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近年來,韓國綜藝和我國綜藝的關係可以用纏纏綿綿來形容。

他們有《Running man》,我們有《奔跑吧》;他們拍《尹食堂》,我們拍《中餐廳》;他們的《Produce 101》激發了我國《偶像練習生》的靈感……有的綜藝買了版權,還有不少綜藝直接“借鑑”。

對於國綜抄襲問題,韓國資深PD羅英石曾發表過看法:“其實我們的版權費不貴的,而且買了版權我們還會教給你更精細的製作過程,但大家還是在抄襲,這令我們很痛心。”

羅英石,被稱為韓綜之神,是以一己之力養活國綜的男人。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讓我們一起開啟他開掛的履歷表:《新西遊記》、《姜食堂》、《兩天一夜》、《花樣姐姐》……他導演的所有韓綜,幾乎都在豆瓣8。5分以上,成為了風靡亞洲的限量級。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最近,他又帶著新作迴歸,一開播就飆到9。3分的——

《三時三餐 山村篇》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三時三餐》系列拍了5年,是名副其實的慢綜藝。

生活在城市的明星們,結伴來到鄉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就近選擇食材,自給自足地解決三餐問題。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和之前的全男星陣容不同的是,《三時三餐 山村篇》邀請了三位女星——廉晶雅、尹世雅、樸素丹。三人的代表作,都在國內擁有很高熱度。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廉晶雅和尹世雅,在去年熱播的《天空之城》中扮演兩位貴婦:前者精明能幹、雷厲風行,卻懷揣著身世秘密;後者溫柔體貼、通曉人情,崇尚對子女進行素質教育。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樸素丹,在電影《寄生蟲》中扮演貧窮人家的女兒,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她精準把握了窮與裝富兩種狀態,演技上游刃有餘。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廉晶雅和尹世雅是多年閨蜜,尹世雅和樸素丹又屬於同一公司,所以三人見面熟,省掉了互相客套的環節。精緻仙女們,就這樣手拉手來到了條件艱苦的鄉村。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但這三位女明星湊在一起,氣氛卻出奇的和諧。無論是搭牆壘灶,採摘蔬菜,還是煮湯做飯,三人都分工嚴明、各司其職。

廉晶雅,動作麻利到讓觀眾懷疑開了二倍速,攝影機都捕捉不到她的腳步。雖然對做飯並不精通,但拿出了主婦的行動力嘗試每件事。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尹世雅,和《天空之城》裡一樣溫柔體貼,心細如髮。不管說話還是做事,都給人如沐春風之感。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樸素丹,人甜話少愛幹活。面對兩位前輩,她如同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因為有在鄉下長大的經歷,所以對摘菜做飯是輕車熟路。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三人逐漸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村生活時,男神鄭雨盛作為飛行嘉賓加入了他們。不愧是紅了20年的老牌歐巴,出場show都是偶像劇風格。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一句“來挖土豆”,瞬間畫風突變)

鄭雨盛加入後,開啟了鄰近鎮上採購地圖,四人的餐飲變得更為豪華。生辣椒+大醬湯+豆芽燜飯變成了漢堡+烤腸+炒年糕,大家的廚藝也在三時三餐的歷練中步步高昇,每天都能張羅出具有儀式感的飯菜。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三時三餐》的核心理念並未改變,依舊堅持著:遠離喧囂、迴歸質樸,平平淡淡才是真。

對比《嚮往的生活》和《中餐廳》等同質節目,韓綜國綜的思路差異顯而易見。

《嚮往的生活》也是把明星送到鄉下,讓他們親力親為、自給自足。然而,重點不在於慢生活,而在於接人待物。固定MC和飛行嘉賓之間的摩擦,傳統的飯桌禮儀,才是節目的主要看點。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最近熱播的《中餐廳3》,以一騎絕塵的“明學”多次把節目送上熱搜。節目組深諳吃瓜群眾的心理,對黃曉明的欠妥言行進行了二次發酵傳播。雖然一行人是在國外開中餐廳,但看罷能讓觀眾記住的不是菜,而是主MC之間的劍拔弩張。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反觀《三時三餐 山村篇》,人從來不是主角,清新淡然的自然美景和優哉遊哉的鄉村生活才是重心所在。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廉晶雅等人就像多年老友一般相處,每天招呼著“早/中/晚餐吃什麼呢?”先制定菜譜,再到菜田去務農勞作,然後帶著新鮮的食材歸來。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全方位的攝影機記錄了他們做飯吃飯,打鬧嬉笑,徐徐嘮嗑,甚至放空發呆的時刻。這些真實又瑣碎的素材,在羅PD手中煥發了魔力。

他們有閒暇也有繁忙的時候,閒時絮絮叨叨,忙時風風火火。於是後期也順勢而為,節奏把控上一張一弛,盡力營造返璞歸真的生活感。

豆瓣9.3,神仙綜藝迴歸!

《三時三餐 山村篇》在快消費時代,主打另闢蹊徑的慢生活,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去劇本化”體驗。

而慢綜藝為何吃香?恐怕就要追溯到我們的心理根源。

我們在速食時代,過著高壓連軸轉的人生。即使渴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也難以拋下一切迴歸自然懷抱,追求詩與遠方。

《三時三餐》構建的理想生活,恰好滿足了我們“生活在別處”的心願。點開別人的田園牧歌,便是高壓生活中奢侈的治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