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那些在童年沒玩夠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在童年沒玩夠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小孩在樹下玩土,媽媽跑過來說:“怎麼又玩土啦?快走快走!”說著不管孩子願意不願意,拉起孩子就走了。

這類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卻會使孩子在成年後引發焦慮、抑鬱,或者在事業上遭遇瓶頸。

後果有這麼嚴重嗎?我們不妨借用心理學知識,來探尋育兒問題,讓孩子少走人生彎路。

《可塑的我》是一本運用心理學解決人生問題的書。作者陳婕君,是美國麻省心理諮詢師,曾於哈佛附屬麻省綜合醫院精神科工作,受訓于波士頓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執業時間14年,被壹心理評為2017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心理學家之一。

書中提到的種種中年危機問題,很多都與未成年時期的經歷有關。

作為父母,在育兒方面注意這些問題,或許能讓孩子在成年之後的路更加順暢。

01.

讓孩子玩夠

有些人在步入中年後,會出現一些中年危機現象,比如對工作失去熱情,出現職業倦怠,事業進入瓶頸期等等。

出現這些問題,心理學家給出的建議竟然是練習翫耍。這看似毫不相關的兩件事,卻是息息相關,這一簡單的做法幾乎百分之百幫助了面臨中年危機的人。

原來,童年時期,他們的玩耍經常被打斷,專注力遭到破壞,使得他們在工作中遇到難題時,不能長久地堅持解決問題,中途要停下來打遊戲或者吃東西來緩解壓力,同時又伴隨著深深的焦慮感。長此以往,就陷入了中年危機。

現實中,盲目打斷孩子玩耍的現象比比皆是。

媽媽帶孩子逛公園,孩子不去欣賞漂亮的花,反而在花叢邊撿起一根樹枝掘土玩。孩子越玩越起勁,媽媽說了好幾次走吧,他都沒聽到。媽媽急了:“土有什麼好玩的?趕快走啦!”

帶孩子逛動物園,很多家長都認為,看不完所有的動物就是花了冤枉錢。所以,不管是在老虎山、獅子谷,還是大象館、河馬館,孩子們都看得興致勃勃,家長卻在一邊催著快去下一站。

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蹲在樹下看螞蟻搬家,一看就是大半天;搭積木,一聲不響搭出了很多花樣;玩沙子,玩一晌都玩不夠。

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專注力、創造力,根本不需要刻意培養。我們只需讓孩子盡情玩耍,就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專注力和創造力。

這樣,孩子在學習時更加專注,工作時更有熱情,不容易有厭倦心理、焦慮情緒,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些在童年沒玩夠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必刪

02.

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

有些人明明很優秀,但是內心卻沒有自我,沒有存在感,覺得活著沒有意義。這通常是因為他在嬰幼兒時期的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

作者指出,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嬰幼兒時期。我們之所以能夠確認自己存在,是因為能被他人感知,看到別人眼裡有自己。

嬰兒渴了餓了就會哭,如果這時,媽媽及時抱起孩子餵奶,嬰兒就會得到極大滿足;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照顧,他就會產生失落感,這種失落感會深入到他的心理核心。

如果幼兒在快速生長階段總是要吃東西,卻被大人說嘴饞,孩子就會感到羞愧,認為自己是錯的,時間一長,就會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壓抑,甚至唯唯諾諾,沒有自我。

比起生理滿足,心理滿足同樣重要。有實驗證明,如果只給嬰兒餵養食物,而不給他擁抱和撫觸,嬰兒就會難以存活。這就說明得不到情感需求,對嬰兒來說是致命性的傷害。

如果孩子的需求經常得不到滿足,他往往就會產生憤怒、抑鬱等情緒。當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時,他才可以健康發展。

反之,如果家長經常滿足孩子的不正當需求,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溺愛,孩子就會養成蠻不講理、得寸進尺的性格,不利於成年後人際關係的發展。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沒有父母的愛,所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所以,家長除了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還要給孩子溫暖和愛,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性格形成至關重要。

一個人表達了正當的需求,並且得到了迴應,就會產生滿足感,進而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那些在童年沒玩夠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必刪

03.

讓孩子自己做主

有些人到了中年,發現不知道自己的愛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這些人一方面是小時候沒有充分地玩耍,沒有在玩耍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另一方面是有一個被包辦的童年。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學習最重要,考上好大學就能過上好日子。於是,他們什麼都替孩子做主,不讓孩子做家務、參加課外活動,甚至不讓孩子和同學出去玩,把孩子關進學習的“牢籠”。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人生經驗豐富,為了避免讓孩子踩坑,就幫孩子選學校,幫孩子報志願,幫孩子找工作,安排好所有的人生大事。

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確實好了,也能考上名校,但是卻失去了思考人生意義的機會,長大後在工作和生活中處於被動狀態,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暴發心理危機。

小童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成績優異。媽媽為了讓小童專心學習,什麼都幫孩子安排好,每天起床後幫她準備好要穿的衣服,甚至連牙膏都幫她擠好。

小童高考考出了不錯的成績,父母都很高興。做金融工作的父親認為在金融部門待遇優厚、有前途,就幫孩子報了財經大學。大學畢業後,父親又安排小童參加金融部門的招聘考試,小童也順利通過了考試。

參加工作幾年後,小童卻對自己的工作越來越感到厭倦,認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想要轉行,又不知道出路在哪裡,內心空空如也,只能一天一天地熬下去。

包辦孩子的一切,讓孩子在學習方面走了捷徑,但是孩子的自我、自主性和價值觀卻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這條捷徑,就變成了人生髮展中最長的彎路。

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不是人生的終點。

很多人在走上社會後抱怨過社會不公:“上學時我比他成績強多了,憑什麼他比我混得好?”

其實,那些學習成績不如你的人,在你埋頭學習時,他們已經學會社會知識了。在社會這個大熔爐,僅有文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情商力、持續學習力、抗壓力、處理人際關係能力等等。

如此,人的一生才能過得更幸福、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可塑的我》這本書適合職場人看,從中學會如何管理情緒、釋放壓力、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也適合家長看,站在育兒的角度,可以未雨綢繆,讓孩子以後避免出現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