡就是一貫,標配是一千錢。大傢伙聽了很高興,這錢可不少,於是萬眾一心,排除困難,打到洛陽讓李從珂當了皇帝。李從珂倒也不食言,當了皇帝就著手兌現獎金。

但國庫錢不夠,三司使王玫建議搜刮京城百姓的財產作為替代,辦法是預收房租。不論士大夫還是平民,不論是自己居住還是租賃的,都先借五個月的租金。李從珂同意了。過了十幾天,百姓的財產被執行的官員千方百計地搜刮,也只得到十幾萬緡。又把所有庫藏的舊東西以及各道貢獻的物品,甚至於太后、太妃所用的器皿、服飾、簪環什麼的全部搜刮了出來,也才又湊出20萬緡,仍不夠獎賞。到最後,只好實行差額獎勵。具體是『

禁軍在鳳翔歸命者,自楊思權、尹暉等各賜二馬一駝、錢七十緡,下至軍人錢二十緡,其在京者各十緡。

』這導致所有人都不滿意,編歌謠說:“

去卻生菩薩(李從厚),扶起一條鐵

”。這幫丘八爺們雖然抱怨,但也明白榨不出更多油水了,就不鬧騰了。李從珂這才初步坐穩了江山。

得失由己

李從珂打仗勇猛,但治國無能。即位後任用盧文紀等庸才為相,致使國事日益敗壞。這時候他還犯了跟李從厚一樣的毛病,猜忌大將,這一次,他猜忌的是石敬瑭。石敬瑭是誰,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石敬瑭其實早就在皇帝那裡掛了號了,從李從厚起就想收拾他,只不過先收拾李從珂去了,而李從厚從洛陽逃出後還想尋求石敬瑭的幫助,結果被石敬瑭送給了李從珂,真是造化弄人。

五代十國之拾糞兒哭得江山

石敬瑭

關於石敬瑭怎麼奪得帝位的經過這裡就不詳述了,免得有狗尾續貂之嫌。這裡只說一點,就是石敬瑭開始造反時被李從珂大軍圍困在太原城,為了擺脫困境,沒有選擇“一哭成名”,而是向契丹求援,許諾當“兒皇帝”,並割讓幽雲十六州。自此之後中原王朝幾百年來對北方遊牧民族無險可守,敬瑭之罪,罪莫大焉!

五代十國之拾糞兒哭得江山

幽雲十六州

石敬瑭在當了“兒皇帝”後,與契丹大軍南下進逼京師洛陽。此時,後唐兵力還很強,但李從珂志氣消沉,晝夜飲酒悲歌,不敢領兵出戰,坐等滅亡。各鎮將領見狀,紛紛投降石敬瑭。

清泰三年(936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從珂見大勢已去,於是帶著傳國玉璽與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兒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後唐遂亡。李從珂死後無諡號及廟號,史家稱之為末帝或廢帝。傳國玉璽亦在此時遺失不知所蹤。

五代十國之拾糞兒哭得江山

玉璽模擬圖

李從珂治軍不嚴,綱紀不明,致使軍中將士在急難關頭大都望風而動,或私通於敵,或棄甲而降,或掉頭遁逃。李從珂當初得天下基於此,最終失天下也緣於此。

結語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句話放在李從珂身上很合適,時運順他之時,他能夠轉危為安,用哭來扭轉局勢,當上皇帝;時運離他而去時,優柔寡斷,無法及時下決定,整天消沉著在宮中飲酒哭泣,最後自焚,國破身死。“

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李從珂雖然以悲劇結尾,但是他從一個拾糞的孩子,最後能做到皇帝,雖有運氣成分,但也足以自豪了。

參考資料:

《舊五代史·唐末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