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快來關注“歪讀三國”吧,

一起漲姿勢~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三國時期作戰時經常透過演唱軍歌,達到鼓舞本方軍隊士氣,打擊敵人囂張氣焰的作用。而當時的軍歌,以大鼓和竹笛作為伴奏,所以又稱作鼓吹曲。

東吳的將軍留贊,在每次作戰前都會披頭散髮仰天長嘯,與所率部隊一起高唱軍歌。(《吳書》記載:贊為將,臨敵必先被髮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應之,畢乃進戰,戰無不克。)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軍歌達人

軍歌的創作有幾個難點:一是要簡潔上口易學,能夠用非常簡短的詞句,將主要事件按照時間順序寫成組曲,透過合唱迅速提升部隊計程車氣;二是歌詞創作上要對歷史事件進行取捨和加工,而這個取捨和加工的標準就是對己方有利。如此重要和高難度的文案創作,只有本國頂尖的文士,才能獲得皇帝的批准。

三國時期創作軍歌的達人包括:曹魏的繆襲、東吳的韋昭,以及西晉的傅玄。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非常遺憾的是,西蜀方面沒有留下任何軍歌方面的文獻記載。問題來了,難道西蜀方面從來就沒有用過軍歌嗎?對於作戰部隊如此重要的宣傳工具,西蜀應該不會充耳不聞的。在1981年5月,考古學家在重慶忠縣塗井鄉紅赤村發掘到的一批蜀漢時期的崖墓中,發現了樂舞俑。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傳世作品

曹魏方面繆襲的軍歌(鼓吹曲)組曲共12首,分別為:《初之平》、《戰滎陽》、《獲呂布》、《克官渡》、《舊邦》、《定武功》、《屠柳城》、《平南荊》、《平關中》、《應帝期》、《邕熙》和《太和》。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東吳方面韋昭的軍歌(鼓吹曲)組曲也是12首,分別為:《炎精缺》、《漢之季》、《攄武師》、《伐烏林》、《秋風》、《克皖城》、《關背德》、《通荊門》、《章洪德》、《從歷數》、《承天命》和《玄化》。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西晉時期傅玄的軍歌(鼓吹曲)組曲為22首,分別為:《靈之祥》、《宣受命》、《徵遼東》、《宣輔政》、《時運多難》、《景龍飛》、《平玉衡》、《文皇統百揆》、《因時運》、《惟庸蜀》、《天序》、《大晉承運期》、《金靈運》、《於穆我皇》、《仲春振旅》、《夏苗田》、《仲秋獮田》、《順天道》、《唐堯》、《玄雲》、《伯益》和《釣竿》。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因篇幅所限,本文並未羅列上述鼓吹曲的內容。如感興趣,可在本公眾號留言(非本文留言區)輸入對應的曲名,即可看到相應內容。(例如,想查閱韋昭的《秋風》,在公眾號中留言輸入秋風,即可檢視到該內容。)

微信公眾號:歪讀三國

ID:libuddy

有態度才認真

每個週末給您最接近真相的三國分析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歪讀三國91回 三國軍歌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