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千古清官包拯的死因爭議:宋仁宗是否卸磨殺驢,毒殺了包拯?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提起包拯,那也是一位無人不曉的歷史人物,按今天的話講,包拯是國民級的清官,關於包拯的小說、影視劇作品很多,他的清廉正值是最為人稱頌的。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對貪官汙吏是出了名的牴觸,人家當官多少會忌憚朝中大臣,他則全然不放在眼裡,該罵罵,該彈劾就彈劾,直言不諱到能不顧自身性命和別人硬剛。比如外戚張堯佐,曾被包拯鍥而不捨地彈劾,包拯不僅不顧仁宗的憤怒,說到激動之處還把唾沫星子噴到了仁宗臉上,連仁宗都對他忌憚三分。

千古清官包拯的死因爭議:宋仁宗是否卸磨殺驢,毒殺了包拯?

包拯生於公元999年,在世的時候在民間的聲望就頗高,大家對《鍘美案》、《狸貓換太子》、《烏盆案》、《鍘包勉》、《鍘判官》等故事基本都一清二楚,不過對於包拯之死,卻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死,可稱得上是暴斃而亡。

歷史學界對包拯的死因一直頗有爭議,有人認為包拯是因病去世,還有人說,包拯實際上是被人暗算,因為史料上的記載中,包拯是在公堂上提審案件時,突然舊疾復發,體力不支倒了下去,後來只過了13天就不治身亡。

千古清官包拯的死因爭議:宋仁宗是否卸磨殺驢,毒殺了包拯?

短短13天就死了,有什麼病如此厲害嗎?還是另有隱情呢?上世紀末,包拯墓被發現,其位置在安徽省合肥市東郊大興集,在對古墓進行保護的同時,人們發現古墓周圍出現了大量的盜洞。

盜洞的出現就意味著這個古墓已經遭到盜墓賊的破壞,果不其然,人們在開啟包拯墓的墓室之後,只找到了幾件殘存的文物碎片,其它擁有研究價值的文物,已經被盜墓賊劫掠一空,正當眾人感到大失所望的時候,一具散落在地的骸骨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這具骸骨實際上就是包拯的遺體。

千古清官包拯的死因爭議:宋仁宗是否卸磨殺驢,毒殺了包拯?

除此之外,還有包拯的墓誌銘,上面這樣寫到:“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視事,疾作為歸。上遣使賜良藥,辛未,遂以不起聞。”是說包拯發病時,聽聞此事的仁宗,立即派遣太醫,帶著藥材前來看望,而包拯卻在仁宗派來太醫看望的13天后,迅速地死了。

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包拯之死是否和仁宗有關係?專家們在對這具遺體進行了大量的檢測後發現,遺體中含有大量的汞元素,汞在古代被稱作硃砂,是一味劇毒之藥。

因此有人懷疑,是否是仁宗卸磨殺驢,在帶去的藥中摻入了毒藥,所以包拯才會在服用後暴斃而亡。不過,因為此事過於隱秘,再加上硃砂在古代有一些諸如美容、防腐的用處,也有人認為汞是用來儲存包拯遺體的,因此直到今天,還沒有足夠的權威證據能證明包拯的毒殺之說,他的死似乎也成為了千古不解之謎。

千古清官包拯的死因爭議:宋仁宗是否卸磨殺驢,毒殺了包拯?

時至今日,有人指出說關於包拯的幾個有名的斷案事件,其實是不存在的,但其實人們並沒有那麼執著於事實,包拯身上承載著百姓對清官的渴望,百姓將其化身為包青天的形象,更多的是想借此寄託他們的願望,他們渴望世間能有這樣一個人物的出現,他代表著光明,代表著正義與善的一面,以來抵抗邪惡。所以你會發現,包拯的形象幾乎是完美的,官德剛嚴清正,私德也毫無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