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個音樂史上最大的轉折點——巴黎聖母院樂派:復調音樂的產生

Léonin / Pérotin: Etenim sederunt principes (Introit)

Léonin / Pérotin: Etenim sederunt principes (Introit)

04:16

未知來源

介紹伊始,請欣賞巴黎聖母院樂派代表作品,這是中世紀宗教音樂的歷史性轉折。

復調音樂堪稱中世紀的先鋒派,很多人甚至稱這種從單聲部到多聲部的轉變是劃時代的變革。中世紀確立的格里高利聖詠,要求採用單聲部的人聲演唱,而拒絕大部分的樂器伴奏。復調音樂的產生,從初衷來說,僅僅只是對單聲部的聖詠進行簡單的修飾。

所謂奧爾加農(organum),是歐洲最早的復調音樂。公元9世紀,從事宗教活動的僧侶音樂家們,開始在格里高利聖詠的單線條旋律下方,加一個平行四度或者五度的曲調。於是,這個所加的曲調與原來的旋律形成一個簡單的複音形式。早期的作品中,新增的聲部以相同的速度移動,且間隔不變,俗稱平行奧爾加農。

12-14世紀,復調作曲藝術主要集中在法國的北部,繼而傳播於歐洲各地。巴黎最為學術中心的影響力逐漸彰顯,尤為顯著的當屬巴黎聖母院,創造了登峰造極的奧爾加農。巴黎聖母院的作曲家們,進一步發展了奧爾加農,增強了各聲部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的增強,導致聖詠的旋律不再成為音樂的主線條,旋律變得複雜,這便產生了復調音樂。巴黎聖母院樂派的代表人物有萊奧寧(Léonin)和佩羅坦(Pérotin),他們的作品加上法國同時代許多佚名作品,統稱為巴黎聖母院樂派的作品。

萊奧寧(Léonin)曾在聖母院大教堂接受教育,他的作品《奧爾加農大全》,是中世紀最重要的復調音樂文獻之一。這本歌曲集包括了聖母院大教堂全年彌撒和日課儀式所用的全部復調,共有近百首。對萊奧寧和佩羅坦的瞭解,來源於13世紀一位被稱為“無名氏四”的英國註釋者,“無名氏四”將萊奧寧譽為最偉大的奧爾加農作曲家,復調體裁在萊奧寧手裡發揮到了極致。佩羅坦則極大地發揮了一種新的復調音樂形式:迪斯康特(discantus),這與結構鬆散即興的自由節奏的奧爾加農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個音樂史上最大的轉折點——巴黎聖母院樂派:復調音樂的產生

佩羅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