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年度最佳新片,《小丑》排第二,大概沒人敢說第一。

全球票房超過9億美元。

IMDB上44萬人打出8。8的高分。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豆瓣上11萬人評分,至今穩居9分以上。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普通觀眾說好,專業人士也不吝溢美。

今年的威尼斯金獅獎,第一次頒給漫畫改編電影。向來關注藝術電影的三大電影節,怎麼會選擇《小丑》?

因為《小丑》就是藝術。

提到小丑,我們都會想到《蝙蝠俠:黑暗騎士》。連環校車搶銀行,是在影史上擁有姓名的出手即高潮。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希斯·萊傑的小丑形象,連同他頗有隱喻意義的英年早逝,也讓人唏噓遺憾,一個把精神病人演活的好演員,最終卻沒扛住精神壓力。

如果說《蝙蝠俠:黑暗騎士》在講小丑做了什麼,那《小丑》關注的則是,小丑是怎麼成為小丑的。

一句話:被逼的。

(以下涉及劇透,但更多是基於劇情的解讀,看片後服用效果更佳)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故事發生在虛構的哥譚市。傑昆·菲尼克斯飾演的亞瑟,生活窘迫,和母親相依為命。更準確一點,是他一直在照顧沒有自理能力的母親。

用亞瑟的話說,從他有意識開始,家裡就沒有父親,他小小年紀已是一家之主。說這話的時候,亞瑟滿是自豪。可越自豪,越讓人覺得心酸。

亞瑟的事業也很不順利。他是一個脫口秀演員,卻患有一種大腦損傷,症狀是受到刺激就抑制不住地大笑,笑到喘氣咳嗽也難以停止。別人的笑是一種心情,他的笑是一種病情。

打個有點奇怪的比方,每次看到亞瑟的表情在大悲大喜僵硬誇張之間切換,我總是忍不住腦補一段BGM: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因為這種疾病,他隨身帶著卡片,以便大笑不止時向別人解釋,這不是帶有攻擊性的嘲諷,而是病發了。

因為這種疾病,他在脫口秀表演一開始就兀自狂笑,臺上演員喘不過氣,臺下觀眾莫名冷場。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遠遠沒有。

因為脫口秀事業毫無希望,亞瑟要靠扮小丑賺錢。

他在音像店門口跳舞攬客,卻被街頭小混混搶走廣告牌,一頓暴打。

他帶著槍去兒童醫院表演,事發後被送槍的同事出賣,丟了工作。

他尷尬的大笑脫口秀被當作段子,在崇拜的節目裡被調侃譏刺。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一個人生願景是想為高譚市帶來歡笑的人,卻變成大半個高譚市的笑料。在無窮無盡的圍觀裡,病人亞瑟彷彿聽到無數遙遠的回聲:小丑。小丑。小丑。

是亞瑟病了,還是這座城市病了?

《小丑》充斥著曖昧與矛盾:一個有太多理由放聲大哭的人,生來卻只會大笑。一個想給別人帶去快樂的人,自己卻是個悲劇。一個應該受到社會援助的人,卻成為嘲笑的目標。一個有病的人往人群裡一站,卻讓人覺得不虛偽沒得病的只有他。

潮溼、灰暗、混亂的哥譚市,鼠患盛行,滿目垃圾。而小丑,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問題是,“垃圾”是怎麼成為眾人眼中的垃圾的?

因為家的面紗撕破了。

亞瑟的母親曾經在社會精英湯馬斯·韋恩家裡工作。她誤以為亞瑟是湯馬斯的私生子,也讓亞瑟一度這樣以為。可事實上,這都是她精神疾病的幻想產物。

亞瑟並沒有被他的“名流父親”拋棄。實情是,母親收養了他,並默許有暴力傾向的男友虐待他。小時候的他甚至被綁在暖氣機上,他背上的燒傷正是因此而來。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就是這樣的成長環境,母親要求他一定記得裝出笑臉,還給他起了個小名叫Happy。

這就像是用兩根手指把嘴角上提,硬生生擺出一副笑容,卻比冷漠還恐怖。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而亞瑟回報母親的,是過分的敏感早熟。用母親的話來說,從來沒聽到他哭,他永遠是快樂的小男孩。

他快樂嗎?當然不。但他忍著。為了母親,為了家,為了愛。

直到謊言拆穿,那個從小需要照顧的母親,原來也是可憐人,更是自己身上種種苦難的觀眾和幫兇。

於是用病床上的枕頭把母親悶死,小丑開槍了。

家把亞瑟推向深淵,社會加快了滑落的速度。

扮小丑本身很卑微,而卑微也成了進一步受欺負的理由。小混混玩弄他,地鐵裡性騷擾未遂的乘客拿他洩憤,他的偶像、主持人莫瑞消費他,就連一樣是小丑侏儒,身為獵奇觀賞物件的同事,都把鍋往他身上甩。

無怪乎他離職的時候,要把樓道標語上寫的Don‘t forget to smile 劃成Don’t smile。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這是一種無聲的宣言:是你們逼我把善意和笑容收斂起來,我能回報你們的唯有刀與槍。

這當然是不對的。個人的苦難導致心理障礙,不能全部歸咎於他人和社會。但放在具體的人身上裡,又如此合理,叫人心生惻隱。世界本身的荒謬,不正在於此嗎?

這個世界會好嗎?每一個地域,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人發出類似的天問。

也許有人心裡相信,會的。但眼前總有一些事情提醒,不會了。

亞瑟努力想變好,但家庭和社會把他每一條變好的路堵死了。小丑從人變成半瘋半神,從純潔無辜變成放縱血腥。墮落的路,飛流直下,永不回頭。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再看周遭的世界,湯馬斯·韋恩這樣的精英,公開指責民眾是小丑,透著不加審視的傲慢。而民眾的迴應是戴上小丑的面具,上街示威,反對精英的掌控。

精英和民粹極端對立,個體的心靈不斷被犧牲和扭曲,人性的微妙和社會的陰暗攪合在一起,我們看看《小丑》,再讀讀每天發生的新聞,誰能分辨清楚,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呢?

任何有理智的文明人,都知道反對暴力,擁護和平,激揚善念,但行好事。

可回到真實世界,從來沒有嘴上說說那麼容易的事。

《小丑》當然是想象的。但它濃縮了真實世界的種種景觀,再用一個悲傷壓抑的故事揭示出來。這有戲劇加工的成分,但也是鄭重的提醒:別忘了我們身處怎樣一個世界,別忘了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人,別忘了我們如何面對複雜保持歡喜。

電影裡有一段戲中戲。小丑在電影院裡看卓別林的《摩登時代》。那似乎是他最快樂的時刻。

為什麼這部電影是年度最佳?因為它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

《摩登時代》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對工業化時代無處不在的監視、永遠運轉的流水線和唯一的確定標準,毫不留情地加以諷刺。

小丑對著《摩登時代》開懷大笑,何嘗不是在嘲笑他所身處的曖昧不明的時代呢?

看完《小丑》,我想到米歇爾·福柯《規訓與懲罰》的結語:

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製造出受規訓的個人。這種處於中心位置的並被統一起來的人性是複雜的權力關係的效果和工具,是受制於多種“監禁”機制的肉體和力量,是本身就包含著這種戰略的諸種因素的話語的物件。在這種人性中,我們應該能聽到隱約傳來的戰鬥廝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