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生活在古老小巷的人們

生活在古老小巷的人們

小時候一直跟姥姥生活在一起,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姥姥搬家到城南,我也跟著住在了城南。學校在城中心,每天上下學要從城南到城中心打個來回。沒幾天功夫我就把路況摸熟了,發現有條小巷可以直插過去不要繞道,從那以後我就抄近路走小巷。每天到家姥姥都會問“從哪條路來的”。我回答“戶部山”。小巷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只知道它盤落在戶部山上。說是山其實就是座海拔不足70米的山丘,在城南門外,離姥姥家很近。姥姥交代我要走大路,可我還是喜歡穿過那條小巷。在城南住了將近三年幾乎都從這條小巷穿過。

生活在古老小巷的人們

小巷它沒有南方弄堂纖細深幽浸在煙雨裡的婉約,也沒有北方衚衕橫平豎直規整的嚴謹。 小巷縱橫交錯,蜿蜒攀延,臺階連著臺階,穿梭在密佈的高宅大院之間,把高低錯落,層次豐富,略顯古舊滄桑的院子緊密連在一起,散發著獨特的靈秀氣質和豪邁氣度。

小巷大小不一青石板鋪出的小路,經風霜侵蝕凹凸不平,每一塊石板被一代一代人的足跡打磨地流光滑潤,踩上去發出咯噔咯噔的脆聲。巷子的兩邊便是青磚灰瓦的房屋和院牆,牆腳的破損一直往上蔓延,厚重的牆體已裸露出了斑駁的焚化痕跡。院子大門兩側蹲放著石獅、石鼓、石墩,大概是修建院子的主人顯示身份的標誌。門楣上雕刻飾物和屋脊殘存的泥雕已模糊不清。小巷寫滿了蒼老古舊,但在那一磚一瓦,一石一木的滄桑中依然能透出濃釅的民俗民風。

生活在古老小巷的人們

生活在古老小巷的人們,日復一日地過著悠閒自在,有滋有味,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小巷到山頂有個平臺,平臺上有棵大槐樹。夏天,微風習習,平臺成了居民納涼的最好場所。三兩老爺們,在平臺的陰涼地,穿著時興的柿澀坎肩,躺在竹子的、帆布的各式躺椅上,有一搭沒一搭地搖著蒲扇,用最地道的徐州腔講著小巷古老傳奇的段子。穿著洗舊了的四十二支紗大汗衫,看上去有些斯文的,躲在一邊坐在馬紮子上翻看著泛了黃的書本。勤快的女人,扯一把磨得沒有稜角油光發亮變了色的木製小板凳,坐在樹陰下織毛衣、擇菜、納鞋底……,手裡沒有閒著的,邊做活邊漫無邊際、枝枝蔓蔓的拉著家長裡短。 在小巷下風口不知誰家生爐子,黑煙一陣一陣往平臺上串。躺椅上的人欠起身子,半趿拉著後跟踩倒了的舊布鞋,拿蒲扇趕著煙往下面嚷嚷兩聲又躺下來,弄地竹子躺椅咯吱咯吱響。生爐子的扯著帶有煙燻腔調連忙迴應“就好了,就好了”。這時傳來幾個做活女人不怎麼整齊的聲音“別生了,到俺家換塊炭(煤球)吧”。下面傳來“不用了,俺家燒地炭積子”。“嗨,剛下班,生爐子烙點烙饃饃明天上班帶著”。沒有一句客套的話語,像自家人一樣。平臺上蘊涵著平和的氣息,吟誦出城市田園的詩意,

到了下雨天,小巷就成了孩子們的天地。有一天放學回家,天下著小雨,緊一陣慢一陣。孩子們赤著腳,挽起褲腿,淋著雨在小巷裡跑上跑下。雨水順著一縷一縷的頭髮流在笑臉上,一身泥水看不出衣服原來的模樣了。天天從小巷裡穿過,和他們也半生不熟的了,我也加入了她們的隊伍。小巷裡迴盪著嬉戲的追逐聲,肆無忌憚的打鬧聲,還有地上的水坑被腳猛的一踩嘭起的聲音.開心到了極點,玩到很晚才想起回家,到家姥姥狠狠的批了一陣。

生活在古老小巷的人們

唯有冬天的雪能把小巷妝點的優雅恬靜。下雪了,漫天的雪花和滿山的梅花共舞,雪花裹著梅花濃郁的香氣在小巷肆意飄蕩。大雪把小巷的斑斑駁駁蓋的嚴嚴實實,從山下往上看,鱗次櫛比的房屋被雪勾勒出一幅幅水墨畫卷,像虛無一般唯美,靜謐。 或許是怕驚動了雅緻清幽的盛景,小巷裡沒有一個人。

表弟生病住院,我從醫院回城南,小巷坡陡又是石板路,看似積雪很厚可靠近石板那層已經結了冰。走到巷子半腰就滑倒了,反覆幾次也沒爬起來。小巷不見一個人,寧靜的好似能聽到簌簌的下雪聲。終於聽見咿呀一聲,驚喜有人出來了,很失望是關門的聲音。我又試著爬起來,剛走兩步又摔倒了,仰面朝天,摔得很疼,瞬間眼淚流了出來,懊悔不聽姥姥的話,執拗要自己回家走小巷。邊哭邊試著翻身爬起來,可凍木的手不聽使喚。“別動,別動”,順著聲音看過去,一個阿姨從半掩著的大門滑滑擦擦地走過來,把我扶起來捏捏胳膊按按腿說“沒摔傷吧,下雪天不能走這邊,繞道走”。隨手又把我凍得發木的手放在她兩手間不停地搓,彎下腰用嘴給小手哈熱氣,凍木的小手漸漸麻酥酥的有了感覺,熱乎乎的似一股暖流淌遍全身。看著阿姨的臉我的眼淚汪汪的往下流,阿姨給我擦擦眼淚說她去山下小廣場找打雪仗的孩子。怪不得小巷裡沒人,原來小夥伴們都到山下打雪仗去了。阿姨給我圍好圍巾扶著我一直到山下,像對自己孩子似的說:“趕快回家吧,小心點”。我連忙說“謝謝阿姨”。小巷裡的雪花、寒梅、溫情,漫撒著醉人的芳香。

開春了,從屋頂和屋簷隙縫間伸出來的樹枝掛滿了嫩黃芽子,在陽光中搖曳著風姿,綽綽約約,小巷平添了幾分姿色韻味,瀰漫著古色古香。

小學畢業後我回到父母身邊,小巷很少再去。時間久了,日子長了,那些抹不去的塵埃舊事,那些散落在小巷裡的善美柔情,在我心裡滋生著、蔓延著……

生活在古老小巷的人們

而今,小巷古民居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區,戶部山和古民居重新修繕,小巷裡的人家都搬了出來,小巷古民居已成為一張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名片。小巷在作為歷史遺存的同時,也成了旅遊觀光的一道風景,街區小巷店家雲集,琳琅滿目,到處洋溢位古典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融。在這裡能觸控到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靈氣,能感受到生活在這座城市人的豪邁

睿智、純樸和善。

小巷從歷史中走來,在歲月裡堅守。

生活在古老小巷的人們

釋:

1、柿澀坎肩,是將紗布浸泡在搗碎的柿子裡,取出洗淨晾乾,再用汙泥毆上,洗淨晾乾做成的坎肩。這種無需作坊、簡單的工藝製作方法流傳在民間。

用柿澀布做衣服,一般都是做坎肩、圓領衫,穿起來不貼身涼快、結實耐穿且價格低廉。是那個年代夏季平民百姓老少爺們不可或缺的“時裝”。

2、炭積子,把碎炭沫加上紅粘土和成泥,做成一個個半個拳頭大小的疙瘩,曬乾燒火用。

生活在古老小巷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