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50歲舉辦音樂會邀年輕小提琴家參加呂思清:這僅僅是開始

50歲舉辦音樂會邀年輕小提琴家參加呂思清:這僅僅是開始

呂思清

享譽國際樂壇的中國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剛剛過了50歲的生日,12月25日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中國愛樂樂團在音樂季演出中安排了與呂思清合作的小提琴協奏曲音樂會,演出上半場,呂思清將邀請華人年輕小提琴演奏家李映衡、蔡珂宜和朱凱源一同接力演奏皮亞佐拉的《四季》,而下半場,呂思清將與指揮家餘隆和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奏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紀念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呂思清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邀請年輕音樂家與自己同臺是希望為他們提供展現才華機會,我想這僅僅是開始。”

他們與我有很深的淵源

談到中國愛樂樂團為自己的50歲舉辦小提琴協奏曲專場音樂會,呂思清說:“這是中國愛樂樂團在音樂季中安排的,去年他們也為王健安排了音樂會,是餘隆在音樂季的順便安排中,我覺得他也是非常有心的。王健跟我是朱莉亞音樂學院的同學,我們還一起拉過一年的室內樂。說到五十歲,我已經這一把年紀了,也得關心下一代,我就想怎麼樣支援他們,讓他們的才華讓更多的人知道,因為我的專場音樂會是一直在演,我也沒有開始教學呢,所以這次邀請的三位年輕的小提琴家都很特別。”

說到選擇這三位年輕人,呂思清說:“他們跟我有很多淵源在裡面,邀請他們不是一開始的設計,而是走著走著策劃著就出來了。首先三位小提琴手都是在梅紐因小提琴國際賽少年組的獲獎者,他們都是少年組的第一,在這裡面我的成績是最差的,我也是梅紐因小提琴比賽參賽者,當時我是少年組第五名。我參加的是第一屆比賽,那是1983年第一屆梅紐因青少年國際小提琴比賽,那時候我還在梅紐因學校上學呢。我這些年也做過梅紐因青少年比賽的評委,我跟梅紐因小提琴比賽淵源很深,梅紐因也是我的老師之一,我也是梅紐因比賽的獲獎者。那個大一點的朱凱源,他去年成為第五位獲得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的華人小提琴家。而且他小的時候在舊金山生活,那時候我也在舊金山生活過幾年,在那裡辦了一個小提琴齊奏團,他還在我們的樂團裡學過。當時策劃的時候我也沒想那麼多多,就想把這幾年國際比賽獲得名次的年輕小提琴家請來。來自澳大利亞的李映衡來自新加坡的蔡珂宜今年才十二三歲,他們是去年梅紐因小提琴比賽少年組的並列第一名,四五年前,湖南衛視曾經做過一個音樂神童的節目,李映衡就去了,當時他就找我,製片人把他帶到我的酒店房間,他要跟我拉重奏,我們在酒店裡拉了巴赫的小提琴二重奏的第一樂章。這一次我就請他們三個人來,我們一起演奏皮亞佐拉的《四季》,用接力的方式演奏。我是拉《春》,因為皮亞佐拉生活在南半球,因此他的《四季》的排序跟我們是反的。”

50歲舉辦音樂會邀年輕小提琴家參加呂思清:這僅僅是開始

朱凱源

50歲舉辦音樂會邀年輕小提琴家參加呂思清:這僅僅是開始

蔡珂宜

50歲舉辦音樂會邀年輕小提琴家參加呂思清:這僅僅是開始

李映衡

經得起誘惑有效練習

記者問這是不是說明呂思清開始進入小提琴的教學?呂思清說:“我希望這只是開始。音樂的路很漫長,在漫長的路上其實還需要把握自己的軌跡,因為最終取得成功需要的因素特別多,除了本身的才能具備了,還需要把控和自律,而這個不是小孩子能夠掌握的,還需要你長輩、老師、家長和有經驗者給予很大的幫助,真正成才這個路其實很漫長。在任何行業取得成功都是非常刻苦的,這是毫無意外的,包括我,我們其實跟運動員是一樣的,不練是不可能的。我大兒子在加拿大的學校學冰球,他們每天五點起床下冰場,到八點上課,晚上還要再下冰場訓練,每天五六個小時的訓練。我們也是,就是有再高的才能,你不花有效的時間去練習,你就無法把你的才能發揮出來,音樂就是這樣,你才華再高,你是海菲茲,你不練也是不行。這個方面是沒有捷徑的,唯一的捷徑就是自恩嗎想辦法練的更有效,你畫三個小時的時間能練出八個小時的效果,這是唯一的捷徑。我覺得要提倡高效的練習,但長久的來說還是要花時間。尤其現在的誘惑特別的多,我們那個時候有貨少一些,有了蘋果產品喲剖貨更多了,華為也一樣。小孩兒嘛,看著就想玩兒,誰不想出去。你壓力真正再一件事上想做到頂級的水準,要經得起誘惑。從這方面來說小孩子這種觀念薄弱,特別是兩個十幾歲的孩子,他們獲獎才十一二歲,他們在後面如何真正走得好,真正能把他們的才華全面地挖掘出來,這還是需要很多人的幫助。我覺得不把上天給你不的才華全部挖掘出來,這也是一種犯罪。給了你一種才華,需要你更好地挖掘出來發揮作用。”

50歲舉辦音樂會邀年輕小提琴家參加呂思清:這僅僅是開始

呂思清

高目標才能帶來高水準

說到小提琴教育,呂思清有著自己的思考,他說:“對於學習小提琴的孩子,你要他達到怎樣的目標?首先要讓他知道什麼是最高水準,如果這個目標你要制定得不高,你即使達到了也沒什麼用,但是如果是制定很高的目標,如果你沒有達到還差一點點,那你也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就是說從小即使達不到目標,你也要給他灌輸什麼是最美的音色,什麼是最好的音樂表現,一切都是以最高的藝術水準讓他認知,這樣他才知道努力的方向,他才知道要往什麼方向去努力。現在有很些老師家長還沒有去注意這些東西,他們覺得太多了,讓小孩也覺得這樣就行了,‘大概齊’,結果他沒有達到很高的水準,也沒有把他的能力很好的發揮住來。我覺得還是你要讓這些小朋友知道並非常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想法。”

說到自己未來在音樂教育方面的設想,呂思清說:“我這幾年做了很多巡演,也看到有很多特別熱愛音樂的小朋友,也有特別多的學習音樂的的小朋友,他們渴望得到更好的一流的音樂家的指導,當然我們去不可能很細緻地給他們指導,我們能做的就是把一些觀念,一些正確的理念告訴他們,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方法,怎麼正確的學習音樂,怎麼正確地練習樂器。當然,我是做一些大師課,透過講課告訴他們怎樣做正確的表達。以前的網路教育只是對語言教育等比較有利,而音樂教育要求比較高,比如音樂對音質的要求比較高,對畫面的要求也比較高,因為樂器的教學是靠手型的呈現,VR的傳播,3D的介入,對於音樂的教育發展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一開始學的時候,正確的觀念和技術的掌握特別重要。對於網路教學,如果將來要有這種機會的話,我也希望能夠做到常態化的。”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倫兵 田婉婷